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第一章1绪论
流行病学第一章1绪论,包括简史,定义,原理和应用,挑战和展望,特征,研究方法的内容点梳理。适用于期末复习,备考~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11传染病流行病学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传染病防治一直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全社会参与。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11传染病流行病学1: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者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第八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知识总结,包括病因的基本概念、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发现和验证病因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简史
发展史
学科形成前期
1、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 “流行” 我国“疫”“时疫”“疫疠
2、意大利威尼斯 海港检疫法规 “最早的检疫” 隋朝 疠人坊
3、英 John Graunt 第一章寿命表 提出设立比较组
学科形成期
1、英海军外科医生James Lind 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
2、英 Edward Jenner 发明了牛痘接种以预防天花 主动免疫的先河
3、英William Farr “标化死亡率”“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4、英内科医生John Snow“霍乱是经水传播”
学科发展期
研究传染病扩大为研究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
研究方法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分析手段更加先进
研究从“流行”发展为“分布”,动静态结合,由三环节两因素扩展到社会行为因素
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我国
伍连德 鼠疫
苏德隆 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防治研究 血吸虫病 霍乱
何观清
钱宇平
定义
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Last
诠释
三个层次
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所有疾病
伤害
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
健康
身体生理生化的各种功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等(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三个阶段
揭示现象
找出原因
提供措施
三种基本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数理法
三大要素
原理
方法
应用
原理和应用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现象)
疾病的发病过程(感染过程+流行过程)
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
病因论(多因论)
多因论: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因推断的原则
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
应用(用途)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
疾病的监测
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达到预防疾病的目而必须进行的工作
疾病的自然史
研究疾病发展规律,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防治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和处理
1⃣️2⃣️:经常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直接参与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 3⃣️4⃣️: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以期从根本上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 5⃣️:流行病学的特殊功能,用于评估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以及卫生工作的最终效果
挑战和展望
宏观与微观并举
目前“系统流行病学”就是“宏观”流行病学和“微观”流行病学二者结合逐步形成的方向
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并重
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
发展现场流行病学
重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强调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
产生证据并进行科学评价是流行病学的两个重要作用
特征
群体
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
对比(核心)
对比正常人群与疾病人群的某种概率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强调概率⭐️
多使用频率指标
分母
社会心理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预防为主
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
发展
定义、任务不断发展,研究方法不断完善
医学模式转化
研究方法
观察法
描述流行病学
现况研究
监测
生态学研究
产生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检验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个体试验
社区试验
验证假设
理论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