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资心理学 学习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教资心理学 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学习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环境决定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改变认知结构)等。
这是一篇关于教资心理学 中学生品德与教师心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品德的心理结构、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必考)、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等。
这是一篇关于教资心理学 中学认知过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节:感觉与知觉、第二节:注意、第三节: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学习的含义
学习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简答)
1、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以语言信息传递的内容
2、智慧技能的学习,是指学生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3、认知策略的学习,是指学生对内部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4、态度的学习,包括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结果
5、动作技能的学习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1、接受学习(被动)与发现学习(主动)
2、意义学习(利用原有经验建立起新旧联系)与机械学习(死记硬背)
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意义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环境决定论)
一、桑代克(饿猫迷笼实验)
理论:刺激——反应联结S-R
学习规律
1、准备律(动机原则):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2、练习律(正确的重复):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景和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
3、效果律(奖励惩罚机制):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者削弱作用
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理刺激);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以语言符号为中介)
经典性条件反射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相似刺激相同反应:蛇咬井绳)与分化(相似刺激不同反应:狗对光圈)
三、华生(小阿尔伯特实验)
学习是一种刺激建立起条件作用的过程、除了几个反射其他反应都是由SR联结形成
四、斯金纳(小白鼠迷箱实验)
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有机体做出的反应对其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起着控制作用
基本规律
1、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
2、强化的程式:连续式、间隔式
3、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已经出现)与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4、消退:女不理睬男的追求主动放弃
5、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消除一个愉快刺激
五、程序教学(个人自学)
1、小步子、2、循序渐进3、积极反馈即使反馈4、自定步调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改变认知结构)
一、古典格式塔学派(完型说、顿悟说)
代表人物:为特海默、考夫拉、科勒
主要观点:学习的本质是个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格式塔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实质是突然理解,顿悟的过程
顿悟的特征
1、在问题解决之前动物的凌乱行为都是针对目标出发的
2、一旦发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个行为就保持下来,以后不需要摸索
3、所学的本领很容易应用到不同于原来的新情景中
4、能采取迂回途径达到目标,绕道趋向目标表明了动物对全局的领会
二、福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1、学习的本质是S-O-R
2、学习出现的原因是内部强化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②结构原则: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
③程序原则:顺序,有条不紊
④强化原则:反馈调节
3、发现学习(作用)
1)提高学习潜力
2)使得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与检索
四、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的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3、学习这认知结构中有可以联系的适当知识
2、意义的同化
1)上位学习:自下而上
2)下位学习:自上而下
3)组合学习:并列关系
3、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逐渐分化原则(类似于下为学习)
整体协调原则(类似于上位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拱桥)(若学生缺乏上位观念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
4、接受学习
学生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当是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
5、发现学习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学习八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自我实现的人格观
内在学习论(自觉、主动、创造性学习)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培养既用情感方式,也用认知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有意义的教学观: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提供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简答备考)
一、知识观
1、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2、知识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二、学生观
1、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
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具有个别差异性
三、学习观
1、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知识的建构过程是新旧知识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四、教学观
1、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
2、教学不可忽视经验背景,应以此为基础来发展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应当以合作的形式进行
4、知识不宁脱离情景而抽象存在
五、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制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探索学习、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