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教学与教学过程思维导图
关于教资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内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教学的概念2.教学与教育,智育的联系与区别3.教育的一般任务(辨析)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第十一章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原则,常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笔记,重点知识,考研可用,考编可用,考资格证可用,不定时更新其他章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十章:教学与教学过程
一.教学的本质(辨析题,简答题)
1.教学的概念
教学以授受为基础,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组成,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是学校进行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地位)
2.教学与教育,智育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
3.教育的一般任务(辨析)
1.引导和教授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4.教学的意义(辨析)
教学不仅是实现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教学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主要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2.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一)认识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和简捷性
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认识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认识的引导性和指导性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及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3.教学过程的规律(辨析,简答)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间接经验主要指他人的认识成果,这里指书本知识。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二者不能偏废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
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
形式教育论
洛克,裴斯泰洛齐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质教育论
赫尔巴特,斯宾塞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融合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增长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发学习动机:教学的起始环节
领会知识: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