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规培结业技能考核-腹腔穿刺
中医规培结业技能考核-腹腔穿刺 导图知识点以陕西中医规培结业考核为主,涵盖具体评分细则,必背内容,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省市以及书本知识,参考复习,规培结业顺利呀! (主页正在更新中医规培结业考试相关笔试内容,感兴趣的乖乖些可以点进去看看哦!)
编辑于2023-03-28 15:18:59 陕西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技能操作-腹腔穿刺
考试细则(必背)
适应证
诊断原因未明的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
作腹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大量积液压迫症状
禁忌证
配合不了(昏迷休克)
不敢穿的内外因
出血倾向、凝血,肝性脑病、肠管扩张、未导尿、腹腔粘连
注意事项有许多
穿刺并发要注意
感染、血管神经损
胸膜反应肺水肿
气胸腹腔脏器损
胸穿
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出血感染脏器损
麻醉意外
腹膜反应、休克
(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由于腹膜反应,
或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所致)。
前后腹围测体征
诊断注药垂直入,量多先斜后垂直
进针、放水不宜快,术前必须要排尿
初次放水三千下,两个小时慢放出
体征变化要注意,血型腹水立即停,术后平卧免漏出
准备
目的风险先签字,核对姓名及基本
麻醉胸膜血气胸,出血感染心血,病情需要反复抽,穿刺失败组织伤
洗手口帽工作服,检查物品齐备否
腹穿包、碘伏、2%利多卡因注射液、棉签、胶布、无菌敷料、注射器
操作
测量体征腹围摆体位
测腹围(口述);
叩诊查体判断腹水量
病人(模型)坐在靠背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均可
定位
选择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并标记
消毒铺巾
常规消毒术区皮肤,直径15cm;消毒3遍,由内向外螺旋消毒
检查穿刺包日期,打开穿刺包;
戴无菌手套
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麻醉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针尖是否有钩;
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核对、抽取2%利多卡因;
穿刺点先注射一皮丘,腹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每层注药前注意回抽
穿刺
关闭穿刺针后面胶管的夹子
未夹闭不得分
左手固定穿刺点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逐层刺入腹壁
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停止;
大量腹水时需斜形45°进针
之后垂直进针逐层刺入腹壁至抵抗感突然消失
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接好50ml注射器后,
未固定针扣3分
再打开胶管夹子抽液,防止空气进入
注射器抽满后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未夹闭不得分
将抽出液注入试管,余量注入弯盘或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未留标本扣3分
大量腹水时反复抽或放置引流袋。
术后处理
抽完液后夹闭针尾胶管,拔出穿刺针;
未夹闭胶管扣2分
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消毒穿刺点;包扎固定
缺一项扣0.5分
再测腹围;若为大量腹水抽放后应予腹带包裹腹部(口述)
术后整理患者衣物,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告知注意事项,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并发症有哪些)
未做不得分
(仰卧,穿刺孔位于上方,如不适告知工作人员等)
记录抽液量、外观;将抽出液送化验(项目)
未做不得分
整理物品
未做不得分
基础知识
常用穿刺点
1. 左下腹部穿刺点
左下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 交点,
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 1.0cm、偏左或偏右 1.5cm 处:
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
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3. 侧卧位
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
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适应证
诊断
新发腹水
腹水检验可以协助明确病因,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检测癌细胞等。
怀疑自发性或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治疗
1. 大量腹水引发的呼吸困难。
2. 腹腔积液引发的腹痛和腹压增高。
3. 感染性及癌性腹水。
4. 无感染的肝硬化大量或顽固性腹水。
禁忌
绝对禁忌证
昏迷、休克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相对禁忌证
1.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腹腔穿刺术前,需输注血小板;
对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需输新鲜冷冻血浆,上述指标纠正后方可行腹腔穿刺术。
2. 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3. 妊娠者。
4. 尿潴留,未行导尿者。
5. 严重肠管扩张者,如肠麻痹。
6. 腹壁蜂窝织炎患者。
7. 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穿刺层次
1. 1. 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
(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
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2. 2. 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 3. 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注意
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前后腹围测体征
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
诊断注药垂直入,量多先斜后垂直
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
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一定做要准确
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
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肠和回肠
进针放水不宜快,术前要排尿
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
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
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
初次放水三千下,两个小时慢放出
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
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体征变化要注意,血型腹水立即停,术后平卧免漏出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
操作
取得病人同意配合并签协议书,
嘱患者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操作者正确戴好口罩 、帽子 手清洁和消毒。
体位准备
取平卧位或斜坡卧位;
腹水量少者,可取侧卧位。
戴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
局部麻醉:
用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做浸润麻醉,
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先使用麻醉用药时的针管,进行试穿
如果抽出腹水后,根据针头进入皮肤后的长度
在使用穿刺针确定长度,根据麻醉时的方位位置,重新穿刺等腹水水流出。
放入导丝
(放入导丝要慢)防止穿刺到腹腔内脏器
然后退出穿刺注射器。
然后分别使用扩皮器,将置管放置的通路的皮肤路径扩开。
通过导丝将腹腔置管管路置入腹腔内。
使用皮肤贴膜,固定腹腔置管。
10.将腹水送检常规、生化等。
腹腔穿刺并发症
1. 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处理
①术前了解患者有无穿刺的禁忌症。
②放液速度不要过快,放液量要控制,一次不要超过3000ml。
③出现症状时,停止抽液,按照肝性闹病处理,并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
2. 出血
①术前要复核患者的出凝血时间。
②操作的动作要规范,熟悉穿刺点,避开腹部血管。操作中动作要轻柔。
3. 感染
严格按照腹腔穿刺的无菌操作。
4. 损伤周围脏器
5. 腹膜反应、休克
(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由于腹膜反应,
或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所致)。
①注意控制放液的速度。②立即停止操作,
并作适当处理(如补液、吸氧、使用肾上腺素等)。
6. 麻醉意外
①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麻醉药。
②如若使用普鲁卡因麻醉,术前应该做皮试。
③手术时应该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腹水性质
概念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血性腹水
呈粉红色或血水样,红细胞大于(10~20)*10^9/L,蛋白质大于30g/L。
→肝脏以及门静脉处的疾病:
肝癌结节破裂、肝脏外伤性破裂、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其他的腹腔、盆腔器官破裂受损:
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脾破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腹腔内肿瘤破裂出血等。
→Meigs综合征
(Meigs' syndrome):
其为一种少见的妇科合并症。
其为卵巢的良性实体肿瘤(最多见的是卵巢纤维瘤)并发胸水和腹水的情形
(或者说一种现象)。并且这种腹水或胸水会在卵巢肿瘤被切除之后迅速消失。
目前认为此情形下的腹水发病机理可能与肿瘤压迫淋巴管、肿瘤本身的渗出、
肿瘤以及其所引发的炎症对腹膜的刺激等。
乳糜性腹水
腹水中甘油三酯水平大于5mmol/L时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腹水。外观呈乳白色。
可见于腹腔内肿瘤、腹腔内炎症
(尤其是累及肠道通向乳糜池的淋巴系统的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胸导管阻塞疾病(比如炎症、丝虫病、梅毒等)
发生机制
(1 )外部压力阻塞淋巴管;
(2)扩张的腹膜后血管增加淋巴渗出;
(3)胸部创伤,致淋巴回流受阻。
原发性乳糜样腹水较罕见,常见于淋巴管发育不良。
营养不良性腹水
一般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时,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易形成腹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明确诊断依赖于腹水白细胞计数,如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250个/mL即可确诊。
难治性腹水
为使用最大剂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和呋塞米160mg/d)而腹水仍无减退;
或治疗性放腹水后很快复发;
或虽未达最大剂量但反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严重电解质紊乱。
临表
原发病表现
例如肝硬化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便秘、
性功能减退等,可出现出血、尿少、气急、发热、腹痛等;
常见体征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严重患者有大量腹水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腹水表现
症状或体征取决于腹水量的多少
少量腹水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餐后腹胀
中、大量腹水表现为明显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合并SBP时可出现发热、黄疸、腹痛,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严重者出现尿少、肾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表现。
腹水量判定
少量
300-500ml,超声
中量
500-3000ml
500ml,肘膝位叩诊证实
1000ml,移动性浊音(+)
①平卧位,自脐部向左叩诊,浊音停叩诊扳指不动。
②右侧卧位,再次叩诊(浊→鼓),向下叩诊,浊音停。
③左侧卧位,叩诊扳指不动,原位叩诊(浊→鼓)
注意∶ 扳指始终不离开腹壁
(Ps,向哪侧卧位,哪侧下肢就伸直,另一侧屈曲)
大量
3000ml以上
蛙腹,液波震颤
液波震颤:左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
右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
贴于腹壁的手掌随叩击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被检者右手掌尺侧缘协助
检查
1. AFP、CEA测定
AFP高提示肝癌,CEA高提示胰腺或肠道肿瘤
2. ADA(腺苷脱氨酶)测定
ADA高提示结核性腹膜炎可能
3. 测定SAAG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
高梯度性
(SAAG≥11g/L)
此时腹水为漏出液,一般认为是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腹水。
常见病因
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 心源性腹水 大块肝转移瘤 爆发性肝衰竭
布-珈综合症 门静脉血栓 静脉闭塞性疾病 妊娠性脂肪肝、
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黏液性水肿)
低梯度性
(SAAG〈11g/L)
此时腹水为渗出液
一般可以排除是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腹水,而是由别的病因
(不是通过渗透压导致水向第三间隙跑,而是由于体循环和第三间隙之间的分界的通透性过强所致) 所致。
(常见的病因有:包括腹腔恶性肿瘤 结核性腹膜炎 胰源性腹水 胆源性腹水 肾病综合征等)
原理
SAAG实际上是指
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的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
我们有,SAAG差值越大,说明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腹水白蛋白多得越多
从而可以说明
“体液向第三间隙(腹膜腔)跑的过程中,只有溶剂(水)跑了过去,
作为溶质的白蛋白并没有跑过去”,**所以,此时我们认为腹水是漏出液性质的,
所以应当考虑是由于能够造成门静脉回流阻塞的一系列肝脏病变(或者右心衰竭)
所致。(反之亦然)
why腹腔穿刺以及腹水抽取会诱发肝性脑病?
因为,抽取较多腹水之后,腹膜腔的压力一下子减小了,
此时会诱导体循环的血容量向腹膜腔(第三间隙)转移,
从而,体循环的血容量又会快速下降,
从而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肝脏的血供受到不利影响,
从而肝脏的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对胃肠道产生的氨更加难以处理,
从而机体的氨总量更多了,从而诱发或进一步加重肝性脑病。
PS:Child-Pugh改良分级法分三级, 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肝性脑病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