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11.抗原提呈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物学意义、过程、内源性抗原 (MHC-l)、外源性抗原(MHC-ll)、交叉递呈(非经典递呈途径)等。
局部解剖学盆部的内容,具体内容有辨认男 女性骨盆、盆壁肌和盆底肌、盆膈的构成 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盆内脏器、直肠、膀胱、输尿管盆段、前列腺、输精管 射精管和精囊腺的位置、子宫、卵巢 输卵管 阴道的毗邻和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胸部的内容,具体有: 胸部重要体表标志、胸壁的层次结构、女性乳房、锁胸筋膜、肋间血管神经、胸膜及胸膜腔、肺、纵膈、上纵隔、心和心包腔的结构、食管胸部的毗邻、胸主动脉、胸导管、胸交感干、奇静脉的行程。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内容,分享内容包含:脊柱区的境界、分区、表面解剖、脊柱区的层次结构、皮肤和浅筋膜的结构特点、顶筋膜和胸腰筋膜、脊柱肌群的配布关系、脊柱区三角、脊柱区深部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骨纤维孔和骨纤维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抗原提呈
抗原加工和提呈
生物学意义
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游离Ag,只能通过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体(pMHC)
过程
抗原加工
抗原提呈细胞(APC)将外/内源性抗原降解并加工成抗原肽,将之与MHC分子结合,形成pMHC
表达于APC表面的pMHC被T细胞识别、诱导T细胞活化
内源性抗原(MHC-I)
加工
部位:免疫蛋白酶体
内源性抗原泛素化后经蛋白酶体LMP降解为短肽
转运
经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转运至内质网
荷肽
内质网中,在钙联蛋白、钙网蛋白协助下完成pMHC-I组装
递呈
pMHC-I类分子经高尔基体,通过胞吐表达于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外源性抗原(MHC-II)
摄取
APC以各种方式摄入Ag,形成内体
部位:吞噬溶酶体和M II C
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内体/溶酶体,Ag被其中的蛋白酶降解为抗原肽
MHC-2在内质网中合成,在Ii链的协助和引导下进入内体
内体中,抗原肽在HLA-DM的协助下完成pMHC-II的组装
pMHC-II胞吐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一些概念
Ia分子相关不变链(Ii链)
协助II类分子折叠与装配
阻止II类分子与ER中的新合成的肽或内源性抗原肽结合
引导II类分子进入内体
II类分子相关的不变链多肽(CLIP)
Ii链中81-104位氨基酸残基的肽段结构
能与所有MHC-I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相结合
荷肽详细过程
Ii链引导下II类分子进入内体(MIIC)
Ii链降解,II类分子肽结合槽中保留CLIP
HLA-DM催化,CLIP与肽结合槽解离
HLA-DA编选,高亲和力肽与2类分子迅速结合
交叉递呈(非经典递呈途径)
外源性抗原被MHC-I类分子递呈
外源性抗原穿透细胞膜进入胞浆
外源性抗原自体内逸出进入胞浆
以内源性抗原方式加工提呈给CD8+T细胞
内源性抗原被MHC-II类分子递呈
胞质内蛋白形成自吞小泡,与内体/溶酶体融合
以外源性抗原方式加工提呈给CD4+T细胞
脂类抗原由CD1分子
属于MHC-I类样分子,有CD1a~e五种分子组成,可与b2m组成异二聚体
其中CD1e无抗原递呈功能,CD1a~d对脂类抗原的处理和提呈不依赖于TAP或DM分子
抗原提呈细胞APC
能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
专职APC
树突状细胞DC
特点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
适应性免疫的启动者
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
分类
经典DC(cDC)
抗原提呈能力最强
占DC的大多数
浆细胞样DC(pDC)
产生大量IFN-I
有抗原提呈功能
调节性DC(DCreg)
低表达MHC,抗原提呈能力较弱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负向调控免疫
滤泡DC(FDC)
无抗原提呈功能
可富集抗原肽,刺激GC中B细胞增殖
根据分布
淋巴组织中的DC
滤泡DC
分布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内
并指状DC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级淋巴组织中
胸腺DC
胸腺皮质和髓质交界处
非淋巴组织中的DC
朗格汉斯细胞
分布于表皮和胃肠上皮
间质细胞
内脏实质器官间质毛细管附近
迁移期DC
体液中的DC,分布于全身淋巴管
成熟过程
未成熟DC
分布于各组织器官
抗原摄取加工能力强
未成熟DC接受抗原或炎症刺激,在趋化因子作用下迁移进入外周淋巴器官并发育成熟
成熟DC
表达大量树突状突起
抗原提呈能力强
功能
识别摄取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可溶性抗原
胞饮作用摄取液相抗原
吞噬作用摄取大颗粒抗原或微生物
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
pMHC
提供第一信号
共刺激分子
提供第二信号
细胞因子
诱导T细胞分化和增殖
其中IL-12促进Th0变为Th1
初始T细胞的活化需要更强的信号刺激,只能由DC提供
免疫调节
DC对T细胞在胸腺中的阴性选择起重要作用
DC提供T细胞激活的协同刺激信号
DC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维持免疫耐受状态
胸腺DC参与T细胞阴性选择
外周Dcreg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诱导
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前单核细胞
血液-单核细胞
组织器官-巨噬细胞
吞噬杀伤
巨噬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摄取抗原的方式
不能活化初始T细胞
表达大量表面分子,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
B细胞
B细胞只能通过受体介导内吞和胞饮,无法吞噬
通过两种方式摄取抗原
通过BCR高效摄取抗原,具有浓集抗原的作用
递呈低浓度抗原最有效
在活化Th细胞的同时,自身也受到Th细胞的辅助而活化
非专职APC
仅在特定条件下可诱导表达MHC II类分子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活化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