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第三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思维导图,包括:概述、注意的发展、注意力的培养、记忆发展、思维发展、言语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第四章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社会性发展、情意发展、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这是一个关于第一章 导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理论、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概述
认知发展的含义:包括感知、注意、思维、记忆、言语
认知发展的结构
感知觉
注意
记忆
思维(主要形式)
表征:动作表征(gif)、肖像表征(jpg)、符号表征(文字)
概念
言语
注意的发展
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广度:空间
注意稳定性:时间
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注意的转移
主动的(≠分心)
影响因素:1.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 2.新对象的吸引程度
注意的分配
e.g.边听课边做笔记
影响条件:1.必有一种活动达到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必有关联
注意的发展特点
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古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
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不善于调节和控制注意力
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贯穿于小学生心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记忆发展
记忆量
记忆广度
记忆保持时间
记忆质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瞬时记忆(2秒内) 短时记忆(两分钟内) 长时记忆(两分钟以上)
记忆策略的发展:外部帮助、有意复述、组织分类、精细加工
记忆能力的发展
再认
回忆
自由回忆
线索回忆
记忆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
培养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
培养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
及时组织复习,防止遗忘
思维发展
一般特征
抽象思维不断发展,但有具体性和不自觉性
具体性:在抽象和形象之间 不自觉性:不受意志控制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思维发展中的飞跃
思维的心智操作发展
分类能力
比较能力
概括能力
三个阶段
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
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概念的发展
概念的逐步深化(理解概念水平逐渐提高)
概念的逐步丰富化
主要标志
字词概括
数字概念
推理能力的发展
直接推理(一个前提)
间接推理(多个前提)
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深刻性(抽象思维的发展)
灵活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敏捷性(对事物感受的敏锐性和思维过程的效率性)
独创性(创新)
民主的教学环境
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提倡新颖性
言语发展
口头言语: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要求学生发音准确
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纠正学生口头言语中的不良现象
书面言语
识字:对文字符号的识别和理解
重难点:掌握字形
阅读
分析阶段:一个字一个词地读
综合阶段:整个词或句子
分析综合阶段:音和词句的理解统一起来
写作
准备阶段
过渡阶段
独立写作阶段
内部言语发展
特点:言语发音的隐蔽性
时期
出声思维时期
过渡时期
无声思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