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热
这是一篇关于发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定义、正常标准、发生机制、病因分类、临床表现。
编辑于2022-06-28 11:24:06发热
定义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正常标准
36~37°C
下午>早晨
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略升高,波动≤1℃
排卵期双向性体温变化
排卵时,体温↓,0.3-0.5℃
排卵后,体温↑,0.3-0.5℃,持续≥12d
妊娠期>正常
老年人<青壮年——BMR、MR↓
发生机制
致热原性发热
外源性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IC
某些类固醇物质(原胆烷醇酮及其衍生物)
多糖体成分及多核甘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刺激产EP细胞→EP→PO/AH
内源性(白细胞致热原)
IL-1,6、TNF、INF、MIP-1
PO/AH→调定点(温阈)↑
代谢↑、产热↑
交感N.→皮肤血管收缩、竖毛肌收缩、排汗↓、散热↓
非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痛持续状态、甲亢等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广泛性皮肤病变、心衰等
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血液病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亢、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血栓及栓塞疾病
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等
吸收热
颅内疾病
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
中枢性发热
皮肤病变
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皮肤散热↓
慢性心衰→皮肤散热↓→发热
恶性肿瘤
各种恶性肿瘤
物理及化学性损害
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发性低热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
低热持续时间久
热型较规则
体温波动小,≤0.5℃
感染治愈后低热
感染所致,感染治愈、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
低热不退
夏季低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
夏季发生,秋季自退,反复出现
幼儿、营养不良、脑发育不全者多见
生理性低热
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月经前、妊娠初期
临床表现
发热分度
口腔温度
低热 37.3~38°C
中等度热 38.1~39°C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过程特点
体温上升期
表现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
肌肉过度收缩
乳酸堆积
体温↑→代谢增强→无氧代谢↑→乳酸↑、堆积
电解质紊乱
体温↑→大汗→丢失大量水、盐(Na+、K+、Ca2+等)
皮肤苍白、皮温↓
交感N.→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
畏寒、寒战
皮肤散热↓→皮肤冷觉感受器→中枢→畏寒
中枢→运动N.→运动终板→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寒战、立毛肌收缩
方式
骤升型
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寒战
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小儿易发生惊厥
缓升型
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高热期
定义
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因病因而异
疟疾,数小时
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数天
伤寒,数周
表现
体温≥调定点
中枢无寒战冲动,寒战消失
皮肤血管舒张,皮肤发红、灼热感
呼吸加深加快
泌汗,渐增
体温下降期
表现
调定点下降并恢复正常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式
骤降
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常伴大汗淋漓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等
渐降
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伤寒、风湿热等
热型
定义
将发热病人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并连接形成体温曲线后的曲线形态
类型
稽留热
特点
体温恒定,≥39~40°C
持续数天或数周
24h内波动≤1℃
经典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败血症热型
特点
≥39℃
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2℃
经典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特点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间歇期)持续一至数天
经典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
特点
症状反复
渐升,≥39℃,持续数天
渐降,恢复正常,持续数天
经典
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特点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骤升,≥39℃,持续数天
骤降,恢复正常,持续数天
经典
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不规则热
特点
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经典
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意义
抗生素,解热药或GC,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热型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
老年人休克型肺炎,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并发症
伴寒战
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襄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伴结膜充血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伴单纯疱疹
急性发热性疾病
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疤、流行性感冒等
伴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伴肝脾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伴出血
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
某些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伴关节肿痛
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伴皮疹
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瘛、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
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
先昏迷后发热
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