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一节发热(fever)
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致产热过多 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fever 。
这是一篇关于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八节黄疸(jaundice)的思维导图。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内、外胆管阻塞→梗阻上方胆管内压↑ →管腔扩张 →胆小管、毛细胆管破裂 →胆汁溢出 →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 →黄疸。
发绀是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超过。50g/L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伴随症状有呼吸困难,伴杵状指,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和衰竭表现。
咯血是指咽喉或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排出,表现为大量咯出或口痰中带血,呼吸科常见急症。病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通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四章第一节发热(fever)
概念
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生机制
致热原性发热(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外源性致热原
细菌、真菌及细菌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固醇物质、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形成并释放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内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体温调节中枢,
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排汗停止,散热减少
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阵挛(表现为寒战),产热增多。
非致热原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广泛性皮肤病等
病因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1.低热 37.3℃~38℃ 2.中度发热 38.1℃~39℃ 3.高热 39.1℃~41℃ 4.超高热 41℃以上
发热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
临床表现:疲乏、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1)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40度以上,常伴有寒战。见于:疟疾、肺炎、输液反应等
(2)缓升型:体温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等
2、高热期
临床表现:。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调定点的水平,寒战消失,皮肤血管舒张,皮肤潮红、灼热感,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特点:体温上升达峰后保持一定时间,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特点:病因消除,致热源作用逐渐减弱、消失,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水平。 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1)骤降:体温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伴大汗淋漓。见于:疟疾、肺炎、输液反应
(2)渐降:体温在数天内降至正常。见于伤寒、风湿热等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 。 见于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2、驰张热(败血症热型)
体温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肺结核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
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见于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
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
问诊要点
1、发热的特点: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发热程度、热型、诱因
2、伴随症状
3、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
4、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用药史、药物种类、剂量与疗效;有无采用物理降温措施、方法及其疗效
相关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 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入夜量不足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4. 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调节中枢在新的调定点上达到平衡,机体处于发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