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教学
教师资格证 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常考题型:单选题、简答题、辨析题
编辑于2022-07-25 10:30:29中学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特殊认识说
认识-发展说
认识-实践说
双边活动说
多重本质说
交往本质说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
引导性
简捷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形式教育论
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忽视知识的传授
实质教育论
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要相长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的要求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
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的类型
单一课
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课
综合课
一节课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态度从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的,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
直观手段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贯彻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贯彻的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提取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相关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贯彻的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教育思想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孟子:盈科而后进
朱熹: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学习一切
贯彻的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的要求
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的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科学性和思想相统一原则
又称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的要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量力性原则
基本含义
指教学内容、方法、分量、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要求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方式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要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缺点
优点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缺点
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需要更多的时间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能引起学生思维兴奋,提问要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别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选择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要善于在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概括、总结正确观点和系统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读书指导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运用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手段
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的演示;图表、示意图、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片、电影、录像的演示等
参观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
又称实习法,是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法
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
情境教学法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发现法”
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和发现新知识与问题的方法
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
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
范例教学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
纲要图示教学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运用教学方法的要求
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做到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教学模式
我国的主要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
自学-辅导式
引导-发现式
情境-陶冶式
示范-模仿式
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皮亚杰和布鲁纳建构主义理论提出
优点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
抛锚式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又称“以学习者为中心”,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
程序教学模式
斯金纳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
教学组织形式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希腊
优点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
班级授课制
“班”“课”“时”
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
京师同文馆
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个别辅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
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将学生带领到与生产或生活相关的场所进行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教学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
又称分层教学,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组间同质,组内异制,优势互补
贝尔-兰卡斯特制
又称导生制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
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适应能力强、年龄较大、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后由他们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
道尔顿制
教师在上课时不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
文纳特卡制
特朗普制
又称“灵活的课程表”
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
大班上课占40%,小组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
新型教学形式
小班教学
翻转课堂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新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微课
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
微格教学
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或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慕课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特点
大规模课程
开放课程
网络课程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类型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策略适合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
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在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合年龄较大的学习者学习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和规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发现学习)
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由布鲁纳明确提出,是一种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小组和个别教学
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
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
是一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学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
指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助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掌握学习
由布鲁姆提出
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包括知识领域、智能领域、情感态度领域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整体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功能
诊断性评价
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强调成绩的评定
总结性评价
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根据评价标准
相对性评价
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绝对性评价
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指把评价对象过去和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体的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
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测验评价
概念
指运用口试、笔试、操作测验等多种具体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种类
按照编制程序的严格程度
标准化成就测验
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按照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
教师自编测验
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按照试题类型
客观性测验
主观性测验
测验的质量指标
信度
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时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较低
效度
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
难度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测验是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非测验的评价方式
实作评价(表现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
量表评价
观察法
调查法
自我评价法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当代世界教学改革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培养和教育
从实行小班化与分层教学上体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操作性
努力建立开放而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场景
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及教育质量的监控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任务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实施素质教育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以教育现代化为阶段目标取向
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终身教育为终极价值取向
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