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外国教育史第十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思维导图,包括: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教育目的概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的教育目的。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人的发展概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十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
背景
也叫新学校运动,在欧洲兴起。
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开始于英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乡村寄宿学校(开端)
德国的利茨创办乡村教育之家
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德莫林创办罗歇斯学校
爱伦•凯(瑞典)
呼吁保护母亲河儿童
批判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摧残,主张依据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改革旧教育,以造就身心健全、自由独立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新人
德可乐利(比利时)
重视儿童的本能与兴趣,将他们视为教育的基础
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两者的融合,认为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化的特点
论学校改革
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有刺激的环境
教学计划
在教育环境的安排方面
把学校设在一个便于儿童和自然接触、便于充分自由地活动的环境之中
课程
以“兴趣中心”为其主要特征
分类
关于个人的知识
关于环境的知识
教学方法
观察
联想
表达
罗素(英国)
认为现代教育的四大发展趋势
教育制度民主化
教育内容实用化
教育方法自由化
给幼儿期以更多的注意
提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重视儿童的品性教育
进步教育运动
也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发生在美国
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
进步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
进步教育理论源自卢梭、裴斯泰洛奇和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思想,并深受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影响,之后还受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影响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阶段
兴起、成型、转折、衰落
1929年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
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
加剧了进步教育运动内部的分裂
衰落的原因
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
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存在许多矛盾和局限
进步教育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的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之间,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也存在矛盾,导致了运动内部的分裂
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主要特征
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
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
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
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教育方法
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有机的)
教育目标
学生一般的发展
课程计划
以活动为主
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无私、坦率、合作等品质,以及提出建设性建议的能力
沃特的葛雷制
把学校分成四个部分
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
把课程分成四个方面
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以及体育和游戏
二重编法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共同知识或技能
按学科进行,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
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不考试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四个步骤
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
实验教育学
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的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
基本特征
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批判旧教育注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的方法
重视实验
强调从实验的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存在的问题
片面强调儿童的生物性
把实验方法推崇到极端
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
教育思想的要点
批判了传统教育学体系的弊端,认为它所提出的规章和准则或是思辨的产物,或是直观思维的结果,都缺乏以科学实验方法所作的严密论证
论述了实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关注与智力发展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心理疲劳和记忆问题
主将实验教育学的研究人员应主要是训练有素的实验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场所是心理实验室,不赞成课堂教学实验法
拉伊
批评了梅依曼把实验教育学与系统教育学对立起来的做法
强调行动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
美国的心理学研究
霍尔
复演说
作为一种儿童发展理论已被否定
主要错误是将个体发展史完全等同于种族发展史,从而影响生物决定论
研究方法
问卷法
桑代克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联结
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的过程
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三个定律
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
智力测验
比纳(法)的智力测验
三组思维类型
分析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直觉灵感的思维方式
客观的思维方式和主观的思维方式
实际的思维方式和思辨的思维方式
智力测验表的指导思想
人具有一般的智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由四种功能即思维定向、意义理解、发现和判断组成,其中,判断最为重要是智力的基本功能
正常人的智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提高的
智力测验的发展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介绍
德国教育家,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
公民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
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中心内容
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劳作学校理论
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
三项任务
职业陶冶的预备
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团体的伦理化
基本精神
让学生在自动的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中得到性格的陶冶
教学
必须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并聘请专门的技术教员
改革传统科目的教学
要发展学生的公民和社会技能,对于各种学科的组织,都必须以团体工作为基本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