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缓冲溶液
第四章 缓冲溶液 临床医学专业大一上基础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心肌的一个肥厚,特别是室间隔区域的肥厚,导致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肌顺应性下降。
关于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 第九版 呼吸系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病理、病理生理、病因、发病机制等。
人卫第九版 内科学 呼吸系统 第二章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内容有肺气肿、治疗、诊断标准、定义、病因、病理变化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及其机制
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
性质:抗酸、抗碱、抗稀释
缓冲作用
当加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后仍能保持其PH值不发生显著改变的作用
缓冲溶液的组成
由 足够浓度 及比例适当的 弱酸(碱) 及其 共轭碱(酸)
缓冲溶液的PH计算
PH近似计算公式
PH=pKa+log[共轭碱]/[共轭酸]
PH近似计算公式的校正
活度 代替离子浓度
缓冲比
缓冲比为1,PH=pKa
一定范围内加水稀释,缓冲溶液缓冲比不变,但会引起离子强度的改变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缓冲容量β
单位体积的缓冲溶液pH改变1时所能抵抗的外加一元强酸(碱)的物质的量(mol)
β越大,溶液缓冲能力越强
缓冲比为1,β=0.576*C总
影响因素:
缓冲范围
缓冲比处于1/10-10是保证缓冲溶液具有足够缓冲能力的变化区间 🔺 PH=pKa-1~pKa+1
缓冲溶液的配制
差标准缓冲溶液图×2
方式
共轭酸+共轭碱
弱酸+强碱
弱碱+强酸
特殊两性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
原则和步骤
选择合适缓冲系
所配缓冲溶液pH应在所选缓冲系的缓冲范围(pKa±1)内,且尽量接近于共轭酸的pKa,以使缓冲溶液有较大的缓冲容量
所配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当
通常使总浓度在0.05~0.2mol/L为宜 医用缓冲溶液还应加入与血浆相同的电解质以维持等渗
计算所需缓冲系的量
为操作方便,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配制缓冲溶液
校正
血液中的缓冲系
血浆
红细胞
人体血液PH值范围:7.35-7.45
共轭酸的酸常数
混合后
初始浓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