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胆道疾病1
这是一篇关于胆道疾病1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胆道畸形、胆石症、胆道感染三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10-30 11:05:39 广东胆道疾病
胆道畸形
胆道闭锁
病因:先天发育畸形学说;感染、炎症、
病理
分型
肝外胆管闭锁(常见)
I型:胆总管
II型:肝胆管
III型:肝门(最常见)
肝内胆管闭锁
肉眼
肝瘀胆性肿大、褐绿色、暗绿色;
镜下
肝C损害
临床
梗阻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进行性加重、陶土样便、浓茶样尿
营养不良——胆汁排泄障碍,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如V-D)吸收障碍
肝脾大——晚期出现肝衰竭
检查
出生3-4周黄疸进行性加重;
功能——陶土样便;利胆药无效【利胆药促分泌,松弛括约肌】;十二指肠引流液无胆汁;
结构——超声、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道狭窄、闭锁
治疗——手术(唯一有效)
Roux-Y型吻合术
肝外胆管、胆囊—空肠吻合——肝外部分胆管通畅者
Kasai肝门-空肠吻合术
III型,肝内胆管通畅
肝移植
广泛肝内外胆道闭锁,肝硬化,上述手术无效
宜在出生后2月内手术
先天性胆管扩张
病因——胆管壁先天发育不良、胆管末端狭窄或闭锁(基本因素)
好发:胆总管——所以又名“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病理分型
I型:肝/胆总管-囊性扩张,扩张远端狭窄——90%
II型:憩室样扩张
III型:十二指肠开口处囊性突出,梗阻
IV:肝内外胆管扩张
V:肝内胆管扩张
临床表现
三联征
黄疸——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
腹痛——右上腹钝痛-胆汁引流不畅;
腹部肿块
胆石症
胆道感染——发热、腹痛、黄疸加重
胆汁性腹膜炎——破裂
诊断
B超、MRCP、ERCP等
治疗——手术【尽早】——切除扩张胆管; 胆-肠Roux-en-Y型吻合术。
胆石症
结石分类
胆固醇类(胆固醇>80%)
纯胆固醇结石——放射条纹状
混合型结石——层状、中心放射状
80%在胆囊内
胆色素类(胆固醇<40%)
黑色素石——层状——胆囊
胆色素钙结石(棕色石)——层状——胆管
纯胆固醇结石X线下不显影; 其余结石可显影,钙盐部分显影
胆囊结石
概述:3F多见,胆固醇类结石多见
注:3F——fourty(>40岁);female(女性);fat(肥胖)
临床表现
大多数——静止性胆囊结石——仅体检中发现
胆绞痛、右上腹隐痛——进食油腻食物时
单纯性胆囊结石无黄疸
特殊-黄疸
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梗阻性黄疸
Mieizzi综合征——胆囊管-肝总管伴行过长或汇合点过低——胆囊结石压迫肝总管——梗阻性黄疸
检查——首选B超
治疗
无症状、儿童——观察
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有症状;
胆结石过大:>2~3cm;过多;
反复刺激,恶变风险:胆囊壁增厚>0.3cm; 慢性胆囊炎; 胆囊息肉>1cm;
癌前病变:胆囊壁钙化、瓷性胆囊
记忆:123——息肉1,结石2,壁0.3
术后T管留置
功能
引流胆汁——降低胆管压力,利于伤口愈合
易于取出残留结石
拔除指征
术后2周
无发热、无腹痛、无黄疸
T造影通畅
肝外胆管结石(未完结)
病因
原发性——胆道感染、狭窄、扩张、异物——棕色石多见
继发性——胆囊结石掉入
临床表现
Charcot三联征
腹痛
右上腹、剑突下阵发性绞痛——胆总管SMC或Oddi括约肌痉挛,胆道扩张、SMC松弛时缓解
体征——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可有腹膜炎表现;
寒战高热
胆管炎
黄疸
梗阻性黄疸;波动性——缓解原因同上
检查
B超首选
治疗
首选——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T管
10~14d造影-再留置24h后闭管
无不适、无结石残留——4周后拔管
结石残留——4~8周后经瘘道胆道镜取石
肝内胆管结石
好发:肝右后叶、左外叶
原因:胆管弯曲、引流不畅
临床表现
腹痛
高热寒战
黄疸——局部结石,少见梗阻性黄疸
治疗
无症状——定期复查
有症状——手术
胆管切开取石
肝叶切除(积极方法)
胆道感染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95%】
病因
早期:结石直接损伤胆囊壁
感染性:胆汁淤积,细菌逆行;G-菌多见,大肠埃希氏菌多见;
病理
临床表现
Charcot三联征
腹痛
寒战高热
黄疸
常为轻度黄染或无黄疸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厌食
检查
体格检查:莫菲氏征+;压痛、反跳痛、腹壁紧张等
血常规:WBC升高
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血清淀粉酶可升高
B超
胆囊大、胆囊壁增厚,>4cm;
胆囊壁水肿——双边征
胆囊结石
治疗
非手术治疗(术前准备)
抗感染、利胆、止痛、消炎+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
48~72h内【>72h渗出多,不易手术】
保守治疗无效
合并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胆囊造口术
高危or粘连不清——引流减压3月后行胆囊切除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不宜手术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期过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部分胆囊切除术
胆囊床分离困难or可能出血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5%】
好发人群——老年男性
VS胆道疾病多——中老年女性;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青壮年、男女相当;
病因未明
炎症——严重创伤、烧伤、腹部非胆囊手术
胆汁淤积——长期肠外营养
感染、HIV并发症
临床表现——似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发展迅速
预后——坏疽穿孔易发
治疗及早手术
慢性胆囊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病因——结石(最常见)、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肠吻合术——化脓菌(大肠埃希氏菌)
机制
胆道梗阻-化脓性菌感染-脓液产生,胆道压力大-经毛细胆管逆流入血——脓毒血症-休克
病理——门静脉血or淋巴中发现胆砂
注意:梗阻是最关键的罪魁祸首,所以关键的治疗步骤未解除梗阻
临床表现
雷诺(reynolds)5联征
总:charcot三联征+感染性休克表现(低血压、CNS抑制)
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感染性休克:血压低【<90/60mmHg】;昏迷、意识不清;
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20*10^9),中性粒升高;PLT下降(感染性休克,中毒,抑制plt生成)
影像学:首选B超
治疗
原则——抗休克+解除梗阻、减压引流
胆管切开+T管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
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