导图社区 经济
马政经宏观微观经济学知识思维导图,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编辑于2022-04-16 12:20:58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的由来
迄今为止两种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
商品经济
交换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
条件
用于交换
劳动产品
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
自然属性
价值
社会属性(特有属性)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形成价值实体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越高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交换的依据
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棒子”——调节资源配置
“鞭子”——提高劳动生产率
“筛子”——优胜劣汰
货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衍生职能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来源
工人的剩余劳动
数量上
剩余价值=利润
剩余价值
工人劳动的产物
利润
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资本分类
依据是否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获取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积累
含义
剩余价值资本化
动力或目的
赚取更多剩余价值
结果
两极分化(马太效应)
经济危机
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本质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进行资源调配
事后调节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主体的自主性
企业拥有自主决策权
市场关系的平等性
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和获取资源的机会
市场行为的竞争性
市场缺陷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市场发展的开放性
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
市场运转的有序性
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
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最重要的一种市场机制
供求机制
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反映价格的变化
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反应的是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风险机制
风险机制反映的是经营利益与经营风险(亏损、破产)之间的相互联系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三大支柱
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
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制结构
共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前提——公有制
形式——工资+奖金+津贴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产业结构划分
我国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直接取自自然界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
对初级产品加工
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等
第三产业
提供服务
流通部门
服务部门
资源密集程度分类
劳动密集型
人力成本高
资本密集型
入门门槛高
技术密集型
高精尖产业
社会生产环节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生产环节起决定作用
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国民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主要靠市场
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再分配——靠政府
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
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
基本纲领
社会救助
最低纲领
社会福利
最高纲领
社会优抚
特殊纲领
社会互助
补充纲领
微观经济
经济人假定和需求供给法则
前提
经济人假定
每一行为主体都是利己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需求
影响因素
最主要因素
价格
相关商品
替代品
A价格上涨,B需求上涨
互补品
C价格上涨,D需求下降
需求法则
价格越高,需求越少;价格约低,需求越多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奢侈品
缺乏弹性
必需品
需求收入弹性
正常品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幅度大——奢侈品
需求增加幅度小——必需品
劣等品
收入增加,需求减少
供给
影响因素
最主要因素
价格
供给法则
价格提高,供给增加
供求法则相关名词
需求法则相关名词
总效用
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
新增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新增满足感不断降低
供给法则相关名词
边际成本
增加或减少——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机会成本
放弃的其他方案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先升后降的过程
市场类型与市场失灵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最理想的市场类型,不可能实现
产品无差别
极端市场
垄断竞争
竞争与垄断并存
寡头垄断
几个厂商垄断市场
纯粹寡头
产品无差别(自然资源)
差别寡头
产品有差别
完全垄断
一个厂商垄断整个行业
极端市场
市场失灵
含义
市场不能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
原因
垄断
破坏市场机制
外部性
正外部性
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收益(好的影响)
负外部性
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成本(坏的影响)
公共产品
“搭便车”
信息不对称
“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概述
概念
凯恩斯提出,是一种宏观间接的调控
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最主要的目标
增加就业
就业的四种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稳定物价
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稳定
通货膨胀
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防止过度的贸易顺差和逆差
手段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最主要的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
行政手段
强制力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
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
主体
政府
财政收入
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
基本手段
国家预算(收支计划)
通胀:增收减支
税收(收入)
通胀:增加
政府购买
通胀:减少
政府转移支付
通胀:减少
国债
目的:搞建设
通胀:减少
目的:减少货币流通
通胀:增加
货币政策
主体
央行
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买卖有价证券
通胀:卖出
存款准备金率
放在央行的钱
通胀:提高
再贴现率
央行扣的钱
通胀:提高
其他
利率
存贷款利息率
通胀:提高
汇率
应用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宏观经济学名词
GDP
国内生产总值
地域概念
GNP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概念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CPI增幅>3%
发生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
支出大于收入
最佳弥补方式
发行公债
基尼系数
衡量收入分配差异
警戒线:0.4
结论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差异越小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占总支出的比例
衡量人民生活水平
结论
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