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第六节 教育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第六节 教育制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教育制度概述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四、我国当前的学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资、期末复习、考研适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资、期末复习、考研适用,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含义 1、[美]富兰: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践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2、课程实施就是教学。3、课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资、期末复习、考研适用,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点:满足组织、个人、社会的需要。无效教育是最严重的资源浪费。培训落地到实际教学中就要根据企业和学员的要求,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六节 教育制度
一、 教育制度概述
1. 概念
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2. 发展
(1) 前制度化教育
(2) 制度化教育
(3) 非制度化教育
3. 影响因素
(1) 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 双轨制
最早:欧洲
代表:英、法、联邦德国
2个轨道
(1) 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2) 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为培养劳动者服务。
两轨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2. 单轨制
(1) 美国形成
(2) 所有学生,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3) 评价
1| 有利于普及教育
2|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
3. 分支型学制(分支制/中间型学制)
(1) 苏联建立
(2) 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在接受了共同的基础教育后再行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1|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保持了较高的学术性。
2| 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三、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 现代学制,始建于清朝末期,“废科举,兴学堂”
2. 壬寅学制
(1) 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 《钦定学堂章程》
(3) 仿日本
3. 癸卯学制
(1) 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 《奏定学堂章程》
(3) 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4) 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5) 首次将师范教育纳入并实施
4. 壬子癸丑学制
(1) 倡导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
(2)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5. 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第一次)以学龄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制沿革
(1) 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 9年义务教育
四、 我国当前的学制
1. 从层次结构上看,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 从类别结构上看,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直和特殊教育。
3. 从形态上看,分支型学制。
五、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的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六、 义务教育制度
1. 特点
(1) 强制性
(2) 普及性
(3) 免费性
(4) 公共性
(5) 基础性
2. 确立
1| 资本主义社会率先开创了义务教育制度
2| 德国当时的普鲁士)是世界上品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3. 我国
1| 法律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这标志着我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也标老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