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应激
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的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进击的全身反应,应激时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知识点总结。
编辑于2022-05-28 12:38:11应激
概述
概念: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应激的意义:主要抗损伤
应激原: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外环境因素:如温度的剧变,射线、噪声、电击、低氧等
内环境因素:创伤、感染、中毒、血液成分的改变等
社会和心理因素:如职业竞争、工作压力、人事纠纷、重大或突发的生活事件、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
应激的分类
按应激原
躯体性应激
心理性应激
按应激原的作用时间分
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
按应激原的作用强度和对机体的影响
生理性应激会良性应激:如果应激有利于机体在紧急状态下的战斗或逃避,称为良性应激。
病理性应激或劣性应激:如果应激原过于强烈,可以引起病理变化,甚至死亡,称为劣性应激。
应激的全身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SAM)(LC-NE)( 快速反应系统)→ 强烈兴奋
结构基础
中枢效应
引起兴奋、警觉、紧张及焦虑反应——应激启动HPAC轴的关键(蓝斑上行纤维)
外周效应
血浆儿茶酚胺类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增高,可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
代偿意义
增强心脏功能:心率↑心收缩力↑→心输出量↑→血压↑,组织血液供应↑
调节血液灌流: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骨骼肌供血
改善呼吸功能:支气管扩张,提供更多氧气
促进能量代谢:糖元脂肪分解↑→能量产生↑
儿茶酚胺(CAs)分泌增加积极作用
增强心功能: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血液重新分布
呼吸系统:扩张支气管,肺泡通气量↑
代谢变化: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分解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机体的警觉性提高
对其它激素的分泌的影响:胰岛素↓,CRH、ACTH 、GC 、GH、ADH↑
不利影响
(1)局部组织器官缺血:(腹腔)小血管的持续收缩,导致组织 缺血、缺氧→可诱发应激性溃疡
(2)心血管应激性损伤:心肌耗氧量→心肌缺血→应激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血小板数目,黏附聚集→ 血液黏滞度 → 易于形成血栓
(3)能量大量消耗
(4)情绪行为异常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PA)(HPAC)→ 强烈兴奋
结构基础
中枢效应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中心介质 ,CRH为最核心的介质
①CRH→ACTH →GC
② 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适量CRH↑ →促进适应 →兴奋或愉快感。
过量CRH↑ →适应障碍 →焦虑、抑郁和食欲不振等
③促进内啡肽的释放
④刺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外周效应
GC(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多,对抗有害刺激,发挥对机体广泛的保护作用
GC持续过量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代偿意义
有利于维持血压:允许作用——CAS发挥心血管调节需要GC的存
有利于维持血糖——糖异生、升血糖,保证脑等器官的葡萄糖供应
有利于脂动员:允许作用——促进脂肪分解、供能
对抗细胞损伤:GC的诱导产物脂调蛋白抑制磷脂酶A2--稳定细胞膜、溶酶体膜,减轻组织损伤
抑制炎症反应: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和促炎介质的生成、减 轻炎症和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GC)的积极作用
不利影响
1)抑制免疫功能
2)抑制甲状腺和性腺功,造成激素抵抗,生长发育延缓
3)胰岛素抵抗-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血糖和血脂升高
4)抑制组织再生
5)蛋白质分解过多,造成负氮平衡
糖皮质激素的不利影响
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
1)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 维持血糖水平
2)醛固酮、抗利尿激素↑:促进水钠的重吸收
3) β-内啡肽↑: 很强的镇痛作用、抑制ACTH、GC的分泌
4)生长激素(急性↑,慢性↓)
免疫系统反应
应激,如感染、急性损伤可直接引发免疫反应,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的改变
免疫系统↑→产生的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生长因子→改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共同参与对应激的调控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体液反应
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
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APR)
概念:是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强烈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一种快速防御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血浆蛋白含量的急剧变化
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概念:急性期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相关蛋白,主要在肝细胞合成(属于分泌型蛋白)
主要功能
1.抑制蛋白酶活性
2.抗感染、抗损伤
3.结合与运输功能
4.抑制自由基产生
细胞应激反应(cellular stress response)
概念:是指在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生物大分子(如膜脂质、蛋白质和DNA)损伤、细胞稳态破坏时,细胞通过调节自身的蛋白表达与活性,产生一系列防御性反应,以增强其抗损伤能力、重建细胞稳态
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反应: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克蛋白(HSP)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非分泌型蛋白质)(应激蛋白)
分类:按分子量分为 HSP110、HSP90、HSP70、HSP60等
功能
结构性热休克蛋白(HSP)(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概念:帮助新生的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移位、维持以及受损蛋白质的修复、移除和降解的结构性热休克蛋白(HSP)
主要功能
(1)帮助新合成蛋白质正确的折叠和运输
(2)促进变性蛋白的复性,防止它们的凝聚
(3)当蛋白质损伤严重不能复性时,协助蛋白酶系统对它们进行降解
细胞保护:HSP可以增强细胞应对有害刺激的抗损伤能力,发挥非特异性保护作用
其他细胞应激反应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
概念:由于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刺激使机体自由基产生过多和(或)清除减少,导致氧化-抗氧化稳态失衡,过多自由基引起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反应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
一、物质代谢的变化
二、功能变化
(一)心血管系统
主要变化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总外周阻力增加
血流重新分布
(二)免疫系统
先增强后抑制
(三)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
凝血功能提高
慢性应激
贫血
(四)泌尿系统
主要变化
尿量减少
尿比重增高
尿钠浓度降低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如应激性溃疡
应激相关疾病(stress related diseases): 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代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癌症、抑郁症等(除应激性溃疡)
(一)应激性溃疡
概念: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
表现:胃肠黏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发生机制
1.胃肠黏膜缺血(最基本条件)
2.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胃腔内H+向粘膜内反向弥散 (必要条件)
3.其他损伤因素 如胆汁逆流等
临床症状
出血可轻可重,常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出血严重时可致死
溃疡浅表,胃或十二脂肠穿孔极为罕见。
(二)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三)应激相关性躯体疾病
内分泌失调
免疫抑制、亢进
生理功能紊乱
(四)应激性相关心理障碍
应激性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适应障碍
抑郁症(depression)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1.消除应激原(躯体的和心理的)
2.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
3.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4.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