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1] ,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密切联系,并受它们制约。财政通过分配与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财政职能有下列的不同阶段与不同说法
本章为CPA第十一章《借款费用》的思维导图,整理了该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欢迎查看!
本人详细整理了CPA会计科目的第十二章-或有事项的思维导图,欢迎大家查看,建议收藏学习!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利率与汇率 第二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三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体系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五章 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基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增加一个人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那类产品,eg:国防。 美国 萨缪尔森首次提出。 公共物品的形式化定义奠定了现代财政学的基础
特征(两个)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人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为零。强调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主要特征)
非排他性。公共物品若被提供,要排除一个额外消费技术上不可行,即使可行,成本太高。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派生特征) 例:放烟火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公共物品: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通过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 多数决策规则(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和少数服从多数 私人物品: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完成,按出价多少表示需求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融资(资金来源):政府融资(强制税收形式,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私人融资(自愿融资,在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提供者为主要受益者时,导致供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联合融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生产:政府生产-典型方式(雇佣公共雇员、免费搭车)、合同外包-典型方式(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其他方式(特许经营、合同委托)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决策制度 ( 核心,物品由私人还是公共提供、供多少)、融资制度(由谁付费、怎么付)、生产制度(由谁负责生产和递送、怎么生产递送)、受益分配制度(谁受益、受益规模和结构如何) 我国供给制度目标: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市场系统的组成
政府 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机构,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市场
居民 是社会基本细胞,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
企业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 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扩大再生产
市场机制 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供求规律:供求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波动达到供需的平衡 亚当斯密把市场规律形容成“看不见的手”
供大于求 价格下降 库存增加 生产低迷
供小于求 价格上涨 库存减少 生产增加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矫正外部性 维持有效竞争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财政的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
含义: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 ,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 ,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缺陷,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范围:1、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国家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机制手段
1、根据政府职能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基本范围、财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购买性、转移性、消费性、投资性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3、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引导和调节社会资金投资方向,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5、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职能,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初次分配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
机制和手段:
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财政不缺位不越位
加强税收调节,有一定的强制性。例:通过企业所得税、个税将企业和个人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极差收入等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转移性支付将资金直接补贴地区和个人 比如对发展缓慢的地区增加社会保障和收入保障、教育健康等转移性支出
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提供社会福利等进行收入再分配(公共防疫、社会福利设施和服务、住房) 广泛性 、普遍性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职能重点: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态下的稳定 职能意义: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改革,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社会事业的进步
机制和手段
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贴息、公债使经济保持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加大对节约资源和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证制度建设等,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