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思维导图,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 ,分别整理了班杜拉、苛勒、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的经典方向,欢迎了解。
课程与教学论思维导图,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大课程论
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进程 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
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不同 课程不等于教育进程
泰勒
大教学论
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论包括课程论
忽视了教师作为课程创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忽视了课程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有碍我国课程论重建
一体化论
坦纳夫
斯滕豪斯
过程模式
从实践方面,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从科学视角,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分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并非平行的
并列论
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 现象、问题和规律
现象论
主体意识到的存在
问题论
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
核心
规律论
一般结束与普遍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事实问题
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
价值问题
为什么
课程与教学的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意志抉择
技术问题
怎么样
课程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
任务 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揭示规律
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确立价值
课程与教学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优化技术
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古希腊教育
雅典的文雅教育
七艺
斯巴达军事教育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也叫《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专著
特征
在培养目标上强调理性
课程设置上重视和谐
强调教学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启发教学
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人物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近代教育学之父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大教学论》
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洛克
白板说
卢梭
性善论
裴斯泰洛奇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思想家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之父
福禄贝尔
幼儿教育
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与竞争
20世纪以来 传统教学派和现代教学论
传统教学派
主知主义、传统派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
“旧三中心”
教师中心
书本中心
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
行动主义、进步派
约翰·杜威
无目的论:适应当下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直接经验
“新三中心”
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
活动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
十月革命胜利后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苏联凯洛夫教学论
教学本质问题上坚持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的观点
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
教学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系统性
教学认识过程具有引导性
教学认识过程具有简捷性
教学认识过程具有教育性
在教学目的上强调个人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方向性
在师生关系上坚持教师主导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分科教学和班级教学
资本主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多元化发展
斯金纳
程序教学理论
布鲁纳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教学最优化理论
人本主义
暗示教学理论
合作教育学
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20世纪初期课程问题的研究演变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34~1942年美国进步教育学会发起了著名的“八年研究”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课程的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建立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20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行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在20世纪前期转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两个基本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分别发展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学科群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我国有过彻底“打倒孔家店”的激进主张,也有过主张复兴儒学等见解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独立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