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因此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攸关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本书既适合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与灵感,也适合每个想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普通读者。
编辑于2022-05-10 09:58:03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OKR工作法》讲述了一种风靡硅谷科技企业的全新工作模式。《OKR工作法》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可量化的关键结果,帮助团队和个人更好地聚焦核心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如何激励不同的团队一起工作,全力以赴去实现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OKR工作法》讲述了一种风靡硅谷科技企业的全新工作模式。《OKR工作法》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可量化的关键结果,帮助团队和个人更好地聚焦核心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如何激励不同的团队一起工作,全力以赴去实现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1-人际关系的构成
亲密关系的性质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的差异
了解
广泛而私密
关心
理解并欣赏
相互依赖性
频繁、强烈、多样、持久
相互一致性
“我们”、自我接纳他人的程度
信任
善待、尊重
承诺
投入时间、人力、物力
归属需要:社会长期演化的产物
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人际关系质量比数量重要
具有亲密关系的人较之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
亲密关系的质量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幸福感取决于归属需要的满足程度
1.2 影响因素
文化的影响
数据(美国由1960-2010年)
越来越少的人结婚成家(1960年的94%到2010的52%)
结婚年龄由26岁到35
没有结婚也同居(1960年的5%到2010的60%)
未婚先生育(1960年的5%到2009的41%)
近一半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40%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
全职妈妈由3/4变为40%
未婚同居
比已婚夫妇面临更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
同居时间越长,对婚姻的热情越低,越容易离婚
亲密关系变化的根源
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越富足,越能接纳单身,包容离婚和支持晚婚
个人更加独立,女性尤其更不可能结婚
西方的个人主义,自我价值的实现
东方倡导集体主义
科技进步(人工授精、体外受孕)能让女性可以独立生育孩子
性别比变化
男女数量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规范会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发展
生育率低导致性解放
男性过剩导致提倡女性独立
女性过剩导致提倡回归传统
个人经历的影响
婴儿期经历导致的三种依赖类型
尿床、惊吓、饥饿立刻得到悉心照料
安全依赖型:快乐地与人交往,容易发展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照料者心不在焉或不出现
焦虑矛盾型:紧张和过分依赖,对他人过分贪求
照料者带着拒绝或敌对态度勉强为之
回避型依赖:怀疑和迁怒别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巴塞洛姆提出的成人四种依恋模式
安全型,与婴儿的安全型依赖完全相同
痴迷型,这种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依赖于他人赞许,沉溺人际关系,担心关系破裂
恐惧型,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担心自己离不开别人
疏离型,认为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拒绝与别人依赖
两三年内,有三分之一的依赖类型可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不再区分四种,而是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1.2.3 个体差异影响
性别差异
心理学上关于两性差异的三个重要观点
两性差异确实存在,但非常小
两性性别内的行为和观点差异通常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
两性的行为和观点在正态分布上的重合程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平分得分低的性别中也有许多人的得分高于另一性别的平均得分
性别差异是以两性之间有更多的相似性为前提而存在的,与整个人类的变化幅度相比,性别差异算不上太大
性认同差异
概念:指的是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
性别角色
男性:男子气,自信,独立,好强
女性:女人味,热情,敏感,多情
只有一半的人符合性别角色期望
双性化的男女同时拥有“工具性”和“表达性”
表达性低的人(传统男性特质)不容易表现出热情和温柔,屈从传统性别角色是对男人一种伤害,剥夺了男性本可以成为更好丈夫的技能
低工具性低人(传统女性角色)没有很好的自尊程度和高适应能力,剥夺了女性取得成功和成就的技能
人格差异
大五人格特质
开放性
想象力,不墨守成规,艺术气质。对应的是拘泥,僵化和教条
外倾性
开朗,合群,热情。对应的是谨慎,内敛和害羞
尽责性
勤劳,可依赖性有序。对应的是不可靠,粗心大意
宜人性
同情心,合作性,对人信任。对应的是 易怒,暴躁和充满敌意
神经质
善变,容易担忧,焦虑和愤怒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消极特性的神经质
神经质越弱的夫妇越幸福
人格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远大于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的程度
人们是否会结婚,有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
自尊差异
自尊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测量仪”
他人喜欢我们,我们就喜欢自己
如果他人不喜欢我们,我们要喜欢自己非常困难,长期处于低自尊的人会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
低自尊的人很难相信伴侣会真正深深地爱着自己
自我评价高的人能拉近和伴侣的距离,努力修复亲密关系
低自尊的人防御性地把自己隔离起来生闷气,乱搞一通,还会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低自尊的人总是把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置于亲密关系之上
低自尊的自我怀疑和敏感脆弱使得他们的感情之路更复杂,一旦形成很难克服
人类本性的影响
演化心理学的三个假设
一、性选择使人类成为今天这样的物种
如归属需求这类动机具有适应性,赋予了有这些动机的个体某种繁殖优势
任何普遍的心理机制之所以以它目前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有利于人类解决过去的生存或生殖问题
二、两性之所以存在差异,只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在过去面临着不同的生殖困境
男女在生育孩子问题上的不一致代价导致他们在选择伴侣时谨慎程度不一致
女性总能明知某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而男性不是
男性对红杏出墙格外警惕
男女在短期和长期性行为的不同策略
男性更渴望短期性关系,更喜欢与多个性伴侣保持短期风流关系,更早的发生性关系
女性在选择短期性伙伴时更看重性感,有魅力,强势的阳刚之气的男人。在选择丈夫时,经济前景为首选。女性比男性更关注长期伴侣的经济前景和社会地位
三、文化影响决定了演化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否具有适应性,并且文化的变化比演化快得多
某些规律和性别差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是心理机制长期演化的结果,在很早以前都是有适应意义的。人类还继承了由后天环境启动的习惯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适应现在的坏境
人际互动的影响
两个人创造出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每个人的贡献,但它也许与这两个人其他的人际关系不太相似
人际关系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
1.3 人际关系的消极面
人际关系中存在欺骗
亲密关系中的失望和烦恼的恶果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人类是社会动物,没有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我们会枯萎和死亡
2-研究方法
关系科学研究简史
问题的提出
问题来源于个人经验
问题来源于先前的研究
问题来源于对那些想要对关系事件提供解释的理论
问题的分类
一 尝试对某些事件或自然发生的过程进行描述
二 确定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参与者的选取
没有一项研究是完美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价值
研究的设计
相关设计
概念
两件事是否一起变化
两性关系里相关性存在的三个可能性
在相似性和吸引力的例子中,知觉到的相似性可能引起了更多的喜欢
可能是喜欢了某个人让我们认为自己与他有许多共同点
其他影响因素,第三方变量同时引起了x和y
实验设计
实验比其他设计能更清晰更准确地测定因果关系(实验控制)
发展性研究设计
三种设计
横断设计
比较处于不同人生阶段或者不同年龄人的发展过程
横断设计得到的相关总会受到某些不确定性的影响
纵向设计
对同一人群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测量
无法反映随着时间推移和经历的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实验参与者流失问题
回溯设计
请不同年龄的人回想过去的经历
人的记忆力不完美
场景的选择
场景包括
实验室
可以有效控制外在的,无关的变量
自然的日常生活环境
参与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某些较少发生的,让人痛苦或太过亲密,很难研究
角色扮演,假装
数据的性质
主要的测量
人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报告
自我报告的七个问题
提出的要求,伴侣是否会很好的满足
总体来说,对爱情是否满意
比起大多数人,你的爱情关系有多好
在多大程度上宁愿没有爱上对方
爱情关系符合你的预期吗
你爱你的伴侣有多深
你们的爱情关系中存在问题多吗
优点
容易获取
信息量丰富
三个问题
参与者对问题的解释
误解和谎报
回忆或觉知的困难
参与者报告的偏差
对他人行为的观察
设备仪器观察
生理测量
档案材料
3-吸引力
基础:一种奖赏
假设: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
两种类型
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
他人给予我们许多赞许和与他人交谈的赏心悦目的体验
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换取他人的财富地位
临近:喜欢身边的人
多数情况下,友谊和爱情都源于与身边的人交往
原因
方便:远亲不如近邻
与远距离的伙伴交往消耗的金钱和付出的努力成本更高
远距离的人际关系奖赏价值也低
熟识:重复接触
曝光效应,重复的接触更方便,也更容易导致喜欢
临近的作用
喜欢和厌恶都会加重
长相吸引力:喜欢那些可爱的人
对美丽的偏见:美的东西就是好的
俊美只认的优势取决于具体文化所强调的价值观
对美的偏见导致混淆容貌和才能
吸引力的秘密
女性
娃娃脸,女人味
长发的女性比短发更有吸引力
漂亮女人的体香
男性
女性生理周期不同阶段喜欢不同
高收入,身高高
宽广的肩膀,肩托比例大
聪明的
男女都喜欢穿红色衣服约会的
长相吸引力的演化观
行为模式
世界各地的美丑评价趋势一致
婴儿天生偏爱同样能吸引成人的面孔
面容英俊的男性比丑陋的男性精子更健康,更有活性
有对称面孔的人往往有对称的体型,身心也更健康
荷尔蒙通过调节脂肪在人体分布从而影响腰臀比例,比缺少曲线的女性更容易受孕,身体也更健康
年轻的妇女比年老的妇女更可能留长发,头发质量与身体健康相关
有吸引力的人比缺乏吸引力的人生育力更成功
女性排卵周期 喜欢不同的男性
文化也起作用
胖瘦的审美
长相的重要性
大五人格的特质,依赖类型,政治态度,爱好和价值观都不如当事人的长相吸引力
美丽:交织着的代价和收益
在获得与异性交往的机会方面,男人长相吸引力比女人更重要
长相平庸的女性也花大量时间在与男性交往上
长相平庸的男人与任何女性的交往机会都少
有吸引力的人更受欢迎,他们往往不怎么孤独,比其他人更快乐
俊美之人能与人相处愉快,但不如长相平庸之人那样信任别人
长相吸引力的匹配
人们通常最后是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匹配
亲密关系越严肃,投入程度越多,匹配越明显
两个看起来差异大的人,亲密关系可能根本无法建立
礼尚往来: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计算公式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因此他们能够坚持对自己伴侣的高要求
那些付代价拒绝大多数人却又能高兴接纳我们的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未来伴侣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的倾向与吸引力的奖赏模型一致,符合平衡理论,如果彼此喜欢就会达到一种均衡
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有吸引力的相像种类
出身,地域,种族性别一样
态度和价值观相像
处事风格和任何特质
相异并不吸引
匹配是广泛的过程
名望,财富,健康,才能和长相像商品一样,能用来吸引心仪的伴侣
年轻之所以重要是女性到中年绝经之后不能生育
漂亮重要是因为与身体有大致关联
女性不关心伴侣是否年轻,男性只要活着就能生殖
女性终其一生都会喜欢嫁给比自己略大几岁的男人
女性比男性更关心伴侣的经济状况
发现差异需要时间
即时吸引力更多取决于长相,而非两人的实际共同点
进入“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态度和信念的相像程度
再往后“角色”的相容性变得重要,伴侣在基本的生活要务上是否一致
觉知到的相像与真实的相像:挥之不去的错误知觉
即便是多年夫妻,他们认为彼此有很多共同点,到实际并非如此。他们高估了彼此相像
知觉到的相像程度和关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度>真实的相像和关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
人们似乎是个幻想中的伴侣结婚
有利于维持亲密关系
你就是我要成为的那种人
我们仰慕那些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是我们并没有但是渴望拥有的
差异可能随着时间减少
相异并不相吸,但夫妻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待在一起,某些差异会逐渐消退
某些相像更重要
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能和我们保持一致,将特别具有奖赏价值
家务
共同分担家务可以使得婚姻更加满足
性别角色
相像的夫妻更幸福
态度和价值观的相像或许比性格更为重要
相异还能相吸:互补性
要建立有效率的,称心如意的互补性需要时间
15周之后才开始体现出
相像的伴侣比不像的人更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相像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具有奖赏意义,而相异性没有
子主题 3
障碍:得不到的就喜欢
人们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期望的基本倾向。在面临失去某种事物的危险时,我们可能反而想得到更多
体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父母越是干涉,他们越相爱
酒吧关门:潜在出现的对象越有吸引力,避免再次形单影只
男女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大多数人期望的伴侣特点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男人专注于长相,女人专注于资源
4-社会认知
概念
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
第一印象及其影响
大学生新生见面会最初印象在9周之后仍然继续影响情感
39毫秒内判断陌生人面部表情
十分之一秒内判断陌生人长相是否有吸引力,多可爱,是否值得信赖l
5秒聊天确定对方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
首因效应
花点时间快速评价某个人是否具备
嫉妒,固执,挑剔,冲动,勤劳,聪明
再花时间快速评估具备以下特点的另外一个人
聪明,勤劳,冲动,挑剔,固执,嫉妒
与上面一个只是顺序调换,但是这个更好
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所获取信息的解释,也影响对新信息的选择听取
为什么会重要
把人们的注意力导向某类新信息
影响对后来获得的新事实的解释
人们常常轻松随意地忽略掉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却一点意识不到
随着亲密关系时间推进,人们自信的准确率一路从62%上升至90%。而真实准确率始终只有30%
知觉的力量
伴侣的理想化
如何与爱恋自己的人相处
方法一:建立对伴侣善意和大度的认知,突出他们的美德而缩小缺陷
在了解伴侣有问题的基础上,以善意去诠释
随着对伴侣了解程度增加,不断调整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期望
归因过程
三个普遍现象
尽管伴侣之间有深入了解,他们仍然会受到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强烈影响
在对彼此行为表现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但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各执一词
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假设:即便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动的原因
尽管伴侣之间彼此有真爱,也可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欣然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推脱在失败中的罪责
伴侣双方总的归因模式能决定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幸福的配偶对彼此的积极行为通常给以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倾向于淡化彼此的过失
不同归因模式背后源于依赖类型影响
安全依赖型的人倾向于宽容地采用改善关系的归因
不安全型的人更为悲观
高神经质的人比其他人更可能作出维持苦恼的归因
记忆
重构记忆影响着亲密关系
如果当前幸福,人们倾向于忘记过去的不愉快
当下痛苦,人们低估过去曾经的幸福和情意
关系信念
有些人带着人际关系信念进入亲密关系
浪漫主义认为
1 与伴侣的爱情是完美无瑕的
2 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完美的真爱
3 真爱能克服一切障碍
4 一见钟情是可能存在的
需要警惕的六个观点
1 吵架具有破坏性,争吵表明伴侣爱自己不够深
2 读心术很重要,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需要和偏好,不需要告诉对方
3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一旦亲密关系变糟糕,就无法改善
4 每一次的性生活应该是完美的,只要爱情是忠贞的
5 男女真的不一样,很难理解对方
6 美好姻缘天注定,根本无需努力。
不现实的关系信念是如此理想化和过于乐观,没有任何亲密关系能达到它的标准
有些关系信念具有适应意义,有些比较稳定,但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反思可以改变不良关系信念
期望
自我实现的预言
错误的期望最终会变成现实,他会诱导被期望人的行为
如何进行的
1 知觉者形成对目标的期望,即预测目标会进行什么样的行动
2 知觉者行动,知觉者通常会以与自己期望一致的方式来行动
3 知觉者行为的接受方(被期望的人)注意到所有,目标的解释会影响他自己的反应
4 目标作出反应时,其方式与知觉者对他的行为方式是类似的。对热情抱以兴趣,对敌意给予还击,轻浮则回应诱惑
人在判断他人时过度自信,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人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犯错的错误
知觉不仅影响到对所获取信息的解释,也指导对他人的反应
从别人身上验证了我们的期望,其实正是我们的期望造就了现实
乐观与悲观会看不到不同的情绪
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两种功能
从他人那里寻求能提升自己概念的反馈,这使我们相信自己是合乎他人心意,有吸引力,有能力的
听到与自我信念矛盾的信息会令人不安
自我概念在爱情里面的体现
选择约会恋人时,自我提升是重要动机,所以即使有糟糕自我概念的人也会追求能提供积极反馈的伴侣
在相互依赖更多,投入更多的人际关系(如婚姻),自我证实的动机居于主导。
具有负面自我形象的人如果发现爱人不断赞赏他们,他们会逃避
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即使伴侣贬低自己,也能亲密相处
觉得能够证实自己糟糕的自我观念的伴侣更能理解自己,感觉更亲切
印象管理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总进行着印象管理,试图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印象管理的意义
1 在他人面前做的事是围绕着印象管理。
2 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印象很少有欺骗性,只是披露部分真实。
印象管理策略
逢迎讨好策略
寻求他人的喜欢和接纳
自我推销策略
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恐吓策略
把自己描绘成无情,危险和凶恶形象
恳求策略
逃避责任或者求得他人帮助和支持
亲密关系中的印象管理
管理印象的动机存在个体差异
自我监督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规范
在每个朋友身上花时间少,人际关系维持时间短,投入程度低
关系开始时有社交优势,稳固之后是障碍
自我监控能力低的人不在乎社会规范,缺少变通,所有情景下表现一成不变
在好友面前花心思通常不如在恋人
对亲密伴侣通常比对普通人更放荡不羁
我们了解伴侣的程度
我们对伴侣的了解程度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准确
高估伴侣的人格特质与自己的相似度
决定判断伴侣准确程度的因素
了解
动机
结婚时间短的配偶比婚龄更长的更准确
女性对他人的判断通常比男性更准确
对俊美之人更了解
伴侣的易理解性
某些特质格外显眼,特质越明显,他人对其认知越准确
男性是否对女性有兴趣更容易判断
知觉者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善于观察别人
女性更好的情商
婚姻更美满的人更准确地判断女性真正苦恼和愁苦
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提高伴侣能力
危险的知觉
准确知觉如果令人忧虑,可能实际上促使他们故意歪曲知觉,以避免对亲密关系产生怀疑
太准确的觉察到对方消极,危险的情感,亲密关系就会受损
痴迷型人会在亲密关系危险时犹如飞蛾扑火
长期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的原因
疏离型人格会表现良好,对此视而不见,可以保护他们的情感,同时也对真实情况了解迟钝
知觉者的影响
亲密伴侣会持续改变和塑造彼此的行为举止,把伴侣引导成我们所希望之人时,起初不准确的认知也会变得准确
5-沟通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行为的五种功能
提供信息
表达自己真实意图
调控交往
非语言行为表露的兴趣,一开始就决定了人们是否能沟通下去
限定关系的性质
表达亲密,传递权利和地位
人际影响
印象管理
非言语沟通的组成
面部表情
真实情绪
注视行为
身体动作
比面部表情更有效传递信息,因为它比面部表情更难以控制
身体姿势显示地位高低
身体接触
人际距离
亲密距离:0-46cm
人际距离:0.46-1.2米
事务距离:1.2-3.7米
公共距离:3.7米以上
副语言
节奏,音量和速度等说话方式相关
情人之间延迟应答时间更长,经常有沉默,说得更少
女性在排卵前几天声音听起来更诱人
非言语的敏感性
非言语沟通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预测亲密关系幸福程度
一般出问题的都是丈夫
女性在编码和解码能力上更娴熟
丈夫会误解连陌生人都能区分的信息,并且他们对自己的错误一无所知
伴侣的不满意会倾向于不理会彼此,恶性循环
男性 提升的提示:请看别人的眼睛👀
言语沟通
自我表露
彼此之间吐露秘密会拉近距离,亲密关系双方拥有彼此秘密才算得上亲密
自我表露得发展过程
社会渗透理论
以肤浅的信息交流为起点,再逐渐转到更有意义的披露
沟通范围的拓展
沟通的广度:话题多样性
沟通的深度:话题对于双方的个人意义
阶段性披露
一次说太多太快会突破别人期望
披露导致亲密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条件
进行有意义的披露
对彼此的个人信息有兴趣和同理心
男性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有意义
双方都认识到另一方具有应答性
亲密关系发展的关键要素:判断伴侣理解和关爱自己
秘密和禁忌话题
社交渗透无法到达所有方面,也没有任何关系能维持全面的开放和坦诚。
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
非常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保留一些隐私还是可取的
亲密关系中禁忌话题越多,伴侣间满意度就越低,除非他们认为避开敏感话题能改善和保护他们的亲密关系
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的满足
亲密伴侣之间谈话特点:清楚了解对方,更多自我表露,更放松
自我表露与喜爱相关的原因
倾向于向喜欢自己的人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
别人信任我们而对我们进行自我表露,具有奖赏意义
自我表露不仅有益于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
有一种自我表露应该勤加练习:告诉你爱的人你爱他,心中有爱需要表达出来
言语沟通中的性别差异
谈话主题
女性倾向于讨论情感和人物话题
男性倾向于讨论更客观,不带个人色彩的内容
男女彼此互动时差异没那么明显
谈话风格
女性更间接,使用缓和以及询问而非直接提出要求
男女在另一方的主场时言谈都不强势,性话题不存在风格差异
男性不如女性那样畅所欲言,抒发观点,但一旦开谈就不容打断
自我表露
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嗯自我表露
女性之间彼此开放,男性之间很少
男性依赖于从女性那得到温情和亲密
女性可能与男女两性都有亲密的,开放的,支持性的联系,而男性只能与女性
男性需要与女人交往避免孤独,但女性通常不需要
工具性对表达性
表达性高的(无论男女)更多自我表露和更开放
健谈和热情方面有所不同
交谈反应性差异
有些人思想和情感组织成文字速度快,因而交谈快速活跃
一些人表达缓慢,深思熟虑
健谈女性和沉默男起初相处不错,但如果安定会存在危险:女性控制了整个讨论的进行。这种模式对双性化男性影响不大
两性都认为伴侣应该充分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尊重和呵护
沟通障碍和应对
沟通不良
几种重要的沟通模式
不幸福的伴侣在表达意图时表现糟糕
在抱怨某事时很少准确到位,通常同时谈及几个问题,导致最关注的事被掩埋
在倾听彼此的方面表现糟糕
很少仔细耐心思索伴侣的话,仓促得出结论
表现:误以为伴侣可以无需询问就了解伴侣思想,情感和观点
不幸福的伴侣更多的以消极方式打断对方谈话
苦恼的伴侣总能在对方所说的任何事情上找出纰漏或不可行性
不幸福的伴侣交谈时表现消极情感
讽刺,挖苦,贬低伴侣人格
婚姻注定失败的夫妻更多的表现出蔑视,防卫和交战状态
要避免那些问题并不容易,可以做
更好的倾听
保持冷静和礼貌
精准表述
行为描述
尽可能清楚明白,详细地指出惹怒我们的特定行为
可以把谈话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嗯某个行为上,行为比人格更容易改变
使用第一人称陈述来明确说明自己的感受
xyz陈述
当你在y情景下做x时,我感到z
“你刚刚打断我讲话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
积极倾听
接受他人信息时要做的两件事
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
通过复述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完成上面的两个任务
倾听技巧:知觉检验
要求伴侣阐述自己说过的话,澄清某些说辞,从而推断自己对伴侣的推断是否准确
这种主动努力,这种关心和体贴具有应答性,有利于人际关系
守礼而镇定
伴侣在被激怒的时候很难保持清醒,在开始生气时能冷静下来,是很可贵的技能
尊重和确认的力量
明确地表现对伴侣观点的关心和尊重,对伴侣的确认,即承认他们观点的合理性
6-相互依赖
社会交换
亲密关系的双方必须满足自己的利益,否则亲密关系不可能持续下去
奖赏和代价
结果=奖赏−代价
奖赏大于代价就会得到正值结果
但是人们总是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的结果
结果的正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结果的两个标准
我们的期望
假如没有伴侣出现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过得怎么样
人际关系的期望收益即第一个标准:满意度
亲密关系中的满意结果不仅仅取决于交往结果绝对意义的好坏,满意度来自交往结果和比较水平之差
人际关系的替代收益即第二个标准:替代的比较水平
如果认为现有的亲密关系是当前最好的,我们就会依赖现有伴侣
更换伴侣的考虑因素
替代伴侣的合意性和得到的可能性,孤独也是可以考虑考虑
亲密关系结束时个体失去的事物,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烦恼的子女
愤恨的前夫
失望的父母
不解的朋友
钱财
个体的收益是主观认识的产物
自尊:人们不喜欢自己,会怀疑自己的吸引力
习得性无助:过久的丧失希望,会低估在别的亲密关系里的表现
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对伴侣的去留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人际关系的四种类型:由于人际关系的结果,比较水平和替代的比较水平变化影响导致
稳定而幸福:伴侣交往结果超过预期
并不幸福但是稳定:交往结果低于预期,但是好过替代关系
幸福但不稳定:交往感到满意,但是有更具有吸引力的关系
不幸福也不稳定:交往结果不满意
与时俱变的比较水平
习惯于既得的良好关系,并视为理所当然
步入婚姻让人更幸福,但是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两年之后减少
3万夫妇18年追踪结果
文化变化
有更多机会,更多可得伴侣
亲密关系的经济论
关系的代价包含丰富的信息
任何一天44%的人很可能被爱人或好友惹怒
每周平均发生8.7次恼人争吵
每月发生一次不愉快争执
已婚伴侣对彼此更刻薄
亲密关系处于糟糕状态时,对彼此比对陌生人更自私麻木
要保持满意的亲密关系,要保持至少5:1的奖赏−代价比
93%的夫妻做爱次数超过争吵次数,而痛苦夫妻没有一对这样做
情人们只不过注意不到他们爱人的表达爱心和温情行为
两性对其伴侣所说的正面行为注意还不到四分之一
疏离型或恐惧依型依赖的丈夫或妻子尤其觉察不到伴侣对他们做的积极,关爱的事情
奖赏的作用不同于代价
寻求奖赏时,我们企图满足自己喜好的体验的欲望即接近动机
渴望逃避代价是回避动机
亲密关系即使不存在冲突和批评,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关系快乐和充实
关注亲密关系两种动机的理由
实现了回避目标,代价很小,烦恼也少,但是接近动机没有被满足。
消极因素少,但缺乏新意和刺激。没有思想火花,没有兴奋点,没有生理唤醒
接近动机和回避动机的强度长期来看存在差别
较高回避动机的人会努力避开冲突,比较吝啬,不愿意做牺牲,亲密关系会受损
有高接近动机的人,较少有孤独感,感到满足
与时俱变的奖赏和代价
即使注定成功的亲密关系,也会在一段时间里遭遇平静期
关系紊乱模型指出,亲密关系到中等程度时,伴侣学会调整和适应彼此,可能会出现调整个重新评价的动荡
成功的亲密关系熬过动荡的过渡期之后,伴侣身份得到了新认可,满意度重新缓慢增加
满意的夫妻往往具有低神经症和高自尊的特征
讨论棘手的难题也会带着关爱和幽默,不会滋生愤怒
遭遇的应激源也相对较少
幸福的配偶会控制期望
最幸福的夫妻事那些一开始就对婚姻生活有最现实看法的人
对亲密关系嗯未来保守而慎重的期望远比浪漫理想主义更明智和理性
我们都知道怎样才显得谦逊有礼和体贴入微,只要愿意即可(求爱成功之后就不努力了)
相互依赖会放大冲突和摩擦
亲密意味着伴侣了解你的秘密,缺点和劣势
比其他人更容易伤害我们,更不经意间伤害我们
婚前虽然了解大多数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婚后仍然有意料不到的麻烦
亲密关系与我们相像中的快乐无忧,田园式婚姻生活相去甚远
亲密关系中的贪婪
相互依赖的实质
需要为伴侣提供高水平的关系,使他们渴望维持关系
如果双方都想亲密关系持续,双方都应该深思熟虑的保护和维持对方幸福,宽容大度有益
交互关系和共有关系
交互关系
由外在的公平交换规范调节
陌生人或一般熟人之间,任务导向
明显以关心伴侣幸福为特征
彼此不期望任何回报地支持和关照对方
有价值的恋爱关系通常是共有的亲密关系,同样适用于友谊
幸福而稳定的亲密关系时不会去计算,关系变糟糕时也会特别敏感而开始计算
公平关系
不公平带来的苦恼
过度收益的人内疚
收益不足的更加不满意
处于不公平的亲密关系的任何人都是紧张的
恢复公平的办法
改变你的贡献或结果来恢复实际的公平
改变对亲密关系的认知
放弃当前关系而去寻找公平
多少才够,公平对待与过度获益
关系结果的总体质量和获益不足这两方面,在预测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和持续性上起重要作用
关系结果比不公平更重要
承诺的本质
承诺的不同组成部分
承诺的伴侣希望他们的关系能够持续
长远眼光,预计了伴侣双方的未来
心理上彼此依赖,从而乐对方所乐
投入模型认为以下情况希望与伴侣保持亲密
感到幸福
没有更好的选择
离开的代价太高
承诺引起的后果
为亲密关系的长久发展,伴侣能很好的容忍一时出现的低奖赏和高代价
最重要后果是,它会使得人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维持亲密关系,即便代价很高
承诺会促进顺应性行为,人们会克制自己不以愤怒来应对伴侣的愤怒
有助于消化而非加剧伴侣的糟糕情绪
需要相当程度的自我约束
承诺的人还表现出更大程度的牺牲意愿,为关系融洽而牺牲自我利益
承诺会改变人们对伴侣关系的认知
7−友谊
友谊的本质
友谊的属性
彼此欣赏,信任和尊重,忠诚和真诚
涉及共同参与和分享
彼此相伴
友谊和爱情的差异
爱情更亲密,性秘密
友谊的规则
不要唠叨不休
保持信心
给予情感上的社会支持
危难时提供帮助
信赖并能彼此倾诉
与对方分享成功的喜悦
不嫉妒彼此的关系
朋友不在场时能够维护朋友
欠债必还,知恩图报
在一起时努力取悦对方
友谊的毕生变化
童年期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接纳需要
其他儿童的相伴或者接纳日益重要
青春前期的亲密需要9-12岁
关注与自己年龄和兴趣相似的朋友
青春期的性需要
青少年期
变化
1 与家人相处时间越来越短,与伙伴相处时间越来越多
2 日益转向朋友来满足自己的依恋需要
1 寻求亲近,指对依恋对象的趋近,保持临近和发生接触
2 抗议隔离,青少年抵触把自己与伙伴分开
3 避风港湾,危难时刻求助于依恋对象以获得安慰和支持
4 安全基地,依托伙伴来探索新环境和进行大胆的尝试
成年早期
社会交往的平均亲密程度增加,但数量减少。人际交往层次更深,依赖程度更强
中年期
与恋人见面次数越来越多,探望朋友次数变少
结婚之后,友谊消退,与异性朋友见面更少
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共同朋友,婚姻很难
老年期
重质量轻数量
友谊的差异
同性友谊中的性别差异
女性之间的友谊是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为特征
男性友谊围绕共同活动,相伴相随和搞笑娱乐
社会文化压迫男性建立心理上的亲密感
友谊的个体差异
友谊的发展障碍
羞怯和孤独导致很难建立亲密友谊
羞怯
特征
1 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对社会指责的担忧高于其他人
2 倾向于怀疑自我
3 人际交往中感到自己能力不足
男女之间由于男性羞怯导致无法良性沟通
无论暂时性或习惯性胆怯就会留下负面印象,这恰恰是与人交往需要避免
羞怯行为可能引起对方冷淡和排斥反应,更加强化他们的羞怯
羞怯引起的人际循环效应
他人评价引起羞怯
懦弱,寡言和笨拙的社交行为;视线接触,自我表露和应答性水平低
他人形成负面印象;冷漠,孤僻和不友好
他人的反应,吸引力和自我表露不足,更加疏远
如何应对
根本不需要基本社交技能的培训,所需的是更多的镇静和自信
一味羞怯并不能帮助赢得朋友和影响力,相信自己并期望交往能顺利进行又能失去什么
孤独
孤独的不同层面
社会隔离,不满于缺少朋友和熟人的社交网络而引起的孤独
情感隔离,缺乏深厚的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孤独
孤独量表的三个方面内容
与他人的隔离,感觉自己形单影只,与他人接触次数达不到期望
决定与他人亲密接触也达不到期望程度
与他人总的社会联系太少引起孤独
孤独的特性
与孤独有关的一些个人特征具有耐久性,只能逐渐改变。人与人之间孤独的变异有一半来自基因
人格特征能预测人们的后来的孤独程度
高水平的外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与低孤独关联
高神经质会增加孤独的发生
随着变化性的个人特征变化
忧虑与回避(依恋的两个维度)程度越低,体验到的孤独更少
自尊:孤独着倾向于低自尊
男性比女性更孤独,男性只能保持相对肤浅的人际交往
孤独的后果
生活索然无味,对待他人的消极态度上表现出的苦恼和绝望
孤独着所怀疑和讨厌的人往往恰恰是他们要向之寻求接纳和尊重的人
与孤独的人体验到支持和关爱之类的积极结果较少,消极结果多
孤独会引起抑郁
抑郁会会表现出可憎的行为,即寻求过度保护
如何克服
把自己的孤独判断为暂时性或者能改变的困难,就能客观地期待事情会好转
孤独产生于期望的伙伴关系和已拥有的人际关系落差,所以别把自己的眼光放太高
应该寻找新的友谊而非爱情,尽力使自己显得友好
8-爱情
爱情简史
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体验变化的四个方面
文化价值:爱情是值得拥有的还是可有可无的体验
性欲:爱情应该有性行为还是与性无关吗
性取向:异性之间和同性之间都能相爱吗
婚姻状况:爱情只专属于婚姻,还是可以保留给第三者
爱情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
情感性
爱情第二个成分是激情,主要特征是性的唤醒和欲望
动机或驱动力,恋爱的火热
爱情的第三个成分是承诺,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爱情的决策
爱情三角理论导致的爱情种类
无爱:亲密,激情和承诺都缺失,泛泛之交而非朋友
喜欢:亲密程度高而激情和承诺都非常低
迷恋:缺乏亲密或承诺却有强烈的激情即迷恋
浪漫之爱:亲密和迷恋的结合
相伴之爱:亲密和承诺的组合。双方努力维持深刻,长期的友谊。
典型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年轻时的激情已逐渐消失
愚昧之爱:缺失亲密的激情和承诺会产生愚昧的爱情,在迷恋对方时投入太多,而对彼此不了解
完美之爱:三者非常充足
短时间内容易做到,很难长久坚持
生理学解释
激情激活的区域与爱慕之情,承诺所激活的脑区不相同
三种相互联系又截然不同的生物系统控制着爱情
性欲或性驱力
性荷尔蒙调控
吸引力
促使人追求他们所偏爱的特定的恋人
浪漫的爱情会激活止痛药影响的区域
提升多巴胺水平
依恋
长期的伴侣关系带来的舒适,安全的情感
依恋驱动的是相伴之爱,由催产素调节
浪漫狂热之爱
唤醒
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根源于
生理唤醒
相信另一个人是引起你唤醒的原因
浪漫的爱情一个方面是高度唤醒的兴奋和欢快
思维
波涛汹涌的感情,想象力和理想化,有时候还会出现痴迷
爱情的盲目
相伴之爱
婚姻持久的原因
几百对结果15年以上夫妻
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
很喜欢配偶这个人
同情之爱
周到体贴的关爱,对伴侣的幸福进行利他主义的关心和关注
同情之爱根源于对伴侣优点和缺点更准确的理解之上
对伴侣富有同情心的关爱也是爱情美妙体验之一
恋爱风格
情欲之爱,容易一见钟情
游戏之爱:反复无常,同时拥有几个伴侣
友谊之爱:不再重视强烈的情感,而去寻找真正的友谊,发展为真实承诺
狂热之爱:难以满足,占有欲强
利他之爱:爱情为一种职责
现实之爱:客观务实,冷静地寻找理论上和自己最般配的伴侣
爱情的个体和文化差异
文化
依恋类型
亲密
安全型人与伴侣的关系更亲密
激情
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才能体验最美妙,满足的性生活
回避亲密的人更疏远冷漠,激情更少
承诺
安全型比不安全型的人更忠诚于他们的伴侣关系
关爱
不安全型的人提供的安慰更少,也不能让伴侣放心
年龄
对爱情更为温和,成熟的看法
性别
男性一般比女性更为疏离
女性体验到的情感比男性更强烈,更多变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认为只要爱一个就已经足够
激情与男性关系的满意程度高关联,承诺则是预测女性满意度最好成分
爱情能持久吗
随时间流逝,人们在浪漫和爱之激情上下降
为何难以持久
幻想促进了浪漫,爱情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
仅仅是新奇也能为新确立的爱情关系注入兴奋和能量
唤醒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
爱情的未来怎样
享受激情,但是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i
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9-性爱
性态度
对随着性行为的态度
男性更宽容,女性保守
对同性恋的态度
性态度上的文化差异
性行为
亲密关系中性行为最重要特点是:性生活为伴侣双方所期待,并且双方都能得到满足
第一次性行为
忠诚关系里的性行为
性行为的理由
性的情感成分,以性作为沟通,传递爱意和忠诚的手段
性的肉欲方面,感官享受和未来伴侣的长相吸引力
长远目标,从生孩子到使伴侣嫉妒,范围极广
不安全的理由:提高个体自尊或者防止伴侣移情别恋
男性更可能因为肉欲实用和不安全的理由进行性行为
不贞
32%男性和21%女性不忠于爱情伴侣
五分之一妻子和三分之一丈夫婚外情
男同性恋发生更多出轨
具有开放性取向的人更可能欺骗自己的爱人
性开放的男人看上去很有阳刚之气,但女性更喜欢性保守的面孔
演化论
女性伴侣之外的性行为不能生育更多孩子,但可以生育更优秀的
男性阴茎外形可以把其他男人的任何精子从伴侣子宫颈中排挤出去
性欲望
男性比女性更高的性驱动力
性生活不协调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严重
女性通过控制男性对性的使用权而控制男性
安全而明智的性行为
性满足
性沟通
影响性满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性行为上清晰的沟通与更多的性满足有关
同性恋比异性恋主观质量更高
彼此更熟知,更轻松坦率
男性比女性有更多性冲动,容易误读出女性的性意图
性满足与关系满意度
性生活和亲密关系的满足是并驾齐驱的,亲密关系不如意不会对性生活感到满足
能享受最满意的性互动的人一般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非常知足,也会忠于此关系
有着美好性生活的亲密关系往往更令人满意
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展望会增加肢体之爱和性活动的亲密感
这一模式会持续终生
性胁迫
故意哄骗,引诱,威胁甚至强制发生性关系,会损坏性互动和伴侣关系
如何减少性胁迫
放心那些把性行为看成角逐某种利益的恋爱对象
远离麻醉类物品的
下定决心坚定地反抗任何性侵犯的苗头
开始亲密之前,直接,坦率的和伴侣说清楚界限
把爱人视为和你平等的伴侣,她的喜好和快乐和你一样重要
10-压力与紧张
感知到的关系价值
伴侣对亲密关系的重视程度达不到我们对他们的期望的程度
如果我们感知到的关系价值低于我们的期望就会觉得受伤
感情创伤
他人表现出对我们任何程度的拒绝时,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即时评价都会降到最低点
就接纳而言,从十分讨人喜爱到完全崇拜之间,我们的自尊水平并未提升
拒绝程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特别令人痛苦,甚至比稳定的拒绝激起更多的消极行为
高忧虑被抛弃的人受到关系贬值的伤害远远高于忧虑较低的人
伴侣排斥
排斥行为被施与者认为是一种惩罚伴侣,避免对抗过冲突之后平复心情的有效手段
排斥的伴侣保持沉默时,只有极少人进行解释,被排斥者对原因一无所知
被排斥者体验到愤怒,沮丧和伤害,而不是内疚和悔恨
被排斥者一般并不认为伴侣的退避行为是友善或者有效之举,相反只会损害他们的亲密关系
排斥对人的伤害是深刻而痛苦的,它威胁到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使人感到屈辱
沉默对待会损害我们对他人的依恋,进而威胁到我们的归属需要,摧毁我们的自我价值观,降低对人际关系的控制感
如果归属需要受到威胁,受排斥的人会努力重新获取伴侣尊重,言听计从
如果排斥看来不合理,危及人们的控制或自我价值,就会发生更敌对反应。变得乖戾暴躁
嫉妒
界定嫉妒最恰当的三种情感:伤害,愤怒和恐惧
要产生嫉妒,个体必须面临即将失去的亲密关系,并且是因为败给了自己的情敌
嫉妒的两种类型
反应性嫉妒
觉察到自己所珍视的亲密关系面临实际的威胁时产生
令人忧心的威胁或许并非当前事件,它可能在过去,或预计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怀疑性嫉妒
伴侣没有任何不端行为,个体只是由猜忌所引起的嫉妒
容易嫉妒的人
那些有合意替代伴侣的人不容易嫉妒,就算当前关系了结,他们的损失较少
个体自我价值感不足,会增强嫉妒
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适配价值差距:较弱的一方的适配价值就会低,就可能出现问题
痴迷型依恋类型比其他类型体验到更多嫉妒
让人嫉妒的人
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关心伴侣的资源,男性嫉妒自信,强势,果断和富有的男人
具有高适配价值和使我们相形见绌的情敌对我们的亲密关系最有威胁作用
让人嫉妒的事物
男性比女性有更多婚外情,在觉察伴侣欺骗的不贞问题上,男性比女性更准确
男性想到伴侣在性事上的不贞就会激起最强烈的嫉妒
伴侣爱上另一个男人,他的孩子仍然能茁壮生长
女性对伴侣情感上的不贞反应更强烈
伴侣爱上其他人,彻底离开自己,她的孩子就前景堪忧
对嫉妒的反应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设法引起伴侣的嫉妒
为了考察亲密关系
力图引起伴侣的更多的关注和承诺
积极有效地应对嫉妒
少花时间在社交网站上,上面充斥着潜在的具有威胁意义的模糊信息,由此导致没有必要的担忧
努力降低亲密关系排他性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关联
如何在克服嫉妒时保持独立和自尊
依靠自己:伴侣拒绝沉溺于不公平情景,避免产生愤怒或尴尬
增强自己:伴侣为自己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思考自己的优秀品质
治疗嫉妒的临床方法
1 减少悲惨,荒谬的想法,即减少亲密关系丧失所蒙受的伤害
2 提升嫉妒伴侣的自尊
3 改善沟通技能,防止误解引起的嫉妒
4 增加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和公平性
欺骗和说谎
亲密关系和普通关系中的说谎行为
四分之一的谎言是为了对方的利益而作出的不实之词
有些谎言是为了保持与别人礼貌和友好的交往
与一般熟人相比,人们较少对爱人说自利,贪婪的谎言,次数也更少
对可能损害自己名誉或亲密关系的话题会撒弥天大谎
谎言与说谎者
合群的,好交际的人以及更在意自己给别人印象的人说更多谎言
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说更多谎言
说谎者成败取决于说谎时的动机水平
动机越高,行为表现越糟糕,和你容易起疑心
队伴侣欺骗行为的觉察
伴侣对彼此真诚有信心,但是其自信与他们的判断准确性没有任何关系
背叛
日常生活中的感情伤害一般是由至交或伴侣引起,伴侣很少心存恶意
背叛的个体差异
主修社科类,教育学,商务和人文学科的人比工科理科的学生背叛更多
年龄大,教育程度高,有宗教信仰的人较少发生背叛
背叛者倾向于愤恨不满,报复心强和猜忌多疑
背叛者不太相信他人,错误地认为他人有同样的背叛动机
男女背叛他人的倾向没有差别,但背叛对象有差异
男性更可能背叛自己的伴侣和生意伙伴
女性更可能背叛朋友和家人
背叛的两面性
背叛亲密伴侣的人通常会低估其背叛行为造成的伤害
93%的被背叛者认为背叛会损害伴侣关系,但背叛者只有一半的概率承认他们的行为有害
应对背叛
1 勇敢地正视背叛而不是否认其存在
2 以积极的眼光重新解释背叛,并把它作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动力
3 依靠朋友,寻求支持
宽恕
退出互相凌辱和指责的恶性循环,为可能的和解关系修复奠定了基础
依恋类型影响
忧虑被抛弃和回避亲密两者都使人更少宽容
随和性高的人相对轻松地宽恕别人
他们比其他人更好地区分罪责和愤怒
神经质和自恋也会阻碍宽恕
自恋者有着夸张的权力感,会助长报复而非宽恕
神经质会使人怨恨维持多年
宽恕的重要构成要素
谦卑,真诚地道歉
受害者一方的同理心
如果受害者对伴侣的越轨行为总是耿耿于怀,沉溺于对方不端行为带来的伤害,宽恕就不太可能发生
其他
置身于亲密承诺的亲密关系的人更可能宽恕自己的伴侣
宽恕能改善亲密关系
宽恕亲密伴侣的人能享受更多的幸福,更高的自尊,更少的敌意
亲密关系中宽恕比报复更值得拥有,更有益于受到伤害的伴侣
宽恕有益的前提是,亲密关系值得维持
11-冲突
冲突的性质
冲突的定义
当个体的愿望或行动实际上妨碍或阻止了他人时就会发生冲突
冲突不可避免
任何两个人在情绪和偏好上都会不时地存在差别
亲密关系中总交织着一种张力,它们迟早会引起一些紧张
亲密关系中一项强烈的辩证式的紧张即为:个体的自主性和与他人联系性之间的持续紧张
另外一项辩证式的紧张是开放和封闭之间的紧张,即自我表露和保守隐私
与个体的社交圈的聚合和分离上也存在辩证式的紧张
稳定和变化之间的紧张,希望恋人维持原样,但人们又喜爱新异和兴奋,过分僵化会使爱情变得平庸
冲突的频率
人格
高神经质的人容易与他人发生更多痛苦的争执
依恋类型
忧虑被抛弃的人一般会过度担忧伴侣离开自己
生命阶段
19到25岁稳步增加,此后会逐步平缓下来
相似性
恋人相似性越低,冲突越多
有类似品味和期望的夫妻冲突更少,婚姻更幸福
酒精
酗酒加剧冲突
冲突的过程
激发事件
批评
伴侣认为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行动表达了对自己行为,态度或特质的不满
无理要求
不太公平的索取,超过了伴侣们彼此的正常期望
拒绝
一方请求另一方作出期待的反应,尔另外一方没有做
累积的烦恼
轻微事件的不断重复变得烦人
婚姻冲突中涉及的话题
孩子:对小孩的照料和训诫
38%
杂务:家务的分配和完成
25%
沟通:关注,倾听和误解
22%
休闲:娱乐的选择和耗时
20%
工作:工作所花时间,同事
19%
金钱:账单,购物,支出,工资
19
习惯:让人愤怒的行为
17%
亲戚:家人,姻亲,前配偶
11%
承诺:承诺的意义,不贞
9%
朋友:与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和活动
8%
人格:伴侣及自己的特质
演化论观点
女性对那些超过期望,想更早,更频繁,更持久地发生性关系的人感到愤怒和不安
男性对那些延迟其性交或阻碍性进展的人感到愤怒和不安
性驱力的差异会引起大多数夫妻的冲突
只要亲密关系持续,伴侣们在性风格和性驱力上的差异就会是拒绝和冲突的导火线
归因
12-权力和暴力
权力和相互依赖
权力的来源
权力建立在对有价值资源控制的基础上
拥有权力的人未必就拥有人们渴望的资源,她/他只要控制人们获得那些资源的能力就足够,此时伴侣间的身体关爱
只有在他人想得到某些资源的情况下,个体才能从控制资源上得到权力
个体欲望助长了另一个人的权利
爱情关系中,投入较少的通常拥有更多的权力
女性把性行为视为能用来与男性交换各种利益的资源
替代选择的易得到性会影响亲密关系中权力的平衡
更多依赖意味着更少权力
资源的类型
六种滋生权力的资源
奖赏
奖赏权力
能带给他人所喜欢的事物,或带走他人不喜欢的
惩罚
强迫权力
做他人不喜之事或剥夺他人所喜之物
权威或公平,互惠,社会责任等规范
合理权力
他人认识到你的权威,唯命是从
尊重和爱恋
参照权力
他人认同你,被你吸引,想与你接近
专业知识
专家权力
广博的知识令人羡慕
信息
信息权力
拥有他人期待的信息
男女两性和资源的控制
试图平等分享权力的异性恋需要面对的主流文化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有金钱和地位,同时金钱作为权力源比其他资源更灵活
社会规范支持并维护男性的支配地位
不确定男女平等应该是什么样子
权力的过程
权力的体验
更多的正面的情绪和高度的自尊
能掌控事物
自负,表现在对自己高适配价值的自我感知上
权力的表达方式
谈话
女性通常温和
非言语行为
权重之人,人际距离更大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摆出社会地位更高的姿态
非言语的敏感性
女性是非语言沟通的熟手,这使她们能成为令人愉快的伴侣
权力的风格
人们对亲密关系越满意,就越可能采用直接表达想要的事物
也可能意味着对那些间接而模糊表达自己愿望的人不擅长得到想要,进而导致关系不满意
比伴侣权力大的一方更多地使用双边策略,而权力较少的不太寻求伴侣合作,他们只会跑到一边做自己的事
权力的结果
在平等的伴侣关系中,男性更加幸福,不太容易离婚。权力分享时双方都是赢家
权力的两面性
忠诚,幸福的爱人常常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伴侣获益,从而提升而非损害他们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
权力的阴暗面:有些人努力想成为亲密关系中的胜利者,刚愎自用,控制欲强,伴侣通常不幸福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暴力的普遍性
每四对伴侣就有一对会发生某种形式的暴力
伴侣暴力的种类
情景性伴侣暴力
从失去控制的剧烈冲突中突然爆发,伴侣双方都变得愤怒,陷入特定争执中
亲密恐吓
暴力被一方作为控制和压迫另一方的工具
更频繁,而且几乎都是由男性发起
暴力抵抗,伴侣有力地对亲密恐吓进行反击
性别差异
女性对他们的伴侣实施身体暴力的可能性实际多于男性
男性更可能造成某些伤害
暴力法相关因素
情景性伴侣暴力
引起伴侣一方或者双方挫败感或紧张不安的激发因素
伴侣交往中任何引起沮丧或恼怒的因素都会启动
特别强烈的激发源是伴侣的言语或身体虐待
使伴侣更有可能体验到暴力冲动的促进因素
促进因素源于个体生命早期的事件,年幼目睹父母暴力,长期接触攻击性媒介
持久的个人特征,如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或神经质得分高
容易改变
伴侣之间的互动模式,如沟通技能低下或者依恋类型不匹配
鼓励伴侣戒除冲动行为的抑制因素
高超问题解决技能的伴侣和对自己伴侣关系满意的伴侣不太可能进行暴力侵犯
亲密恐吓
有些人相当笨拙而可怜,因而采取暴力和伤害威胁只是防止伴侣离开自己的拙劣手段
一些人恶毒,反社会或者自恋,暴力只是他们达成心愿的工具
最可怕的一面:攻击性能传递给后代
暴力的基本原理
受害者不离开的原因
数据
43%受害者离开了原来的伴侣
23%的人继续跟他们伴侣一起,并成功地结束了暴力至少一年以上
33%的人仍然处于虐待的亲密关系中,要么成也受害者25%,要么同时也是施暴者8%
原因
不认为离开对他们有好处
对亲密关系的经济依赖和心理忠诚度不高的,但是害怕发生更严重的暴力
因为不想离去,忧虑被抛弃高的女性容易被占有欲和控制欲强的男性吸引
13-亲密关系的解体与消亡
离婚率的变化
离婚的普遍性
在美国每年离婚数量是结婚的一半
只有三分之二的已婚夫妇达到10年,到25年的不到一半
离婚率增加的原因
比过去对婚姻持不同,更高的期望
上班女性经济上更自由,有更多机会接近有吸引力的替代伴侣
兴起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流动性,使我们更少受社会规范影响
新制定的法律使得离婚更为大众接受
随意的同居削弱了婚姻的承诺
离婚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可能离婚
离婚的征兆
障碍模型
影响关系破裂的三种因素
吸引力:亲密关系提供地奖赏能提升吸引力,而亲密关系的代价也减弱吸引力
个体拥有的替代选择
亲密关系周围存在着许多障碍,使得个体很难逃脱亲密关系
脆弱−应激−适应模型
过去的经验
先天的特质
持续的脆弱
应激事件
适应的过程
婚姻的质量
亲密关系适应过程的项目结果
那些注定不满足的夫妻比起那些婚姻最终成功的夫妻,在婚姻开始时爱意不足,矛盾重重
突发的危难,陷入日益增加的冲突和否定的覆辙中
幻灭模型:伴侣对亲密关系有着美好,浪漫的不切实际的乐观
结论
浪漫爱情变化的大小和速度能最好地预测夫妻是否会离婚
夫妻们带入婚姻的问题也决定了离婚的快慢
婚姻问题地个体知觉
个人背景,家人朋友和居住环境
女性比男性更多抱怨不贞,物质滥用或虐待行为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抱怨沟通不良,或者宣称不知道哪里出错
离婚的特定信号
分手
与婚前伴侣的分手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企图不说出分手就结束关系
个体分手的努力是指向他人(保护伴侣情感)还是指向自己(更自私地损害伴侣感情)
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不满更多的是逐渐累积起来的
三分之二的时候只有伴侣一方想要结束
多数情况下,人们在退出关系前要伪装好几次
多数情况下,不会有正式的努力来修复关系
分手的结果
解体后的关系
认为将继续做朋友,但彼此的忠诚最终逐渐全部消退,概率是60%
五分之一在分手后数月发现彼此变得更忠诚,与决定放弃爱情时相比
极少数在放弃之后重燃了爱情
克服消极情绪
虽然分手看起来可怕,但是没想象中那么严重
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更难以释怀,悲伤事件更长
离婚不同于恋人分手
适应
离开敌对,虐待的伴侣,情况会变得更好
现象
要离婚的人在数年前就已经不太快乐,甚至迈入婚姻时就不太满足
离婚通常打断了婚姻满意度日益下降的模式,变得更好
数年之后,仍然不如当初恩爱时幸福,
社交圈子
婚姻结束一半会失去一半社交圈
经济资源
女性离婚后,财务状况会恶化
前配偶之间的关系
父母离异的孩子
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幸福水平低,心理适应能力低下,更多焦虑和消沉
离婚可能在基因上相传,某些高风险因素,比如神经质或冲动性
受教育质量,经济状况下跌
父母尖酸刻薄的冲突,无论离婚与否都导致儿童更多的焦虑
只要儿童继续与父母保持有意义,充满爱心的接触,离婚承受的糟糕后果将极大消失
14-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一些消极事实
鼓励男性果断自信而非温情脉脉,并不能把他们训练成长期亲密关系中的理想伴侣
低自尊的人常常小题大做,或者知觉到根本不存在地排斥
临近,熟识和方便能决定有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能否开始
长相很重要,如果没有吸引力,很多人会忽略你
我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了解伴侣
刚开始结识别人他们会努力保持好印象,但喜欢上他们时,他们就很少保持礼貌端庄和预约
非言语沟通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好
我们常常认识不到:我们与伴侣沟通,他们并没我接受到我们想传达的信息
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偶尔与伴侣刻薄或挑剔的交往比为他们做千桩好事更有影响力
长期来看,亲密关系要付出的代价比预计的大得多
浪漫,激情之爱是我们选择结婚的主要理由,但久而久之会减少
三分之一的人不能轻松舒适地对待相互依赖的亲密感,要么担心伴侣不够爱自己,要么走的太近感觉不自在
男性比女性期待更多性行为,挫折感常常由此而起
伴侣或迟或早能以某种方式背叛我们,给我们造成伤害和痛苦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婚姻不如过去那般幸福,离婚更为普遍
一些积极的事实
三分之一男性可以像女性那般温情脉脉,而不具备此特质的可以通过学习达到
幸福的爱人会宽容理解爱人
多数人会寻求与浪漫伴侣相互依赖和亲密关系
幸福的亲密关系中,激情减少后会会出现深厚,关爱的友谊
真正的宽恕对接收方和给予方都有益
如果我们尽力去做,几乎所有人都能成为更体贴,更有魅力,更具奖赏价值的伴侣
亲密关系的维持和提升
保持忠诚
认知维持机制
忠于亲密关系时,看法的改变
不再将自己视为个体,而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忠诚的伴侣会以积极错觉来看待彼此,彼此理想化,并以最好的眼光看待亲密关系
如果忠诚的伴侣的确注意到他们的亲密关系构成威胁的情敌,他们对情敌的评价也不如其他人认为的那样称心如意
行为维持机制
承诺的人常常愿意为亲密关系作出各种个人牺牲
忠诚得伴侣还倾向于忍受伴侣的一些不严重的苛刻对待而不予还击
高自控的人更少暴力,也能有助于减少诱惑
玩乐
伴侣一起参与新异的,具有挑战性的,令人兴奋的活动时,他们通便感到满足
忠于伴侣关系的人在伴侣背叛之后更可能宽恕对方
保持满足
满足的伴侣力图培养积极性,保持礼貌和欢欣,坚持积极乐观,鼓励开放和自我表露
能最好预测幸福婚姻的是
积极性
保证
分担任务
公平地分担家务,经常保持愉悦的情绪,定期向伴侣表达爱意和尊重,就非常有可能保持幸福的婚姻
修复关系
自我实践
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当下关系困境所起的推动作用,第三方更冷静
注意那些非专业的,但是畅销的观点
预防性维持
婚前咨询
预防和关系提升项目
能改变伴侣观点和行为承诺所具有的力量,鼓励伴侣以长期的眼光看待他们一起努力创造的未来
一起快乐生活的重要性,说服伴侣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一起重视快乐
对于性的坦诚沟通所带来的价值,建议坦诚性欲望
不恰当预期的后果,鼓励伴侣认识他们的期望
婚姻治疗
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
侧重问题行为,思维还是情感
侧重婚姻问题源于个体的易受伤性还是夫妻之间的交往
强调婚姻的苦恼根源是已往事件还是当前困境
行为的方法
夫妻要学会不带任何责备或怨恨地表达他们的痛苦和弱点
夫妻要描述引起挫折感的事件,辨别该事件的触发源
学会发生问题行为时不再敏感,反应不再激烈
情绪中心治疗
起源于依恋理论,通过增进伴侣的依恋安全努力改善亲密关系
包括三阶段
第一阶段:识别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冲突模式,鼓励夫妻把自己视为团结在一起与共同敌人战斗的合作者
伴侣们建立有建设性的交往模式,承认对方的需要并提供更多的保证和安慰
第三阶段:伴侣们排演和加强他们对彼此的应答性,依靠新建立的安全感无畏地寻找解决老问题的新方法
对于较为苦恼的夫妻,有70%的夫妻克服了他们的不满
顿悟导向的治疗
源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传统
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背负着过去关系中留下的无意识伤害和创伤,这会加重和玷污他们当前的伴侣关系
强调个体嗯易受伤害性
努力帮助人们理解他们在过去的关系中建立的个人习惯和臆断,怎样制造出了他们与当前伴侣的麻烦
主要工具是情感重构:重新想象或重新经历过去亲密关系,努力辨别以往伴侣冲突中的主要情感和应对风格
通常需要15−20次治疗
好姻缘天注定和伴侣无法改变的危险性
结束语100对婚龄超过45年满意夫妻解释成功原因
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能达成一致
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