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5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5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联结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1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 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六.态度与品德P107。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10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9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理论
桑代克
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实验:饿猫出笼实验--学习是一个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尝试错误说
学习实质:刺激S-反应R联结
学习进程:尝试错误
学习规律(三条主律)
准备率
练习率
效果律
五条副律
多重反应原则
联想交替原则
选择性原则
倾向和态度原则
同化或类化原则
多想选清华
巴甫洛夫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获得
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
例:狗听到铃声,从没有反应到能够分泌唾液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未得到强化,逐渐减弱至消失
例:狗形成条件反射后若每次只有铃声无食物,狗将逐渐听到铃声后不再分泌唾液
分化
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其类似的刺激做出反应
学生能区分形近字和近义词
泛化
相似刺激以同样方式做出反应
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例:小孩多次打针,见穿白大褂的就哭
杯弓蛇影
华生小阿尔伯特实验
反射分类
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狗分泌唾液实验
子主题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实验:小白鼠按压按钮获得食物
巴甫洛夫vs斯金纳理论的区别
经典条件作用
行为 无意识的、情绪的、生理的
顺序 先有S(以外、外界的)-R(人作出的)
操作条件作用
行为 有意的
顺序 (S)-R-S: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前,行为之后的刺激会影响这个行为出现的频率
认为人和动物行为有两种
应答性行为(S-R)
例:学生听到铃声跑进教室
遇强光瞳孔收缩
司机看到红灯停车
操作性行为(R-S)
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
强化
目的:增加行为频率
正强化
给予愉快刺激
做完作业老师表扬
负强化
取消厌恶刺激
做完作业不让干家务
两种表现
逃避条件作用
已出现厌恶刺激,有机体作出的逃避反应概率增加(看见垃圾绕道走;屋内人声嘈杂而离开)
回避条件作用
厌恶刺激因实习爱你做出的反应而避免(听到喇叭声迅速躲避;违章遇交警赶快下车)
判定方法:
①找操作过符号:给予为+,取消为-;愉快为+,不愉快为-
②判断强化还是惩罚,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③看第一个符号做出判断,第一个为+则正,-为负
类型
连续强化
间隔强化
时间
固定时间强化---扇贝效应 (考前临时抱佛脚;按时发工资)
变化时间强化---随堂测验;冲浪运动
比率
固定比率强化---计件工资
变化比率强化---买彩票中奖,老虎机,钓鱼
程序教学
个别化的教学形式,采用连续接近法
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原理
原则:两步两反一(小鸡不犯错)
小步子原则:把知识点化为一个个小点
积极反应原则:学完做题
自定步调原则:根据能力决定学得快还是慢
及时反馈原则:做完有答案
低错误率原则:通过学习,正确率提高
惩罚
目的:降低行为概率
呈现性惩罚(正惩罚):给予厌恶刺激
写不完作业罚站
取消性惩罚(负惩罚):取消愉快刺激
写不完作业不让玩
班杜拉
观察学习实验/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实验:儿童学习到的侵犯行为(攻击行为)的实验
学习分类
参与性学习
亲自做某件事进行的学习
桑代克、斯金纳、巴甫洛夫研究的均是参与性学习
观察学习/替代学习
直接的观察学习 简单模仿
抽象的观察学习 规则或原理
创造性观察学习 观察多个榜样的行为,来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
保持
再现
动机
外部强化(直接)---斯金纳的强化
替代强化---榜样;杀鸡儆猴
自我强化---个体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某一标准,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奖励
珠宝在动
榜样示范(中性词、无褒贬)的效应
习得效应 学会了…
环境加强效应 既看到榜样的行为,又看到榜样或其行为的其他特征
抑制效应 榜样做了不该做的行为,受到惩罚,自己之后不会做该行为
去抑制效应 榜样做了不该做的行为,没有受到惩罚,自己也会做该行为
情绪唤醒效应 看到别人成功后,情绪被唤起,处于兴奋状态--传销、成功学
反应促进效应 学习者受榜样的影响 去做那些他们本来会做但不去做的事情
认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