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T2DM的三级预防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级预防目标和相应的预防策略
这是一篇关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危害,妊娠期血糖特点,DX,糖尿病孕前管理,妊娠期高血糖的筛查,妊娠期高血糖的管理,妊娠期其他代谢指标的管理,母儿并发症,围产期处理,产后管理与随访,GDM的预防。
这是一篇关于产后甲状腺炎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病因学,临床表现,筛查,DX,DDX,治疗,预后。
这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包含概述、病因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分级、治疗原则、治疗梳理、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9.3 T2DM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目标
一级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T2DM的发生
二级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预防已诊断DM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
延缓已发生的DM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一级预防策略
定义
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人群知晓度和参与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限盐
控烟限酒
心理平衡
提高社区人群的DM防治意识
糖尿病前期
干预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
饮食控制和运动
定期随访
基于社会心理支持
定期测血糖
关注并干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目标
超重或肥胖者BMI≤24kg/m² 或体重下降≥7%
每日饮食总热量减少≥400~500kcal
饱和脂肪酸摄入≤30%总脂肪酸摄入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150min/周
二级预防策略
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疾病筛查、健康干预等,指导其进行自我管理
高危人群 定义
成年人 >18岁 任意一个即符合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FG、IGT、或二者皆有)史
3.超重(BMI≥24kg/m²)或肥胖(BMI≥28kg/m²)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BW≥90cm,女BW≥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T2DM家族史
6.有GDM史的妇女
7.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和(或)TG≥2.22mmol/L], 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PCOS患者或伴有与IR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和他汀类治疗的患者
儿童和青少年 ≤18岁
超重(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 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95%) 且合并以下任一: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T2DM家族史
2.存在与IR相关的临床状态 如黑棘皮征、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出生体重<胎龄者等
3.母亲怀孕时有DM史或被诊断为GDM
高危人群的筛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DM
筛查年龄和频率
>18岁
及早
≤18岁
10岁或青春期
首次正常,每3年一次
筛查方法
FBG≥6.1mmol/L或随机血糖≥7.8mmol/L时, 建议OGTT
药物干预预防T2DM
尚无临床证据
血糖控制
对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T2DM患者, 建议及早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 以降低DM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血压、血脂控制 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对无明显DM并发症但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 采取降糖、降压、调脂(LDL-C)、阿司匹林治疗, 预防心血管疾病和DM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策略
继续血糖、血压 及血脂控制
对DM病程长、老年、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 采取降糖、降压、调脂(LDL-C)、阿司匹林治疗, 降低心血管疾病和DM并发症的反复发生和死亡风险
已出现严重DM慢性并发症者
相关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