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思维导图,包含教育的概念、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三要素、教育的属性等内容。
编辑于2023-01-16 16:34:53 黑龙江省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办学方针: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3)教育内容:“六艺”。轻自然科学与劳动知识,重德育,“仁”是最高道德准则。
(4)教学原则与方法:
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好学与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教师品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功能:
①政治:“君子于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②个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教学策略:复述策略“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
(5)教学原则:
①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②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③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④及时施教:“当其可之谓时”“过时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⑤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学不躐等”
⑥学习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3.中国古代其他教育家的思想
(1)孟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即“明人伦”。
(2)荀子。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尊师。
(3)墨子。墨子以“兼爱”
“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4)朱熹。朱熹提出了“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5)韩愈。韩愈著有《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美德即知识“
(2)教育方法:“产婆术”(问答法、苏格拉底法)
四步骤
讽刺
助产
归纳
定义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著作《理想国》
(2)教育目的: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3)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2)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界上第一步研究教育教法的著作。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培根的教育思想
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地位:“教育学之父”。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代表作:《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并提出:
①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②“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③最早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3.卢梭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爱弥儿》
(2)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3)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
4.康德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5.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2)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6.洛克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育漫话》
(2)提出“白板说”
(3)主张绅士教育。
7.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心理学、哲学)。
(3)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5)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1.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育论》。
(2)知识价值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3)教育准备生活说:“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2.梅伊曼与拉伊的教育思想
(1)拉伊的代表作《实验教育学》。
(2)共同提出“实验教育学”。
3.杜威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2)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物。
(3)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5)主张活动课程,从做中学。
(6)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
(7)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1.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育学》。
(2)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1)著有《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等。
(2)提出平行教育原则,集体主义教育。
3.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1930年《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著作。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布卢姆的教育思想
(1)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育过程》。
(2)主张“结构主义”(“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
3.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2)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主导、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一般发展。
4.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1)代表作:《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2)教学目的:发展学生智力。
5.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2)提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6.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1)《教学过程最优化》。
(2)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