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11传染病流行病学2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11传染病流行病学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传染病防治一直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全社会参与。
流行病学第十一章11传染病流行病学1: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者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第八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知识总结,包括病因的基本概念、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发现和验证病因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传染病流行病学
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策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传染病防治一直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全社会参与
多数情况下采取双向策略:联合使用
全人群策略:以整个人群为对象,采取预防措施,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如儿童常规预防接种
高危人群策略: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用于重点人群,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理,如重点人群预防接种
全球消灭天花行动是人类消灭传染病的最佳案例
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传染病监测、消除或减少传染源的传播作用、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分类
传染病监测
我国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为三类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用甲类管理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主要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其传播病原体的作用,有效遏制传染病流行
对病人的措施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对接触者的措施
应在指定场所进行留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留验:隔离观察
医学观察:在正常工作、学习的情况下,接受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根据感染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和经济价值,采取隔离治疗、捕杀、焚烧、深埋等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杀灭病原体
消毒
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病原体的一种措施
预防性消毒: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的情况下,对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随时消毒:传染源还在原地时对其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物品及场所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从而清除传染源所播散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才需进行终末消毒
杀虫
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杀灭有害昆虫,尤其是传播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杀虫也可分为预防性杀虫和疫源地杀虫,后者又分为随时杀虫和终末杀虫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预防接种
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药物预防
作用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耐药性
个人防护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人工自动免疫
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菌)苗和类毒素等抗原接种到人体,使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
疫苗
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减毒活疫苗
由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要注意其潜在的致病危险,减毒株有可能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恢复毒力
灭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的方法灭活后正常的疫苗
具有稳定、易保存、有效期长等优点,但其组分复杂,副作用较大
类毒素
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制成的疫苗
亚单位疫苗
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有害的成分,提取病原体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
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合成肽疫苗
采用人工方法按照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与载体连接后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
是较为理想的新型安全疫苗,但合成肽分子小,免疫原性弱,常需交联载体才能诱导免疫应答
结合疫苗
采用化学方法将细菌多糖共价结合在蛋白载体上所制备成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用于提高细菌疫苗多糖抗原的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DNA重组技术,把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纯化后制得的疫苗
包括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机体被动的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紧急预防或免疫治疗
免疫血清
是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
免疫球蛋白
或称为丙种球蛋白,适用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与脐带血提取制备而成
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是指同时给机体接种抗原物质和抗体,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并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程序是指儿童应该接种疫苗的先后次序、起始月(年)龄、剂量、间隔时间和要求,以达到合理使用疫苗的目的
预防接种的组织形式
常规接种
群体预防性接种
应急接种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禁忌证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与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级反应和异常反应
冷链及冷链系统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备、设施
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