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十三课孩子的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吗?如何给孩子选玩具
孩子的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吗?玩具的益处:对于孩子来说玩具是非常重要的成长伙伴,是孩子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支柱,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
编辑于2022-04-26 16:44:48早幼教常见问题集锦 「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社会背景
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从成为父母的每一刻,都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吃喝玩乐,只要能力允许,就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而且多多益善,其中玩具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开支。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玩具的益处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是非常重要的成长伙伴,是孩子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支柱,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
市面上玩具类型
现在市面上的玩具种类繁多,如何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孩子的玩具,这就成为了爸爸妈妈们必须要做的一项功课,(解答话术开始➡️)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玩具的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分为形象玩具,技术玩具,拼合和装配玩具,建筑和结构玩具,体育活动玩具,音乐发声玩具,劳动活动玩具,装饰性玩具和自制玩具等
选择玩具的方向
对玩具的一般教育要求是:有利于促进孩子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符合孩子年龄特征,能满足其好奇心,好动和探索活动的欲望。造型美观,反映事物的典型特征;活动多变,有助于鼓励学习;符合卫生要求,色彩无毒,易于清洁消毒,符合安全要求等。 ➡️作为孩子的玩具,拥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必须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要求: 玩具的鲜艳颜色,丰富的声音与易于操作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孩子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不稳定期,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喜好。普遍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所以我们也会发现,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外包装上标明建议参考的年龄段。(解答话术直接说不同月龄如何选择玩具) ➡️就其材质来说,常见的儿童玩具有木制玩具、塑料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布绒玩具等。就其功能来说,最受家长欢迎的是开发智力型的玩具。 ➡️喜欢玩具是宝宝的天性,但是不同什么玩具都给孩子。选购儿童玩具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状态来选用,以便能够起到开发智力,增强行为能力的作用。
不同年龄段孩子如何选择玩具
👶0~2个月的孩子(新生儿),他的身体特征是在感知世界的阶段。有些父母会觉得宝宝这么小,不需要玩具,但是其实新生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 ❤这个时期适宜选择带有声响、色彩鲜艳和黑白相间的一些玩具,比如铃铛、手摇鼓气球等。这样可以提高婴儿的听觉和视觉。
👶3~6个月的宝宝,他们的身体特征是用嘴巴探索世界。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玩玩具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安全。因为孩子进入口欲期,什么东西都会放到嘴巴里来探索。➡️首先玩具的材质应该是无毒的,其次是不会伤害宝宝的皮肤,没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以免宝宝误吞食。 ❤这个阶段可以让宝宝阅读一些颜色鲜艳,图片可爱的布书。还有一些可以让宝宝专门啃咬的牙胶玩具。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已经具备了最初的认知能力,能够认识母亲和主要照料人,所以家庭相册也是非常好的玩具。可以让宝宝认识自己和父母,促进孩子社会情绪的发展。
👶6~9个月的宝宝他们的特点是进入爬行敏感期,这个时候宝宝的动作开始出现意识,这个时候在于启发孩子,培养他的动手动脑能力。 ❤可为宝宝选择各种拖拉玩具,音乐拉绳拉铃,锤鼓积木等,布书依然是相当好的选择。
9~12个月的孩子,他们的特征是喜欢站立,蹒跚学步,快一岁的宝宝,可以牵着大人的一只手行走,喜欢扔东西,喜欢摆弄套塔,串珠架等玩具。❤这时的宝宝可以使用手推式的学步车。用在扶物迈步阶段,还有增加运动类型玩具,如小球。另外套叠玩具也可满足此阶段宝宝的玩耍需求。
👶1~2岁的孩子,这时的宝宝运动和感觉能力提高。大多数的宝宝已经学会了走路,活动能力大大加强了。此时可为宝宝准备一些玩具电话、皮球、画板、写字板等。 ❤稍微介绍两岁的孩子适合玩:智力积木、小动物交通工具、图书都提高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玩具。
👶2~3岁的孩子认知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宝宝已经走的很稳了,热衷于搬家游戏。就时的宝宝开始有兴趣玩一些智力玩具。 ❤此时,拼接,拼塔类玩具非常适合宝宝、字母单词写字板同样适用,逻辑推理类玩具也开始感兴趣。
👶3岁以上孩子,能够行走自如,智力玩具依然是必须的,另外同样重要的是锻炼宝宝的体育运动能力。 ❤运动类的玩具: 保龄球、三轮车、滑冰鞋、各种球类玩具、汽车等供宝宝玩耍。此时玩具也开始显示出性别上的区别。
👶6~8岁以上,孩子已经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自己可以阅读理解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警告等。 ❤含有复杂说明的科学用具或装置都是不错的选择。对宝宝来说,玩玩具还要防备随时的抓咬, ⚠️因此材质方面的选择要特别注意。购买时要注意查看玩具的标识以及安全警告标识。家长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拒绝购买三无产品,注意警示信息或其他安全信息,注意查看玩具使用说明 ❤给三岁以下的孩子买玩具时,有声玩具音量控制在70分贝以下,避免噪音对儿童有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总结: 孩子确实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玩具陪伴孩子的成长。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并不只是玩具。因为孩子可能会通过他们构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和各种能力的形成。所以作为父母,不仅要学习如何为孩子挑选玩具,还要学习如何精炼孩子的玩具,因为过多的玩具,对于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玩具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一: 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德国公共卫生工作者,进行了一个实验,说服一所幼儿园,3个月内取消所有玩具,实验初始阶段,孩子略显无聊,但是很快开始通过幼儿园基本环境开发新的游戏,开始玩石头、棍棒、看蚂蚁上树、在雨中穿雨衣雨鞋奔跑、用雨后松软泥土捏娃娃,用雨后的青苔为娃娃做头发,用卫生纸为娃娃做衣服。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快乐,他们在玩耍时开发的想象力也让所有人吃惊,此前,娃娃的衣服都是现成的,孩子们玩耍的乐趣非常制式、单一,不会产生太多的想象,更多的是重复的操作。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不仅要学会如何给孩子挑选玩具,还要学习如何与孩子创造玩具,把矿泉水瓶当成小鱼缸、把锅碗瓢盆当成架子鼓,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不再是把孩子丢给堆积如山的玩具,而是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玩具的创作,这是任何一种玩具都代替不了的。
➡️负面影响二: 影响专注力的养成(解答话术时只说一个案例即可) 🔎美国一项关于学龄前儿童的玩具研究证明:给孩子过多的或者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玩具,会破坏孩子的认知和阻碍思维发散。因为在太多的玩具摆在面前,会让孩子很迷茫,很难集中精力去认真玩一个玩具,或者研究一个玩具。 🔍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家里玩具越多,孩子越难集中注意力,每次老师拿起玩具,孩子们都会去抢,但是抢到之后他们又不玩儿,摆弄两下就直接扔掉。他们的注意力似乎根本无法停留在一个玩具上,因为他们觉得前面还有更多的选择,孩子不停地拿起一个玩具,摆弄两分钟就放下了,再拿起另一个,没过多久又失去了兴趣。这对孩子专注力的养成有非常大的影响。 ❤建议家长将玩具分类,并收起大部分玩具。外面只留两三样,每周更换一到两样。这样一直循环。孩子就觉得总有新的玩具,有新鲜感,有兴趣玩了,自然在每样玩具专注的时间上也变长了。
➡️负面影响三:太多玩具导致孩子感官超载。 🔎这种感觉就像是成年人去商场买东西,商品的种类越多,就越会无所适从,可能逛了半天,最后什么也没买。孩子也是一样,一个堆满玩具的空间,会给孩子提供太多的信息,他们无法全部吸收,就会出现感官超载。感官超载的孩子无法分出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他们被各种玩具缠身,难以对阅读、绘画、和音乐产生兴趣,他们没时间理会身边的小伙伴,他们无暇走出室外,去亲近大自然。这些对孩子的学习、人际、性格以及身体运动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玩具,对于孩子来说都比不上人与人的真实互动。玩具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如果要寻找一种在世界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那就是父母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