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化学》第十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适配复旦本科、考研,重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7-21 11:08:47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概述
胆碱能药物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
胆碱能神经系统和受体分型
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的分类
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
拟胆碱药(Cholinergic Agents)
M胆碱受体激动剂(Muscarinic receptor Agonists)
概述
M受体的结构
G蛋白偶联受体
 人类M1受体演绎序列
ACh与M1受体相互作用模式俯视图
M受体上与乙酰胆碱季铵阳离子结合的负离子位点Asp105位于第三跨膜区,与酰基相互作用的Thr189位于第五跨膜区,与乙基桥相互作用的Tyr381位于第六跨膜区
乙酰胆碱受体分型及其性质
乙酰胆碱结构改造
 
ACh对所有胆碱能受体部位无选择性,导致产生副作用
ACh化学稳定性较差,在水溶液、胃肠道和血液中均易被水解或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失去活性
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
构效关系
代表药物
氯贝胆碱(Bethanechol)

生物碱类M受体激动剂
毒蕈碱(Muscarine)

槟榔碱(Arecoline)
 驱绦虫药,泻药
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
化学名
4[(1-甲基-1H-5-咪唑基)甲基]- 3-乙基二氢-2(3H)-呋喃酮硝酸盐
结构
丁内酯
两个手性中心 (3S,4R)
用途
M胆碱受体激动作用,降低眼内压;用于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过量致中毒,阿托品解救
理化性质
生物碱,遇光易变质;碱性(咪唑上N3和N1)
碱性条件下:水解(内酯);C-3差向异构化(异毛果芸香碱,无活性)

衍生药物
前药:生物利用度,化学稳定性

氨甲酸酯类似物:长效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概述
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及降解

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

乙酰胆碱酯酶单体为椭球型分子,其分子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表面有一向内凹陷的深而窄的峡谷
其催化三联体的构成(Ser-His-Glu)与通常丝氨酸蛋白酶(Ser-His-Asp)有所不同
AChE活性中心位于谷底,由三个主要区域组成
酯解部位
阴离子部位
疏水性区域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水解机制

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生物碱类
毒扁豆碱

天然资源有限,合成困难
水溶液不稳定
毒性大
作用特异性差
成瘾性
季铵类
溴新斯的明
化学名
溴化-N,N,N-三甲基-3-[(二甲氨基)甲酰氧基]苯铵
改造思路与过程
 
理化性质
易溶于水(季铵盐),水溶液呈中性
在碱水液中可水解(酯)
用途
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重症肌无力,也可用于腹部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
口服后部分被破坏,口服剂量远大于注射剂量,注射用新斯的明的甲硫酸盐
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相互作用过程

代谢

主要代谢物是酯水解产物溴化3-羟基苯基三甲铵,具有与Neostigmine相似但较弱的活性
同型药物

叔胺类
盐酸多奈哌齐
其他类
不可(难)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有机磷酸酯的抗胆碱酯酶作用
敌敌畏(Dichlorvos, DDVP)

沙林(Sarin)

乙酰胆碱酯酶复活剂
概述

代表药物
碘解磷定
结构
甲基吡啶;甲酰肟(强亲核基团,进攻磷酰酯酶);碘化季铵盐(与磷酰化酶阴离子部位结合)
用途
用作有机磷中毒的解毒,中毒早期用药效果好。轻度中毒可单独使用,中重度中毒必须与阿托品合用。碘解磷定体内迅速分解,维持时间短,须反复给药
非经典的抗胆碱酯酶药——抗AD药
他克林(Tacrine)

盐酸多奈哌齐(donepezil hydrochloride)
第二代产品
化学特点:苄基哌啶衍生物
高选择性(中枢是外周的10,00倍)、可逆的AChE抑制剂
口服生物利用度100%,食物不影响吸收
长效:半衰期70-80h
用于治疗轻、中度AD,改善认知能力
毒副作用低:没有肝毒性,不良反应较少
氢溴酸加兰他敏(galanthamine)

石杉碱甲(huperzine A,哈伯因)

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exelon)
化学特点:氨基甲酸酯类
良好的中枢选择性,尤其在大脑皮层及海马区(AD症主要病变部位)显示出高活性
第二代AChE抑制剂,假不可逆型
抗胆碱药
概述
抗胆碱药与胆碱受体结合,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减少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
M受体拮抗剂(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s)
可逆性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M受体。临床用于解除胃肠道痉挛、缓解胃肠道绞痛,散瞳
茄科生物碱类M受体拮抗剂
概述
颠茄生物碱是一类从茄科植物如颠茄、莨菪和曼陀罗等提取的生物碱,具有对M受体阻断作用。这类生物碱都是由莨菪醇(Tropine)与不同有机酸所成的酯
构效关系
莨菪生物碱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它们有类似的结构、药理作用和用途
极性
山莨菪碱 > 阿托品 >东莨菪碱
中枢作用
东莨菪碱 > 阿托品 > 山莨菪碱
天然来源的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均为叔胺。而丁溴东莨菪碱等季铵化修饰的药物以离子态存在,不易进入血脑屏障,故中枢副作用减小。胃肠道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强
代表药物
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
结构
莨菪碱外消旋体
颠茄生物碱
莨菪醇与莨菪酸成的酯,又称莨菪碱

手性
4个手性碳原子

莨菪醇3个手性C (C1、C3和C5),内消旋不产生旋光性
天然莨菪酸S构型, 在分离提取时易消旋化。左旋体抗M胆碱作用比消旋体强,但中枢兴奋作用比右旋体强,毒性更大
临床上使用安全性好,易于制备的外消旋体。药典规定旋光度以保证完全消旋化
用途
抗胆碱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用于治疗内脏绞痛和散瞳以及有机磷中毒等
毒副作用较大,可透过血脑屏障
理化性质
硫酸阿托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易溶于乙醇
阿托品含叔胺结构,碱性较强,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碱性溶液易水解(酯),弱酸性和近中性稳定(pH 3.5-4.0),制备注射液应调整pH,加1%氯化钠作稳定剂,用硬质中性玻璃安瓿,注意灭菌温度

与M受体相互作用

氢溴酸东莨菪碱
结构
与硫酸阿托品区别(6,7位多一环氧基;氢溴酸盐)
手性
左旋
用途
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比阿托品强;环氧基,脂溶性增加,中枢作用明显。临床用为镇静药,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等
氢溴酸山莨菪碱
结构
与硫酸阿托品区别(6位多一羟基;氢溴酸盐)。山莨菪醇与左旋莨菪酸结合的酯
手性
左旋
用途
M胆碱受体拮抗剂,作用与阿托品类似,用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解痉和血管性疾患。6-羟基极性增加,难于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少
丁溴东莨菪碱

异丙托溴铵

噻托溴铵

合成M受体拮抗剂
概述
颠茄生物碱虽是强效的抗胆碱药,但是由于药理活性广泛,在应用时常导致如口干、心悸。视力模糊等副作用的产生
合成M受体拮抗剂构建思路
构效关系
R1和R2部分为较大基团,通过疏水性力或范德华力与M受体结合,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接近和结合
当R1和R2为环结构时,可产生强的拮抗活性,两个环不一样时活性更好

R1和R2也可以稠合成三元氧蒽环。但环状基团不能过大,如R1和R2为萘基时则无活性
R3可以是H,OH,CH2OH或CONH2
由于R3为OH或CH2OH时,可通过形成氢键使与受体结合增强,比R3为H时抗胆碱活性强,所以大多数M受体强效拮抗剂的R3为OH

X是酯键-COO-
氨基醇酯类
  
X是-O-
氨基醚类

将X去掉且R3为OH
氨基醇类
 
将X去掉且R3为H,R1为酚苯基
氨基酚类

X是酰胺或将X去掉且R3为甲酰胺
氨基酰胺类
 
氨基部分通常为季铵盐或叔胺结构

R4、R5通常以甲基、乙基或异丙基等较小的烷基为好
N上取代基也可形成杂环

环取代基到氨基氮原子之间的距离,以n=2为最好,碳链长度一般在2~4个碳原子之间,再延长碳链则活性降低或消失

代表药物
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
结构
溴化季铵盐;二异丙胺;氧蒽;氨基酯
用途
季铵类抗胆碱药,不易吸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副作用小。外周抗M胆碱作用与Atropine类似,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苯海索
化学名
1-环己基-1-苯基-3-(1-哌啶基)-1-丙醇盐酸盐
作用
本品能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毒蕈碱样胆碱受体,且对前者有较好的选择性,外周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震颤麻痹
N受体拮抗剂(Nicotinic Receptor Antagonists)
神经节阻断剂(N1受体拮抗剂)
在自主神经系统选择性拮抗N1受体,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递,主要呈现降低血压的作用,现多被其他降压药取代
神经肌肉阻断剂(N2受体拮抗剂)(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概述
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N2受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导致骨骼肌松弛,因此又称为骨骼肌松弛药。临床用作麻醉辅助药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Non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概述
和乙酰胆碱竞争,与N2受体结合,因无内在活性,不能激活受体,通过阻断乙酰胆碱与N2受体的结合,使骨骼肌松弛,因此又称为竞争性肌松药
分类
四氢异喹啉类N受体拮抗剂
筒箭毒碱(天然生物碱)
代表药物(*)
右旋氯筒箭毒碱(d-Tubocurarine Chloride)
临床上第一个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结构分析
苄基异喹啉是基本药效团骨架
双季铵结构,甲基化作用增强
两季铵氮原子间隔9~12个碳原子是活性必需
有两个手性中心(A & B): R & S.
氯甲左箭毒碱(l-Tubocurarine Methochloride)
我国药学工作者从防己科植物海南轮环藤中分离得到左旋箭毒碱,季铵化得氯甲左箭毒碱,具相似肌松作用
体内不易代谢,易蓄积中毒
结构优化
→
目的
保持或强化活性,降低毒性
保留药效结构
含有苄基四氢异喹啉结构
双季铵结构
两季铵氮原子间相隔9~12个原子
软药原理,加速药物代谢
软药(Soft Drug)
本身有活性的药物,在体内起作用后,经人为设计可预料和可控制的代谢途径,生成无毒和无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
硬药(Hard Drug)
本身有活性的药物,在体内很难代谢和排除体外
前药(Prodrug)
体外无活性或活性小,在体内代谢为活性物质而发挥作用
四氢异喹啉类N受体拮抗剂的主要代谢方式

Hofmann消除

酯水解
苯磺酸阿曲库铵
其非去极化型肌松作用强度约为右旋氯筒箭毒碱的1.5倍(活性增强)
不影响心、肝、肾功能,无蓄积性,是比较安全的肌松药,解决了其它神经肌肉阻断剂应用中的一大缺陷——蓄积中毒问题(毒性降低)
临床上广泛用作全身麻醉辅助药
多库氯铵

米库氯铵

氨基甾类N受体拮抗剂
马洛易亭(天然生物碱)

具有较强的肌松作用,但是作用时间太短
结构改造时发现,结构应有两个氮原子,其中一个必须是季铵
氮原子的邻位应有适当的附加取代基
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
结构
5a雄甾烷双季铵衍生物,但无雄性激素作用
分子中含有两个乙酰胆碱结构,但无乙酰胆碱样作用
可区别甾体激素类药物
作用
作用强度是右旋氯筒箭毒碱的5~10倍
持续时间与右旋氯筒箭毒碱相近
大手术麻醉辅助药首选
代谢
3-脱乙酰,17-脱乙酰,双脱乙酰(失活)
Hofmann消除反应
同型药物

去极化型肌松药(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概述
与N2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使终板膜及邻近肌细胞膜长时间去极化,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骨骼肌松弛
代表药物
氯化琥珀胆碱
结构
氯化胆碱+琥珀酸+氯化胆碱(成酯)
理化性质
极易溶于水,有引湿性;酯键结构,碱性条件易水解,两个酯键水解分步进行。用丙二醇注射液作溶液较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或贮存过久,可能产生胆碱、琥珀酸、琥珀酸单酯等杂质,药典规定检查限量
代谢
迅速被胆碱酯酶水解。先生成1分子胆碱和1分子琥珀酸单胆碱酯,后者缓缓分解成胆碱和琥珀酸
用途
去极化型外周骨骼肌松弛药,松弛作用产生迅速,持续较短。常用于气管内插管手术的全身麻醉。不能与碱性药物如硫喷妥钠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