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笔记,包括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概念、规律、影响因素和变动等内容。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六节教育目的,我国确立的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五节教育制度(低),教育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含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
需求的概念
定义: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
p.s.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虑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不是一次市场购买行为或者说是某一次购买活动对应的购买量,而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需求的表示: 需求表:用表格的形式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在坐标系里用曲线表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函数:d为需求、p为商品价格、Pi为其他商品价格、Pe为消费者商品价格预期、m为消费者收入
需求规律
含义: 一般而言,在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需求规律可以通过价格变动的效应来解释 吉芬商品为例外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消费者的偏好: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收入决定了其支付能力,从而也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量
正常品和低档品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
消费者预期:考虑时间因素时,消费者会根据已有信息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期
政府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以及预期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的需求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个人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和每一种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个人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市场需求: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的总和,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供给
供给的概念
定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p.s. 假定除商品本身的价格外,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制定的计划 特定价格下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要同时具备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
供给的表示
供给表: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表,是由各种可能的价格与相应的供给量所构成的一个序列表 供给曲线: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供给函数:Qs为供给量、P为商品价格、T为生产技术水平、Pi为相关商品价格、ri为生产要素价格、Pe为预期价格
供给规律
含义: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生产目标
生产的技术水平
生产成本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由于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这种变动是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这种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生产者的供给: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市场供给: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的供给量之和构成市场供给量,市场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市场供给
市场均衡
均衡的含义
均衡: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商品数量和价格不再变动的状态
供求均衡的变动:如果S>D,那么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如果S<D,那么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上升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均衡: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不均衡状态:超额需求S<D;超额供给S>D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向均衡的情形
弹性
弹性的概念
定义:衡量一个经济量相应于另外一个经济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类型: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
影响因素
商品的重要程度
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调整时间的长短
弧弹性与点弹性
弧弹性:需求价格的弧弹性反映了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那一段弧的弹性,弹性系数只与价格变动的起点和终点相关
点弹性:需求价格的点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该点处的性质相关
其他需求弹性
收入的需求弹性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分类: 奢侈品: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必需品:收入弹性系数大于零小于1 低档品: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定义: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分类: 替代关系⇔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 互补关系⇔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小于零
供给弹性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分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弹性
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
生产者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
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供求分析的应用
支持价格
定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例:农业
限制价格
定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价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例:战争、饥荒 后果:可能出现黑市
弹性和收入
需求富有弹性的情况 薄利多销:在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的相对变动小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需求量的增加可以抵消价格降低对销售收入产生的负面影响,即降价会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 菜贱伤农:由于市场对蔬菜的需求缺乏弹性,应季蔬菜供给迅速增加导致的价格下降,并不能引起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因而需求的增加未能弥补价格下降对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最终使得农民因蔬菜丰收而收入下降甚至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