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之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笔记,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两部分内容,有需要的可以收藏下。
编辑于2022-04-21 14:40:47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是核心
教育学的价值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萌芽阶段, 独立形态阶段, 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萌芽阶段(前教育学阶段)
未独立,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
未形成系统理论和教育学话语体系
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为主
中国的教育思想
孔子
个体功能:教育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社会功能:庶富教
对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自行束修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学而优则仕
教学原则和方法
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不耻下问
身体力行
强调学以致用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和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因材施教
第一个适用此原则的人是孔子
将此原则命名为因材施教的是朱熹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口彦
谦虚笃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学纲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教学态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孟子
性善论
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提出理想的大丈夫人格
教育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
荀子
性恶论
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而起伪
学习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见~知~行) 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
荀子最是强调尊师
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
重视实践,注重实用技术
提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实现兼相爱交相利
获取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说知最重要,必须依靠类推和明固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道家
主张绝学和愚民
认为绝学无忧
遵循道法自然
教育目的是培养上士或隐君子
提倡用反、虚静等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
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教育功能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以上二者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藏息相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补充。
预时孙摩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分别对应预防性原则。抓住关键期。循序渐进原则。观摩学习。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不躐等。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
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师应该循循善诱
尊师重道
方法与能力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可接受性原则
与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长善救失,通过优点弥补缺点
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
教育方法,问答法产婆术
讽刺
定义
助产术
道德要求:自制是一切德行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西方第一个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柏拉图
教育观
著作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
培养哲学王(哲学家兼政治家)
教育目的:促使灵魂转向。
女子也应接受教育,提倡早期教育
学习观
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
政治观
构建理想国
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
教育内容: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著作:政治学、论灵魂。
论灵魂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著作
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目的。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这个自然是学生的心理发展,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师生关系上,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昆体良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首次阐述,这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培根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和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母育学校》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世界图解》世界上第一部面向儿童的插图教科书
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中系统论述
教学原则
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循序渐进
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直观性原则做论证
巩固性
只学习不复习,就好像水撒在筛子上
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洛克
《教育漫画》
白板说
绅士教育
主张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
卢梭
《爱弥儿》(第一本小说体教育著作)
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培养自然人
康德
《康德教育论》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完善自我
裴斯泰洛奇
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
《林哈德与葛笃德》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西方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口诀:裴爱心理重劳动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
传统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教学四阶段: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可能目的:服务未来职业 必要目的:道德
杜威
现代教育代言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
从做中学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四个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假设。推断假设。验证假设。 即困难 问题 假设 验证 结论。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就是它本身
道德教育:道德是教育的最终和最高目的
教育适应生活说
斯宾塞
《教育论》
教育准备生活说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是核心
第一次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
提倡自然后果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教育学派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
文化教育学(精神教育学)
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关键词:理解,解释。陶冶,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他们二人是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目的: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苏联的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苏联马卡连柯
《教育诗》
集体主义教育和平行教育原则
严贤江
《新教育大纲》
子主题
制度教育学
乌里、洛布罗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金蒂斯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
五育并举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口诀:军世美实公
第一次将美育作为教育方针提出。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世界上首次提出美育的是席勒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主张教育独立
黄炎培
职业教育创始人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言。
晏阳初
平民教育家,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乡村建设者。
中国农村问题:愚、穷、弱、私
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和社会式教育。
主张要化农民,自己首先要农民化
梁漱溟
中国著名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的创立者
陶行知
老师是杜威
乡村幼教之父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核心)
晓庄学校---艺友制
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
育才学校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称颂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名言
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生活中两位最伟大的教师,一位是老百姓,一位是孩子。
实施创造教育
陈鹤琴
中国幼教之父
中国的福禄贝尔
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活教育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苏联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指导实际
理解学习过程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美国布鲁纳
《教育过程》
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
德国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
教师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教学方法。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本人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其作品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布鲁姆
掌握学习理论
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 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