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考研政治学习框架
这是一篇关于23考研政治学习框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史纲、毛中特、当代时政、思修法基、马原。
编辑于2022-07-03 14:16:20考研政治基础框架
史纲
时间轴
国情
一切历史理论研究的起点
近代中国(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矛盾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任务和对象
任务
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
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决定革命性质的不是革命的领导者,而是革命的任务和对象
毛中特
特点
分值大
时效性
内容多
框架学习
毛泽东思想
集体智慧、正确
理论的形成
理论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9)
革命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资
革命纲领
政治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经济
地主——直接没收
官僚资产阶级资本——直接没收
民族资产阶级——团结
文化
民族的
反帝
科学的
反封建
大众的
民主
革命道路
路线与道路的区别:目标(做成什么样)→路线(接下龙该做什么)→道路(怎么做?选择哪个方向)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经验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6)
农业
手工业
合作化
集体经济(公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改造资本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76)
《论十大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第二次结合
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指导思想:独立自主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主要矛盾
落后农业——先进工业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发展不能满足
两类矛盾
敌我
人民内部
中国工业化道路
农业地位轻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新思想
总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布局理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内外条件
国防
外交
领导
战略规划
全面小康社会、全面脱贫
建党100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1C中叶,建国一百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背景
新文化运动
学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逻辑
军事、技术不如别人——洋务运动(师以长技以治夷)
制度不如别人——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不如别人——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
广泛传播
中共一大
以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不符合中国实情(照搬照抄俄国)
故而需要中国化
中国话
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七大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寻找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1956 《论十大关系》
开始了第二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再次结合
没有实现
寻找正确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代时政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T38-分析论述题)
当今世界形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行为体
大国
欧盟
地区热点问题
韩朝
中国对外战略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时事政治
重大会议
国际
国内
两会(人大、政协)
党代表大会
2022二十大
重大改革举措
雄安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神舟
天宫
嫦娥
整数周年纪念
5/10/100
思修法基
思想修养
人生观(属世界观)
人生目的
核心地位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分析题)
理想信念
实现角度
通过实践实现理想
高度角度
理想大家都有,但信念更坚定
信仰(一般不会改变)
科学
马克思主义信仰
非科学
层次角度
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
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性质与功能
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功能
行为前:认识功能
行为中:规范功能
行为后:调节功能
时期
传统美德
革命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领域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法律基础
法律基本问题
法律运行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法律体系
实体法部门
程序法部门
法治体系
包含法律体系
法律、法律实施体系、法律监督体系
法治思维
批判人治思维
法律权威
外在
强制性
内在
合理性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
马哲
唯物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主观唯心:王阳明
客观实在:物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辩证法:世界是怎样的
两大总特征
联系
事物是怎样联系的
一对即对立又统一的事物,矛盾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矛盾联系的普遍世界
矛盾
发展
事物为什么会发展
对立统一(原因、动力)
辩证法三大规律
怎样发展
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
辩证法三大规律
往哪里去发展
否定之否定
辩证法三大规律
螺旋式上升
认识论:如何认知世界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的过程中会发挥能动性
创造性和想象力
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感性认识:浅,外部世界直接作用于感官产生的感知
理性认识:深刻,反过来作用于认识
认识的结果
真理
绝对性
相对性
谬误
唯物史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
精神力量—唯心史观
物质力量—唯物史观
历史是什么人创造的?
英雄—唯心史观
人民群众—唯物史观
历史向前发展有什么特点?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性)
使人类的发展具有统一性
主观能动性(在细枝末节上进行选择)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体
时期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
资本主义以前
发达商品经济时期
进入资本主义
时期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竞争资本主义
关键问题
商品价值的本质
劳动创造价值
进行交换
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
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却不全归劳动者所有,被资本家无偿占用
剩余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目的和归宿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空想—科学的飞跃
理论—实践的飞跃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