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呼吸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生理--呼吸系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肺通气原理、肺通气功能评价、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等。
外科学乳腺相关疾病,整理了检查、急性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的内容,欢迎查看。
外科学颈部疾病相关描述,详细的总结了解剖,单纯性甲状腺,甲状腺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癌,鉴别,甲状腺结节。
局麻、抗癫痫常用药物的知识点梳理,本图对所涉及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整理,需要的自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呼吸系统
肺通气原理
原理
吸气肌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
腹肌和肋间内肌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
平静呼气,肋间外肌收缩,壁层胸膜外扩,胸膜腔内压更负,肺内压<大气压 pl.用力呼气时,胸膜腔负压负值大幅度增加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此时由于肺部扩张,肺回缩力较平静呼气末大,故胸膜腔负压较负
平静呼气,肋间外肌舒张,肺靠回缩力回位,肺体积缩小,压力变大,肺内压>大气压,气体从肺内排出
动力和阻力
直接动力--气压差
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节律性运动
阻力
弹性阻力 70%
顺应性和比顺应性
肺弹性成分1/3
肺泡表面张力2/3
产生原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胸廓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30%
惯性阻力
黏滞阻力
气道阻力80%-90%
跨壁压
肺实质牵引
自主神经调节
化学因素影响
呼吸形式
腹式呼吸--膈肌收缩(胸廓运动受限时以其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舒缩(膈肌运动受限时以其为主)
平静呼吸
用力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也转为主动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
肺表面活性物质
构成
脂质(占90%,其中60%以上是DPPC)
蛋白(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
产生
胎儿在6、7个月后肺泡II型上皮细胞才开始合成、分解
I型上皮用来肺换气
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生理意义
减小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维持大小不同肺泡稳定
肺通气功能评价
肺容积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余气量
肺容量
深吸气量
功能余气量
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
肺总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解剖无效腔
肺换气
基本原理
过程
影响因素
呼吸膜的厚度
呼吸膜的面积
通气/血流比值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氧的运输
98.5%化学运输,1.85%物理运输
氧解离曲线
上段 60-100mmHg
曲线较平坦,在此范围内PO2对Hb氧饱和度或血氧含量影响不大
中段 40-60mmHg
反映安静状态下血液对组织的供养情况
下段 15-40mmHg
反映血液供氧的储备能力
调节因素
向右
二氧化碳分压、2,3-DPG,氢离子浓度,温度增大
代表亲和度变小,同等压力状态下,氧含量降低
向左
二氧化碳浓度、2,3-DPG,氢离子浓度,温度减少
CO对氧运输的影响
使得血红蛋白不能结合新的氧气,也不能释放其中的氧气
结论
PO2不变
Hb对氧的亲和度极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左移
高压氧仓可治疗
CO2的运输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5%
碳酸氢盐88%-需要碳酸酐酶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是肺部排除比例最高的形式
接力曲线--接近线性,不是S型
影响因素--荷尔登效应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PCO2
外周化学感受器
在突然升高时起作用,在中枢适应后起作用
中枢化学感受器
通过血脑屏障--H+升高,有延迟,更敏感,容易适应
H+
血液中的H+主要刺激外周
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有延迟,但更为敏感
O2含量
不敏感
直接抑制
PO2
严重缺氧有意义,适应慢
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