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化维生素
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维生素的思维导图,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类别、性质、储存等内容。
编辑于2022-10-23 22:25:58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类别
维生素A
一般性质
天然维生素A
A1(视黄醇)
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咸水鱼肝中
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肝,鱼类,蛋黄,乳制品,鱼肝油等
植物:维生素A原(多种胡萝卜素)
在人体内的转变
生物学功能
维生素A的存在形式
视黄醛
参与视觉传导
视黄醛
视黄酸
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与分化
1,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
2.对于免疫系统细胞的分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抑制肿瘤生长
缺乏及中毒
眼干燥症
夜盲症
过量摄入中毒
头痛、恶心、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肝细胞损伤和高脂血症。
长骨增厚、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等钙稳态失调表现
皮肤干燥、脱屑和脱发等表现。
维生素D
一般性质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为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
天然维生素D
D3胆钙化醇
鱼肝油 蛋黄 肝
维生素D3原(人体皮肤)7—脱氢胆固醇
紫外线
维生素D3
D2
生物学功能
缺乏及中毒
缺乏
儿童
佝偻病
成人
软骨病,骨质疏松症
中毒
发生迁移性钙化,导致肾、心、胰腺、子宫及滑膜粘蛋白钙化;异常口渴、皮肤瘙痒、 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等。
因皮肤储存7-脱氢胆固醇有限,多晒太阳不致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E
维生素K
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质和有机溶剂
血液转运
需要载体蛋白结合转运
储存
不易被排泄,主要储存于肝,易蓄积
剂量
周期性摄入,不需每日供给
水溶性维生素
类别
B族
维生素B1
一般性质
又名硫胺酸
活性形式
焦磷酸硫胺酸(TPP)
来源
豆类和种子外皮(米糠),糙米,豆类,肝脏,胚芽,鱼,酵母,瘦肉中
性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
生物学功能
缺乏症
·中国成人膳食维生素B的平均需要量(EAR): 男性为1.2mg/d;女性为1.0mg/d
原因
膳食中维生素B含量不足,多见于以精米为主食的地区。
吸收障碍(如慢性消化紊乱、长期腹泻等)。
需要量增加(如长期发热、感染、手术后、甲亢等)。
酒精中毒等。
维生素B2
一般性质
又名核黄素
黄素蛋白的辅基
活动形式
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食物来源
奶与奶制品、肝、蛋和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含量较高
绿叶蔬菜和豆类也较多;肠道菌群也能合成少量。
生物学功能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
递氢体的作用
FMN及FAD分别作为辅酶
FAD做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FAD与CytP450结合,参与药物代谢
参与铁的转运,储存及动员
缺乏症
·中国成人膳食维生素B的平均需要量(EAR): 男性为1.4mg/d;女性为1.2mg/d
原因
膳食中维生素B含量不足,如食物烹调不合理(淘米过度、蔬菜切 碎后浸泡等),食用脱水蔬菜。 婴儿所食生奶多次煮沸、生奶包装不合理等。
症状
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畏光等症状。
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在破坏皮肤胆红素的同时,核黄素也可同时遭到破坏,引起新生儿维生素B缺乏。
维生素PP
一般性质
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
活动形式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生物学功能
是多种不需要脱氢酶的辅酶,递氢体的作用
缺乏症
·中国成人膳食维生素PP的平均需要量(EAR):
男性为12mg/d的烟酸当量;女性为10mgNE/d
·维生素PP缺乏症-糙皮病(pellagra):高能量需求的器官(脑)和快速更新的器官(肠道,皮肤)对烟酸缺乏更为敏感。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皮炎、腹泻及神经组织变性引起痴呆。
长期服用异烟肼可能引起维生素PP缺乏,需要补充。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结构与维生素PP相似,两者具有拮抗作用。
近年来,烟酸作为药物已用于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烟酸能抑制脂肪动员,使肝中VLDL的合成 下降,大剂量烟酸可降低血浆胆固醇。
大量服用
烟酸或烟酰胺(1~6q/d)会引起血管扩张、脸颊潮红、痤疮及雪肠不适等
长期用量超过500mg/d可引起肝损伤。
泛酸
一般性质
又称遍多酸,维生素B5
为辅酶A(CoA)和酰基载体蛋白(CAP)的组成成分
生物学功能
CoA-SH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是体内最重要的酰基载体
ACP是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载体
缺乏症
中国居民膳食泛酸的适宜摄入量(Al)为:5.0mg/d
泛酸缺乏症很少见。
重要性不等于容易缺乏,更不等于必须补充。
泛酸不仅在食物中广泛存在,肠道菌群也可以合成泛酸。所以对于正常人,泛酸几乎不可能缺乏,不需要特别补充
生物素
维生素B6
一般性质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活性形式
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胺
食物来源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食品中:肝、鱼、肉类、全麦、坚果、豆类、蛋黄和酵母等。
生物学功能
磷酸吡哆醛是体内百余中酶的辅酶
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与转氨基作用
磷酸吡哆醛可终止类固醇激素作用的发挥
VitB缺乏时,可增加人体对性激素、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作用的敏感性,与乳腺、前列腺和子宫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缺乏症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的平均需要量(EAR)为:1.2mg/d;
·维生素B缺乏症:
人类夫发现维生素B缺乏的典型病例。
维生素B缺乏时,有可能出现:
·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脂溢性皮炎(以眼及鼻两侧较为明显,重者可扩展至面颊、耳后等部位,故维生素B又称抗皮炎维生素)。
抗结核药异烟肼能与磷酸吡哆醛的醛基结合,故服用异烟肼时,应补充维生素B6
叶酸
一般性质
又称蝶酰谷氨酸
食物来源
酵母,肝,水果,绿叶蔬菜
性质
生物学功能
抗肿瘤
缺乏症
一般不发生缺乏症
特殊人群(孕产妇,婴幼儿,易发生高脂血症人群)需要补充足够叶酸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孕妇:胎儿畸形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生成和高血压的危险性。
·每日服用500ug叶酸有益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叶酸缺乏可引起DNA低甲基化
。因此叶酸缺乏会增加一些癌症(如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
。富含叶酸的食物可降低这些癌症的风险。
维生素B12
一般性质
又称钴胺素
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
·食物来源:
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动物食品中,正常膳食者一般不会缺乏,
纯素食者会缺乏。
老年人、胰腺功能障碍、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较少、胃全切病人或内因子先天性缺陷者,可因维生素B12的严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缺乏症
生物学功能
生成活性甲基供体
缺乏症
巨幼细胞贫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神经疾患
维生素C
一般性质
又称L-抗血酸
较强酸性
是天然的生物活性形式
还原性抗坏血酸是细胞内与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食物来源
新鲜蔬菜,水果
生物学功能
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参与个别氨基酸代谢
参与胆固醇代谢
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
促进脂肪酸转运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保护巯基,维持巯基酶的-SH保持还原状态
维持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
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
抗氧化剂
增强机体免疫力
缺乏症
坏血病
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易破裂,牙龈腐烂,牙齿松动,易骨折以及创伤不易愈合
高胆固醇血症
摄入过量不良反应
尿路结石
腹泻,皮肤红又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痉挛等
性质
溶于水
血液转运
游离的形式
储存
随尿液排泄,体内很少积蓄
剂量
需经常少量摄入(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