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言学纲要2
根据叶蜚声、徐通锵版本的《语言学纲要》对其书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整合,方便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学习。会根据全书整理思维导图,但是每次能投放的内容有限,因此想了解更多的话快来关注我的主页吧!如果你觉得我的思维导图不错,欢迎点赞收藏关注!
编辑于2022-10-31 21:37:26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材料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同样重要
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单位
人体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部分在发音时协同发挥作用,同时也是引起音质不同的三要素
舌头的活动,起到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作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作被动发音器官
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不同决定的
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因素
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长、音重这类音位叫作非音质音位
音素是从语音的生理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音素和音位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同一个音位可以对应几个不同的音素,不可能出现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的情况
国际音标:要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一对应的原则
详情可参考黄、廖版的现代汉语上册第一章语音部分中的”普通话辅音总表”和”普通话韵母总表”
国际音标由1888年在英国成立的”语音教师协会”制定发表,最近一次修订是2020年
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频率。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音重:声音的轻重或者强弱,它取决于振幅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质的不同可以从声音的产生和音响两方面分析
任何声音都要具有这四个要素
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分别跟语音的传递、感知、发音环节相对应
音质的声学分析
乐高:物体复杂而有规则地振动产生的音。乐高是由有规则的音波组合成的
噪音:物体复杂而不规则地振动产生的音。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地音波凑合成的
语音中的元音都是乐音;语音中的辅音,有的是纯粹的噪音,有的是噪音和乐音的混合
每个乐音都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合而成的。频率最低的叫作基音,其他叫作陪音;陪音的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基音的强度最大,它的频率决定着整个音的调子。陪音的强度比较弱。由于陪音不同,才分出不同种类的乐音。
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常见的普通仪器有浪纹针、语图仪等,20世纪后期则是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如Praat等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元音的发音
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是舌面起作用,要正确掌握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和嘴唇的圆与不圆这三个条件。
元音舌位图
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前后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
辅音的发音
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
辅音的发音特点主要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汉语辅音送气与不送气必须区别,而英语和俄语却不对立
元音和辅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
气流是否受阻: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
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
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客服阻碍冲出来,因此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
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辅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
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之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
英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汉语中没有复辅音,但又复元音
音位与音系
对立和互补
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者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分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依据。
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以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以后不影响每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
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音位变体: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或具体代表。如bi,zi,zhi中的i。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出现的场合不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之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音位是一般的,变体是特殊的、个别的,一般总是要通过个别表现出来,这就是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不同的音位变体,不具备区别不同的意义作用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①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②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就是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这个语音特征就是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实际上是若干个区别特征的总和。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作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音位聚合群:语言中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
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处在至少一个聚合群中,处于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语音单位的组合
音节: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在由音位的组合构成结果中最重要的就是音节
语流音变:音位与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四种: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eg:北方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ʰ/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
eg: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就叫做异化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
eg:英语American一词中起首的弱读音节的A音质为[ə],另外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通常是弱读的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eg:汉语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 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
分类
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例题:试用语流音变的原理,解释英语名词复数词尾的发音规则
英语名词复数词尾的发音规则可以用语流音变中的同化作用来解释。所谓同化,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books的复数词尾s/s/是清音,dogs由于其中的/g/是浊音,/s/受/g/到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
韵律层级
声母
由音质音位构成的
韵母
韵头、韵腹、韵尾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声调
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说话
语言: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一套
说话(语言):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说(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句子(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一句一句的说,长短差别很大。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目可以无限。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组合句子的规则有序
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机等限制。但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语言不能自由。语言规则规范和决定说话,使说话在选择材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遵循社会习惯
语言与符号
符号:符号就是由一定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通过它我们可以推知事物,如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罪犯的指纹、脚印等,这些都与它们所代表的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本身就是那些事物的特征。符号≠征候
在所有的符号中,语言符号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它是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
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
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为不同的层级
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语言符号不可以拆卸拼装,不具有生成能力
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语音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体的符号与序号的序列
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层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
语言符号层级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整个语言平面便得以展现。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分割。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单位的明晰性②任意性③结构的二层性④开放性⑤传授性⑥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符号系统,才是真正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组合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抽象思维和灵活的发音的能力
语言的结构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要素构成的
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广义的”语言能力”指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的结合。一个具备狭义语言能力的人可能因为智障或发音——听觉器官受损而失去广义的语言能力。狭义的”语言能力”是从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讲的,指的是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装置
大脑天生就具有的语言装置/语言习得机制/语言器官
一个人能不能说话,这是言语能力问题。狼孩不会说话就属于这种情况
有的会说话的人能确切地用语言来传情达意,有的就不能,或者水平差一些,这都是表达能力的问题,与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本身无关
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