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表象能够表征空间上的立体信息和时间上连续的且不断变化的信息;与实际知觉相比,表象所表征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概括性。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重点知识总结,包括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理论、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第一节 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概念理解
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 是个体在没有合适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心理学解释
1、行为主义视角
2、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3、学习分类理论
4、信息加工理论
问题解决心理过程的模型
1、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
暗示
诊断
假设
推理
验证
2、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型
建立问题表征
搜寻解法
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3、建构主义的问题解决模型
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
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
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
实施、监察解决方案;
调整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一阶段:理解和表征问题;
第二阶段:寻求解答的方案,寻找要求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的方向。
第三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对结果进行检验。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知识经验;
问题的特征与情境;
情绪与动机;
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二、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丰富而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流畅而熟练的程序性知识;
适当而有效的策略性知识。
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首先,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若干问题;
最后,问题解决之后,要注意反思。
第二节 创造力及其培养
一、创造和创造力
创造和创造力的本质
创造: 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力的构成
创造力构成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创造力的成分理论
领域技能 + 创造技能 + 工作动机
创造力的三侧面模型
第一种维度:创造力的智力维度;
第二种维度:创造力思维方式维度;
第三种维度:创造力人格维度。
创造力的系统理论
创造力的精神分析理论
创造的心理过程
1、华莱士的创造过程; 准备 ➸ 孕育 ➸ 明朗 ➸ 验证。
2、帕尼斯的创造过程; 发现事实 ➸ 发现问题 ➸ 发现设想 ➸ 发现结论 ➸ 接受所发现的解决方案。
3、加拉格的创造过程;
4、沃尔森的创造过程。 界定问题 ➸ 敞开胸怀以容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 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 付诸行动。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认知因素
智商
领域知识
策略性知识
人格因素
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
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
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环境;
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1、要以学生为主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保护学生的创造欲;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
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
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
培养学生进行创造的自信心;
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法
类比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
转换思维法
直觉思维法
头脑风暴训练
审美意象训练法
大学生创造力训练的具体技巧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