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手及上肢功能康复
治疗学(第3版)第六章:手及上肢功能康复学习笔记,内容涵盖神经方面损伤、康复原则、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方法四部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编辑于2023-03-01 21:01:17 福建省康复功能评定学(第3版)第一章,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胎儿的发育过程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怀孕17周之前,这个时候主要是细胞的增殖,所有器官的细胞数目都在增加;第二个阶段、就是从怀孕17周到怀孕32周之间生长发育主要是以细胞继续增殖为主,同时,细胞增殖的速度也是有所下降。然后体积开始逐渐的增大;第三个阶段、就是怀孕32周以后,细胞的数目增殖慢慢的减少。
治疗学(第3版)第六章:手及上肢功能康复学习笔记,内容涵盖神经方面损伤、康复原则、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方法四部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康复功能评定学(第3版)第一章,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胎儿的发育过程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怀孕17周之前,这个时候主要是细胞的增殖,所有器官的细胞数目都在增加;第二个阶段、就是从怀孕17周到怀孕32周之间生长发育主要是以细胞继续增殖为主,同时,细胞增殖的速度也是有所下降。然后体积开始逐渐的增大;第三个阶段、就是怀孕32周以后,细胞的数目增殖慢慢的减少。
治疗学(第3版)第六章:手及上肢功能康复学习笔记,内容涵盖神经方面损伤、康复原则、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方法四部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手及上肢功能康复
神经方面损伤
正中神经
猿手
桡神经
垂腕
尺神经
爪型手
康复原则
肌肉骨骼疾病方面
体位摆放
手腕伸直20°~30°,拇指处于对掌位,拇指MP和IP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微分开,MP、PIP、DIP关节微屈曲
水肿控制
给予适度压力、冰敷、电刺激,或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高度
固定
固定期间,先要保持未受影响手指的动作活动度,不要变僵硬
运动
减轻疼痛
日常生活活动
神经系统疾病方面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导向
团队合作,整体康复
基于循证实践的康复理念
以治疗结果为出发点
注意事项:避免疲劳,体位适当,避免瘫痪部位受压及摩擦,预防压疮发生等,注意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功能活动为导向。患者安全为第一位!
障碍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目的:了解感觉障碍存在与否、缺失程度与恢复情况,制定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感觉类型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图形觉
量化感觉评定
Semmes - Weinstein单丝感觉检查器:评定触觉
Weber两点辨别觉试验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主要反映较大的神经纤维的病变
运动功能评定
肌肉力量评定
肌力、握力和捏力:左握捏为右的90%~100%,女握为男的81%
关节活动度评定
TAM=(MP+PIP+DIP)—(MP+PIP+DIP)
正常270°;优:>健的90%,良:>健的75%,可:>健的50%,差:<健的50%
手操作功能评定
Jabesn手功能评定
7个分试验:I写字,Ⅱ翻卡片,lll拾起小物品放入容器内,IⅤ模仿进食,Ⅴ堆放棋子,VI移动大而轻的物体,Vll移动大而重的物体
Pursue钉板测验
评定手部精细动作
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
评定手部及上肢粗大活动的协调与灵活性
9孔插板试验
简单、快速筛查
Carroll手功能评定(上肢功能试验)
6大类:抓握、握、侧捏、捏、放置、旋前和旋后
评分标准
0:不能完成,1:能完成活动,但动作较慢或笨拙,2:能正常完成
0~25功能微弱,26~50很差,51~75差,76~89功能不完全,90以上功能完全
康复治疗方法
外周干预方法
体位摆放及摆正
手腕伸直20°~30°,拇指处于对掌位,拇指MP和IP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微分开,MP、PIP、DIP关节微屈曲
治疗性活动
主动运动、肌腱滑动运动、增强肌力练习、改善协调性练习
矫形器之运用
静态矫形器
不可动
限制动作达到休息和保护作用,避免及预防软组织的挛缩及关节变形
动态矫形器
可动
增加被动或辅助主动动作,提供代替失去的动作,控制动作,增加阻力,调整正确排列及矫正变形
感觉重塑训练
感觉再教育
训练包括:形状、质地、日常生活用品辨别
脱敏技术(感觉抑制)
降低感觉敏感程度,通过反复、系统的训练,提高患者感觉阈值
常用按摩,震动,渐进压力,叩击,交替冷热流体侵入等刺激敏感区
任务导向训练(最早1972年提出)
评定
上肢动作功能评定
活动方面评定
COPM、FIM、BI、MAL,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电子断层造影
以动作控制理论为基础,需结合环境与动态系统理论(个人,任务,环境)
限制-诱导运动疗法(改良的强制使用)
限制健肢,强迫使用患肢
中枢干预方法
基于运动想象-反馈的训练策略
步骤:说明步骤、预习、运动想象、重复、问题的解决、实际运用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适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其他功能障碍如单侧忽略,缓解水肿
脑计算机接口技术
侵入性脑机接口
借用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或深部
非侵入性脑机接口
不需要手术,借用32/64/128/256等导电极帽
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
新近提出
手及上肢功能康复
神经方面损伤
正中神经
猿手
桡神经
垂腕
尺神经
爪型手
康复原则
肌肉骨骼疾病方面
体位摆放
手腕伸直20°~30°,拇指处于对掌位,拇指MP和IP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微分开,MP、PIP、DIP关节微屈曲
水肿控制
给予适度压力、冰敷、电刺激,或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高度
固定
固定期间,先要保持未受影响手指的动作活动度,不要变僵硬
运动
减轻疼痛
日常生活活动
神经系统疾病方面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导向
团队合作,整体康复
基于循证实践的康复理念
以治疗结果为出发点
注意事项:避免疲劳,体位适当,避免瘫痪部位受压及摩擦,预防压疮发生等,注意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功能活动为导向。患者安全为第一位!
障碍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目的:了解感觉障碍存在与否、缺失程度与恢复情况,制定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感觉类型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图形觉
量化感觉评定
Semmes - Weinstein单丝感觉检查器:评定触觉
Weber两点辨别觉试验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主要反映较大的神经纤维的病变
运动功能评定
肌肉力量评定
肌力、握力和捏力:左握捏为右的90%~100%,女握为男的81%
关节活动度评定
TAM=(MP+PIP+DIP)—(MP+PIP+DIP)
正常270°;优:>健的90%,良:>健的75%,可:>健的50%,差:<健的50%
手操作功能评定
Jabesn手功能评定
7个分试验:I写字,Ⅱ翻卡片,lll拾起小物品放入容器内,IⅤ模仿进食,Ⅴ堆放棋子,VI移动大而轻的物体,Vll移动大而重的物体
Pursue钉板测验
评定手部精细动作
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
评定手部及上肢粗大活动的协调与灵活性
9孔插板试验
简单、快速筛查
Carroll手功能评定(上肢功能试验)
6大类:抓握、握、侧捏、捏、放置、旋前和旋后
评分标准
0:不能完成,1:能完成活动,但动作较慢或笨拙,2:能正常完成
0~25功能微弱,26~50很差,51~75差,76~89功能不完全,90以上功能完全
康复治疗方法
外周干预方法
体位摆放及摆正
手腕伸直20°~30°,拇指处于对掌位,拇指MP和IP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微分开,MP、PIP、DIP关节微屈曲
治疗性活动
主动运动、肌腱滑动运动、增强肌力练习、改善协调性练习
矫形器之运用
静态矫形器
不可动
限制动作达到休息和保护作用,避免及预防软组织的挛缩及关节变形
动态矫形器
可动
增加被动或辅助主动动作,提供代替失去的动作,控制动作,增加阻力,调整正确排列及矫正变形
感觉重塑训练
感觉再教育
训练包括:形状、质地、日常生活用品辨别
脱敏技术(感觉抑制)
降低感觉敏感程度,通过反复、系统的训练,提高患者感觉阈值
常用按摩,震动,渐进压力,叩击,交替冷热流体侵入等刺激敏感区
任务导向训练(最早1972年提出)
评定
上肢动作功能评定
活动方面评定
COPM、FIM、BI、MAL,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电子断层造影
以动作控制理论为基础,需结合环境与动态系统理论(个人,任务,环境)
限制-诱导运动疗法(改良的强制使用)
限制健肢,强迫使用患肢
中枢干预方法
基于运动想象-反馈的训练策略
步骤:说明步骤、预习、运动想象、重复、问题的解决、实际运用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适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其他功能障碍如单侧忽略,缓解水肿
脑计算机接口技术
侵入性脑机接口
借用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或深部
非侵入性脑机接口
不需要手术,借用32/64/128/256等导电极帽
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
新近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