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综合素质(小学)
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精华版,适用于考前临阵磨枪,事半功倍。本人学习总结,用于参考,学习,交流。
编辑于2022-10-25 11:12:53 北京市《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教育观
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人
促进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重结论更重过程,在学习中探索
关注人,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道德养成
教学观
个性创两全,学习过人
学生观
以人为本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学生是发展的人,相信学生的潜力,遵循身心发展有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
两独一发
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
特定方向,循序渐进、持续不断
阶段性
针对性、衔接性
不平衡性
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关键期
差异性
发展速度、水平或心理特征
互补性
补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教师观
角色转换
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执行转换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书匠转换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反思的实践者
学校的教师转换为社区开放型教师
开研放促
行为转换
师生关系上,尊重和赞赏学生
教育教学上,帮助和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赞助合反
劳动特征
复杂性:目的、对象、方式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榜样、言行举止
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广延:时间长度和空间场所
长期性和间接性:周期长影响滞后、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培养人才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第二章 法律法规(核心知识点)
机构权限
权力机关-人大及常委会-决策
行政机关-国务院-执行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审理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监督
任届期5年,连任不超2届
谁有错谁负责
学校工作体系,职务行为,学校失误;非学校工作体系,非职务行为,学校有误
内处分,外处罚,严重/犯罪刑事责任,侵犯合法权益民事责任
政府批评,公安训诫,街道劝导
分级管理,分工合作
国务院-教育部
省政府-教育厅
市政府-教育局
县政府-教育局
年龄
全民行为能力:18岁或16岁可以抚养自己
限制行为能力:8周和不能完全辨认成人
无行为能力:8周以下和完全不能辨认
处罚
教师:弊三撤五罪终身
侵权-民事;治安-处罚;犯罪-刑事
处理
教师申诉30内;学生伤害60日内;协商调解45日内
未成年人犯罪
不良行为:个人行为,较轻。干预、制止、劝导、督促、学校服务活动
严重不良行为:多次、结伙、公共、伤害、重大(人多/范围大/影响严重)。矫正、训诫、责令整改、社会服务活动
第三章 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基本)
爱国爱民,拥党拥社,贯针遵规,履行责权。
爱岗敬业(本质)
忠于教育事业。高度负责,认真备课、改作业、辅导。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灵魂)
关爱全体,尊重人格。公平对待。对学生严良。保护安全、健康权益。不讽挖歧体罚
教书育人(天职)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品行,激发创新。促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评价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内在)
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言举。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及家长。作风正派,简洁奉公。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理想,拓宽知识与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潜钻业勇探创。不断提专业素和教育学水平
三爱两人一终身
第四章 基本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Word/Excel/PPT
逻辑思维能力
概念
全同(外延重合)--等腰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
真包含/于(一个部分与另一个全部重合)-学生与小学生
交叉(两个外延部分重合)--医生与博士
全异关系(外延没有重合)
矛盾关系—男人女人(人);反对关系—老人小孩(人)
词语
近义关系--美好与美妙
反义关系--拒绝与同意
因果关系--违章与罚款
命题
直言命题
判断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命题,各部分不可分割,且不在包含其他命题。
直言命题的推理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即真假制约关系
复言命题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连接词结合而成的命题。
复言命题的推理
联言与选言
假言命题
图形
位置类考点:相对位置、移动、旋转、翻转
数量类考点:点(十字交叉、T字交叉、切点、触点);线(直线、曲线);角(直锐钝);面(封闭区域、面积、立体图形);素(图形构成的元素)
结构类考点:对称、曲直、封闭
叠加类考点:覆盖、叠放、相连
数字
等比数列:两项之商一个非零常数 A*商=B
等差数列:两项之差一个常数 A +差=B
相邻两项之差的规律
和数列 两项和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与他前两项的和 三项和数列:从第四项起,每一项与他前三项的和 (A+B)*常数=C (A+B)+/-常数=C A+B+常数=C A*常数+B*常数=C
积数列 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 A*B=C 两项之积加减常数等于第三项 (A*B)+/-常数=C
数字运算后组合得到多位数 3+4+5=151227 3*5=15 4*4=12 3*(4+5)=27
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
日常练习
第五章 文化素养
日常积累
卷面结构
职业理念:4*2+14=22
法律法规:8*2=16
职业道德:4*2+14=22
基本能力:4*2+14+50=72
文化素养:9*2=18
29选择,两材料,一阅读,一作文
答题技巧:该老师的的行为值得肯定,符合/践行了/违背了...... 知识点1+解释+材料中...... 知识点2+解释+材料中...... ..... 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值得赞扬和学习/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