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专硕考研333——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教育学专硕考研333——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所有科目和章节都有,会陆续发布,没时间看书的直接被这个就行,lucky学姐和凯程综合整理
编辑于2022-09-21 11:40:3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心理现象。为了研究的方便,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就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统一
心理过程
含义: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分类: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关系:认知、情绪和意志简称为知、情、意,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
含义:个性心理是指当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具有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时,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分类: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部分。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如聪明、愚笨等,气质标志着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如活泼、安静、慢性子、急脾气等,性格显示着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如诚实、虚伪、勤奋、懒惰等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倾向性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因素构成
自我
含义:自我及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特点: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分类: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及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
关系: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并在心理过程中体现出来。没有心理过程就不可能形成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影响着心理过程的进程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人物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得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心理
心理学家对于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学习理论。在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具体领域的学习心理。这包括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学习的策略及其培养,各类知识和认知策略的学习及其态度、品德和价值观的学习等
教学心理
以基本学习理论和具体学习心理的研究为基础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心理学家将教育心理学与各学科领域如语言、数学、科学等相结合,研究了各类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教学策略和测评方法
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学生和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两类主体,教育心理学对这两类主体的心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和测量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一是对所研究的概念进行操作界定,并且开发出测量该概念的可靠而有效的问卷、量表、测验或其他工具
理解和说明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二是理解所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教育心理学企图充分理解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学习的实质、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习和教学的交互过程等
预测和控制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三是能够预测也能控制学习和教学行为。这一任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理论。教育心理学家们往往会测量一个人现在或过去的行为,根据相关理论模型以此预测他将做什么行为预测必然伴随行为的改变和控制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西方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期待。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这就要求社会成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了基础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
移民带来的教育问题,这也是促使科学教育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因素
哲学背景
教育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科学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离不开源远流长的哲学根基
心理学背景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促进了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提供了可供直接研究的课题。
心理测量运动心理测量不仅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教育心理学从思辨走向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儿童研究运动,儿童研究运动,推动了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改善教育实践
冯特的科学心理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艾宾浩斯向人们证明了人类的高级心理是可以改变和促进的,如学习效率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改善的
科学背景——进化论 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为心理学澄清由二元论思维方式所造成的理论混乱、混乱带来了希望,
其次,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途径,
再次,推动了侧重于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最后。进化论把个体差异的发展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教育心里写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催产士
詹姆斯的教育心理学观点。詹姆斯是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是实用主义哲学,另一方面是《给教师的谈话》一书。
杜威的教育心理学观点。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的主要影响在教育理论方面,其中包含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立
桑代克是一个伟大的学习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鼻祖,它在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该书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倍受教育心理学家的推崇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创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迷茫阶段(20世纪20—50年代)
选择阶段(20世纪60—90年代)
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取向上,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转变。
情境观非常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真实性,强调社会因素、动机等对知识和策略获得的影响,强调用互动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教育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域与新领域互补。
在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领域,比较重视教育学的、心理动力教育学的、策略教育学的。评价研究围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展开。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心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在研究思路上强调认知观和人本观的统一,分析观和整体观的结合。
认知观教育心理学也有自己的缺陷,在很多问题上无能为力,而这些问题正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致力于解决的,这就为认知观教育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在学科体系上,由零散、庞杂逐渐转向系统、整合、完善。
现代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们对别人的理论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采取友好的态度,兼收并蓄,表现出一种可喜的整合趋势。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凉性与质性、现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研究方法是不断创造、改,他的研究方法是不断创新、改造和完善的,日趋科学化、客观化、人文化和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