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记
学记,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评价。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 17-18世纪,影响远大: 1.对政治的影响: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同封建愚昧和宗教狂热作斗争,最终废除封建专制。 2.对科学革命的影响:传播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民众受教育才能获得知识和理性。 3.对教育改革的影响:①推动国家掌握教育权,强调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因为民众的智力与能力是国家力量之所在②促进教育近代化、世俗化 4.对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教育传播了启蒙新思想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成为人们对生活的新追求。
法家的思维导图,法家认为私人讲学各擅其说,蛊惑人心,扰乱法制,所以必须禁止。内容有教育实践:提倡“耕战”的教育、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学记
简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活动的所有总结。相传是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
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与政治结合
对社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教化人民,养成良好习俗。
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
学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体制建学,"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
学年:两段,五级,九年一古代年级制萌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小成 1 2 3 4 5
大成
视学与考试
视学:天子视察学宫,参加开学典礼,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考试:德智兼重,循序渐进
第一年 ”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能力,看能否分析章句,考查品德方面,看是否确立了高尚的志向。 第三年 ”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 第五年 ”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与教师是否亲密无间。 第七年 ”视论学取友“(”小成“):考查学术见解和交友择友。 第九年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大成“):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
教学原则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
5.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6.启发诱导原则:”道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7.藏息相辅原则:”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8.教学相长原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教学方法
1.讲解法:“约而达”(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 (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例能使道理明白易懂)
2.问答法:教师提问先易后难,遵循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
3.练习法:依据学习的内容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要有规范,并能逐步进行。
尊师重教与“教学相长”
1.尊师重教
1.“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所有人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所以要“师严”一一尊师
2.“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把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逻辑过程,使为师成为为君的一种素质、一项使命,使尊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3.“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没有教师的教育引导,人们不会懂得相亲相爱。
2.为师的要求
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只强调学识不足以成为老师
2.“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只有懂得教育成败的原理才可以为师
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指出善于在分析达成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素质高下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师
4.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
3.教学相长:《学记》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教与学相互促进,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后人将其引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评价
1.《学记》有丰富的古代课程思想。
2《学记》有丰富的古代教学思想。
3《学记》是对先秦教育教学的思想与经验的完善总结。
4.《学记》为中国后世教育传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