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管理概论主要考点
干货分享!一图掌握健康管理师第1章健康管理概论的主要考点。第1章复习看它就对了,内容包括概述、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考点各个击破,轻轻松松取得高分!
编辑于2019-11-17 14:08:15第1章 健康管理概论
第1节 概述
概念
1. 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2. 主体
医务工作者
3. 宗旨
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 客体
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起或康复期人群
5. 具体做法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6. 重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
7. 两大支撑点
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8. 公众理念
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9. 任务
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目标与特点
1. 目标
I. 完善健康和福利
II.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III. 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IV. 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V. 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VI. 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VII. 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VIII. 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2. 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溯源
上医治未病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1. 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 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 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
1. 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 健康评估
3. 个人健康咨询
4.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 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任何有能力进行健康管理项目开发及服务的机构
第2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生活方式管理
1. 概念
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2. 特点
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i. 旨在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将疾病控制在尚未发生之时的一级预防
ii. 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二级预防
iii. 防止伤残,存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级预防
3. 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I. 教育
II. 激励
III. 训练
IV. 营销
需求管理
1. 概念
实质
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手段
I. 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
II. 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III. 鼓励自我保健和干预
2.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I. 患病率
II. 感知到的需要
i. 个人关于疾病危险和卫生服务益处的知识
ii. 个人感知到的推荐疗法的疗效
iii. 个人评估疾病问题的能力
iv. 个人感知到的疾病的严重性
v. 个人独立处理疾病问题的能力
vi. 个人对自己处理好疾病问题的信心
III. 消费者选择偏好
IV. 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i. 个人请病假的能力
ii. 残疾补贴
iii. 疾病补助
V. 主要工具与实施策略
i. 24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ii. 转诊服务
iii. 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iv. 健康课堂
v. 服务预约
疾病管理
特点
I. 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II. 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III. 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病伤管理
1. 定义
对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也可指其造成的医疗卫生花费巨大,常见于肿瘤、肾衰竭、严重外伤等情形
2. 特点
I. 发生率低
II. 需要长期复杂的医疗卫生服务
III. 服务的可及性受家庭、经济、保险等各方面的影响较大
3. 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特征
I. 转诊及时
II.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III. 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IV. 最大程度的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V. 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
1. 目的
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2. 造成残疾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
I. 医学因素
i. 疾病或损伤的严重程度
ii. 个人选择的治疗方案
iii. 康复过程
iv. 疾病或损伤的发现和治疗时期
v. 接受有效治疗的容易程度
vi. 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vii. 并发症的存在,依赖于疾病或损伤的性质
viii. 药物效应,特别是副作用
II. 非医学因素
i. 社会心理问题
ii. 职业因素
iii. 伤残者与同事、主管之间的关系
iv. 工作压力
v. 工作任务的不满意程度
vi. 工作政策和程序
vii. 及时报告和管理受伤、事故、旷工和残疾的情况
viii. 诉讼
ix. 心理因素包括压抑和焦虑
x. 信息通道流畅性
3. 具体目标
I. 防止残疾恶化
II. 注重功能性能力
III. 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IV. 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V. 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VI. 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VII. 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VIII. 实行循环管理
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系统性收集健康状况、健康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并发症、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
第3节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需求现状
1. 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I. 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攀升
II.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日益严重
i. 患病率快速上升
ii. 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a. 膳食不合理
b. 身体活动不足
c. 吸烟
2. 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
I. 老年人数量迅速增长
II.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健康管理与健康中国建设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I. 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II. 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III.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2.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I. 突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和社会性
II. 强调慢性病防控的个人健康责任
III. 行动计划与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
健康管理的学科发展
1.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2. 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
I. 定义
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
II. 工作内容
i. 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
ii. 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
iii. 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
iv. 制订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
v. 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
vi. 进行健康管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vii. 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
3. 高等院校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I. 2011年,我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成立
II. 2013年,我国首个“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学位点获批
III. 2018年,我国首个“治未病与健康管理”部级重点学科、“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标志着我国健康管理科研平台的全面建立
4. 科学研究方向
I. 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研究
II. 健康管理智能系统研究
第4节 基本卫生保健
概念
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原则
1. 合理布局
2. 社区参与
3. 预防为主
4. 适宜技术
5. 综合利用
内容
1. 四个方面
I. 促进健康
II. 预防保健
III. 合理治疗
IV. 社区康复
2. 八项内容
I. 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II. 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III. 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IV.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V.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VI. 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VII. 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VIII. 提供基本药物
特点
1. 社会性
2. 群众性
3. 艰巨性
4. 长期性
意义
1. 充分享有健康权
2.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 提高精神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