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物效应动力学
这是一篇关于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思维导图,包括: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二、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这是一篇关于抗癫痫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苯妥英钠(大仑丁)、卡马西平(酰胺咪嗪)、苯巴比妥(鲁米那)等。
这是一篇关于肾上腺受体激动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肾上腺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概念: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2)作用的基本方式:全身和局部(按作用部位);直接和间接(按作用途径);兴奋和抑制(按作用结果)。
2.药物作用的治疗效果
(1)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治本)
(2)对症治疗(治标)
(2)不良反应(ADR)
1)副反应
①概念: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
②特点:固有的,不可避免;可预知,部分可预防。
2)毒性反应
①概念: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②分类: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其中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是药物的特殊毒性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
①概念: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
①概念: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或症状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5)变态反应
①概念:亦称过敏反应,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的障碍或组织损伤。
②特点:与药物剂量无关,只与过敏性体质有关。
6)继发反应
①概念:又称治疗矛盾,药物治疗作用挥发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7)特异质反应
①概念:是一种性质异常的药物反应,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常与剂量无关,即使很小剂量也会发生。
8)耐受性
①概念: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
9)依赖性
①概念: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
二、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
①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2.量反应
①概念: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
3.质反应
①概念: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是以某特定指标出现或不出现为准。
4.阈剂量
①概念: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 (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即低于阈剂量效应不发生,达到剂量时作用即将发生,可分为有害阈剂量和非有害阈剂量。
5.极量
①概念: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②分类: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
6.最小中毒量
①概念: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7.常用量
①概念: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
8.半数有效量(ED50)
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9.半数致死量(LD50)
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0.治疗指数 (TI)
为药物的安全性指标, 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
1.吸附作用
2.酸碱中和
3.改变渗透压
2.特异性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影响特质转运
影响酶的活性
作用于受体
激动药
①概念: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②分类:完全激动药 、部分激动药和负性激动药物
拮抗药
①概念: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②分类:竞争性拮抗和非竞争性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