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包括导言,市场如何运行?市场和福利,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行为和产业组织。劳动市场,经济学深入研究的论题,最后的思考短期经济波动,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等等内容。
编辑于2022-11-03 17:27:20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经济学原理》
13.最后的思考
政府与市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
消费和投资
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
产业升级与需求升级
新的适合中国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界和经济思想界
12.短期经济波动
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
长期:物价无影响
短期:高物价和总需求关系→消费/投资/出口均减少
变化:消费偏好/投资机会/政府干预/出口竞争
总供给
长期和价格无关,取决于劳动/资本/资源/技术
短期:物价上涨→总供给增加
粘性工资→企业多雇人
粘性价格→企业多投资
错觉:物价上涨vs产品火了
变化:劳动/资本/资源/技术/预期
总需求和总供给波动的问题:下岗/闲置资源/暴富造成不公/快节奏生活
在长期中我们都死了——凯恩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财富/利率/汇率
财政政策:带动就业/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平台)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过热/刺激经济
通胀与失业的短期取舍
通胀→工作机会多
需求不足→增发货币→短期有效/长期抬价
供给冲击→增发货币→滞胀
1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
贸易
出口–进口=净出口
+:贸易盈余
–:贸易赤字
对外投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净出口=净投资
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
中国
出口升级(商品/服务)
对华投资/对外投资/证券投资
汇率
名义汇率:升值/贬值
真实汇率:考虑物价
购买力平价
含义:通胀水平决定名义汇率变动
问题:不可替代/不可贸易/金融影响/商业影响
基本理论
资本净流出受真实利差影响
资本净流出和净出口决定汇率
利差和汇率
本国高利率:本币升值
增加出口:本币升值
资本外逃:本币贬值
批判
购买力平价vs汇率决定
资金流vs贸易流:因果与脱离
名义vs真实:通胀特别高时才区别明显
10.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货币制度
货币:交换媒介(流动性)/计价单位/价值贮藏
货币种类:商品货币(小麦/黄金)/法定货币(纸币)
货币体系:商品货币(黄金)/纸币/存款/货基产品
货币机构: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货币基金
货币创造
央行印刷纸币
银行购买外汇和房贷创造存款
货币基金投资和发行创造份额
货币创造的约束
央行:黄金储备→?
银行/货币基金:准备金
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在央行的存款
法定准备金率:基于客户存款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杠杆和资本要求:规避高负债/垃圾资产
央行调控
数量:贷款+购买
价格:利率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物价与货币购买力相关
货币供给、需求与均衡
名义、真实、货币中性
MV=PY,M货币/V流通/P价格/Y产出
通货膨胀税
Fisher效应vs名义利率(反映通货膨胀)
通胀的成本
购买力不变
皮鞋成本:持有更少货币
菜单成本
固定价格导致相对价格变动
税:按名义价格收
混乱
通胀→财富分配:[税]向政府转移/银行向贷方转移
通货紧缩→失业
9.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生产与增长
真实经济:去掉货币影响
真实增长:去掉物价影响
国别比较:汇率
生产率
单位劳动投入产出的物品和劳务
影响因素:人均物质资本、人均自然资源、人均人力资本、技术知识
提高生产率
边际递减,追赶效应
储蓄/投资;外商投资;教育/研究开发;健康/营养;产权/稳定;自由贸易;人口增长:受限并促进资源、资本存量、技术进步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损有余而补不足
真实经济
金融中介(银行)、金融市场
储蓄流=投资流
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与现实生活的经济完全不同
基本金融工具
现值
风险:风险厌恶
保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多元化:分散风险
低收益vs富贵险中求
估值:有效市场vs战胜(非理性)市场
失业
失业确认
成年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
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
失业原因
摩擦性失业、失业保险
最低工资、罢工、效率工资
8.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一国收入的衡量
GDP(国内生产总值)
一定时期,一国之内
生产的:二手物品转移不算
所有的:不算黑市和去交易4化活动(志愿/DIY)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计算存货
市场价值
GDP=家庭收入/支出=企业收入/支出(工资/租金/利润)
支出法(最终使用角度)计算GDP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真实GDP/真实增长:按固定价格计算
GDP局限
义务服务/家庭服务/免费经济
不能衡量质量
污染,贫富差距
为GDP而GDP
生活费用的衡量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8类: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CPI问题
篮子范围和品质变化
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货币)扣除CPI
免费经济、个别vs整体、资产价格、境外消费、廉价进口、投机倒把
1.导言
经济和经济学
为什么学经济学
了解世界
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了解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
经济活动主体(公司/个人)→关系→经济学
经济学: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
经济学边界:法律/科技/习俗
经济学十大原理
决策-4
权衡取舍
机会成本:为得到而放弃的东西
边际思维: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激励与行为:对激励作出反应
交易-3
贸易可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市场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政府有时可改善市场结果
产权
效率:市场失灵(外部性/市场势力)
平等
整体经济运行-3
生产能力: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单位劳动投入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货币与通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失业与通胀:社会面临通胀与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科学家:试图解释世界
观察→假设→模型
模型1:循环流量图
投入产出:家庭劳动/土地/资产→生产要素市场→企业→物品与劳务市场→家庭
货币:家庭支出→物品与劳务市场→企业收益→生产要素市场工资/租金/利润→家庭收入
模型2:生产可能性边界
技术进步使边界向外扩展
政策顾问:尝试改善世界
描述与建议
经济学的分歧:判断、价值观
中国的经济学家
官方:社科院
民间:咨询公司、研究所等
业界:人行研究局、券商研究所
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出口品/进口品
绝对优势:生产需投入的成本
比较优势:较低机会成本
贸易的利益来源于比较优势
专业化
价格
2.市场如何运行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市场:买卖群体
竞争:买卖者众,价格影响微
需求
需求量:愿意且能购买的量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需求定理: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移动
点动:价格
线动:收入/相关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供给
供给量:愿意且能出售的量
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之和
供给定理: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移动
点动:价格
线动:投入品价格/技术/嗜好/预期/卖者的数量
供求
均衡:供给=需求
过剩:供给>需求
短缺:供给<需求
供求定理:价格自发调整;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
分析均衡变动
曲线是否移动
曲线移动方向
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映程度的指标
种类
常见: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
理想:弹性为1/弹性无穷大
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变化率取变化量除以中值
决定因素:替代品/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框架
总收益:数量×价格
缺乏弹性:涨价收益增加
富有弹性:降价收益增加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变化率取变化量除以中值
决定因素:产能扩张的灵活性/时间长度
典型情况:产量低时迅速扩张;产量已经很高,成本大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控制
税收
需求缺乏弹性/供给富有弹性:向买者征税
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向卖者征税
3.市场和福利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支付意愿(拍卖)→消费者剩余
生产成本(招标)→生产者剩余
效率:使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平等:平均分配经济成果
市场失灵:市场势力/外部性
赋税的代价
税收使买卖价格产生差距、使买卖数量减少、向买者和卖者征税效果相等
税收使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减少造成无谓损失
社会总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无谓损失
税收金额不变,供需曲线弹性越大无谓损失越大
供需曲线弹性不变,税额越大无谓损失越大,税收收入先增后减存在最大值
国际贸易
进口国:均衡价格高于世界价格;消费者增加,生产者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大于生产者剩余减少
出口国:均衡价格低于世界价格;生产者增加,消费者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大于消费者剩余减少
关税:减少进口量,提高价格;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减少,消费不足,生产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增加,过度生产
其他好处:多样性/规模经济/增加竞争/交流
限制贸易理由:工作岗位/国家安全/产业保护/不公平竞争/讨价还价的筹码/收入分配
4.公共部门经济学
外部性
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矛盾
消除(内在化):正外部性内在化/负外部性内在化
政府矫正:管制/税收和补贴/可交易许可证(更好操作)
私人解决:道德/慈善/合并/合同
科斯定理:无成本协商解决外部性
私人解决无效:交易成本/谈判破裂/人数过多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排他性:阻止别人使用(收费)
竞争性:一人使用减少他人使用
公共物品:不排他,不竞争
公共资源:不排他,有竞争
税制的设计
税收→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资源
中国财政(税收)
中央和地方两会时通报
一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保基金
税收和效率:无谓损失/管理负担(报税/避税/偷漏税)
税收和平等
受益原则:受益者缴税
支付能力原则:纵向平等/横向平等
税收归宿(富人交税→消费减少→穷人倒霉)
5.企业行为和产业组织
生产成本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资金成本:考虑利息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生产与成本: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
类别
固定成本:房租/全职员工工资
可变成本:水电/原材料/工人
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
增加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越摊越少
平均可变成本:递增
平均总成本:先减后增
开始:固定成本摊薄明显
后来:边际成本摊薄明显
典型成本曲线
随产量上升,边际成本最终上升
平均总成本先减后增:最低为有效规模
有效规模前:边际成本低于平均
有效规模后:边际成本高于平均
有效规模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长期内可盖厂房/雇人
规模经济/规模不变/规模不经济
专业化vs协调问题
竞争市场
竞争市场
很多买者和卖者
卖者提供的物品相同
个别买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
企业可自由进入和退出
边际效益和平均收益相同
生产
企业决策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产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不产
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价格
利润最大化:边际成本上升至价格
市场价格变化→产量变化
停止
同样挣钱/零经济利润
价格=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
单个企业产量:有效规模
长短期转化
短期:考虑可变成本;趋向市场均衡
长期:考虑总成本
垄断
垄断企业:唯一卖者,无替代品
垄断资源(土地)
政府管制(专利)
生产流程
垄断企业制定价格
高价买者少/低价买者多
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新价格–原有产品降价损失
平均收益=新价格
边际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平均收益>平均成本
垄断企业有超额利润
垄断的福利代价
福利最大:边际成本=边际出价
垄断企业提高要价,减少产量
垄断企业边生产,边收税
垄断的福利问题:无谓损失+游说成本
价格歧视:不同顾客不同价格
增加垄断利润,增进福利,套利
反垄断:阻止并购/分拆
管制vs自然垄断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许多卖者;产品差异(类似但不同);自由进入和退出
短期:可能盈利或亏损
长期:零经济利润
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具有价格加成
垄断竞争的福利分析
无谓损失vs亏损;多样化vs抢业务
广告:操纵偏好/更多信息/促进竞争/信号作用
品牌
寡头
寡头:相同产品;少量卖家
总利润最大vs分得利润最大
合谋垄断vs打破合谋
纳什均衡/长期博弈vs囚徒困境/占优策略
6.劳动市场经济学
生产要素市场
收入=产值
劳动
劳动需求
竞争市场中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值递减
利润最大化:边际产量值=工资
影响因素:产品价格/技术变革/其他要素
劳动供给:工作/休假/偏好/其他机会/移民
劳动市场均衡
需求增加→加工资
供给增加→降工资
买方垄断(公务员)
其他生产要素
土地和资本
租赁价格=边际产量值
购买价格:考虑租赁收入流
生产要素的联系:唇亡齿寒
收入和歧视
收入影响因素
补偿性工资差别:非货币(体制内/老师/实习生)
人力资本
天赋/努力/机遇
教育作为信号
行业(明星)
体制:最低工资/工会/激励工资
歧视
种族/性别
歧视or经济原因
经济力量校正(雇主)歧视
可能歧视
顾客偏好/政府法律
户口/民族/家庭住址
身高/体重/全身生活照
反向歧视
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差异
实物转移支付/待遇
经济生命周期
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
经济流动性:富不过三代/白手起家
平等思路:劫富济贫/弱有所依/宁有种乎
减少贫困:最低工资;福利;助学贷款
7.深入研究的论题
消费者选择理论
预算约束/偏好/最优选择:约束下最偏好组合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工资越高工作...?
利率越高储蓄...?
吉芬品:价格越低消费越少
微观经济学前沿
不对称信息
委托人–代理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次品
解决方法:信号、筛选、公共政策
领导和随员/保险公司/二手市场/考证/名牌大学/送礼/评估/政府干预/大众点评
政治经济学:选举关键是中值选民→讨好选民
行为经济学
不理性:过分自信/一言九“顶”/惯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前后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