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等。
编辑于2022-08-30 10:47:42 贵州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含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实现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含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实现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1、顺道:管理应遵守客观规律。
2、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3、求和:上下左右团结一致。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只有当权者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
4、守信:信誉是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5、利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6、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
7、对策: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8、节俭:治国无节俭,则必滋生贪官污吏,戕害苍生;治生无节俭,则人人争奢侈,虽盈乃竭。
9、法治:制定法规公之于众,违者以法纠正。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分工理论。
(1)强调分工的作用,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造设备。
(2)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2、查尔斯巴斯奇:英国数学家,科学管理的先驱者。(提出按照生产效率不同来确定报酬)
(1)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2)认为工人工资收入应由三部分组成
1⃣️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2⃣️按照生产效率及所贡献分的的利润
3⃣️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应给予奖励
3、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泰罗所创立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彻底变革。
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1⃣️为每项工作开发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和劳动时间定额。
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废除师傅带徒弟的落后制度。
3⃣️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实现按劳分配。
4⃣️把管理与劳动分离,管理者制定计划,劳动者执行计划,管理者与劳动者要密切合作,以保证按规定的科学程序完成所有工作。
3、对泰罗制的评价
1⃣️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拓了新局面
2⃣️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3⃣️使得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工人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地压榨。
5⃣️泰罗制是适应历史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也受到历史条件和倡导者个人经历的限制。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被尊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
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通过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有职有权,职权相当。
3、纪律。员工必须遵守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
4、统一指挥。员工应该只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不能多头领导。
5、统一方向。组织应该只有一个行动计划,作为统一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行动方向。
6、个人服从整体。任何员工的利益都不能凌驾于组织整体利益之上。
7、报酬。必须公平合理,及时支付。
8、集权。集权程度应视下级的具体情况而定。
9、等级链。从最高层至最底层应该形成有序的权利线。
10、秩序。人与物都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处于正确的位置。
11、公平。管理者必须公平友善的对待下属。
12、稳定性。人员***与替补应有清晰的规划。
13、主动性。鼓励员工执行计划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14、团队精神。促进团队精神,创造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氛围。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1、行为科学学派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梅奥,霍桑试验)
(1)霍桑试验的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2)主要结论及其观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组织中实际上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基本论点: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
安全需要:工作,财产安全等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友谊、归属、爱情等
受人尊重的需要:地位、威望、受人尊敬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工作内容和性质,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保健因素: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起不到激励作用
3⃣️X理论、Y理论
X理论主要观点
人性本恶
必须对员工进行强制、监督、指挥以及惩罚进行威胁
一般人都胸无大志,不喜欢具有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主要观点
人性本善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愿意承担责任
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超Y理论:不同的人对管理的要求不同
4⃣️Z理论主要内容
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而不是短期的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工作
实施个人负责制
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对职工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
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
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是检测手段要正规
二、管理科学学派
1、科学管理学派的特点
(1)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2)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
(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强调使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决策管理大师)
1、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四、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五、企业再造理论
1、业务流程再造:也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经营过程再造,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及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业务流程再造的具体过程
(1)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
(2)设计流程改进方案
(3)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4)具体实施,并持续改善
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