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线性方程组
数二线性代数,汇总了 求非齐次特解、求基础解析/通解、公共解/同解的知识,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编辑于2023-04-24 10:15:44线性方程组
细枝末节
方程组类型
齐次线性方程组AX=0: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
区分:常数项全为0则为齐次线性方程组,或者说齐次方程是非齐次方程的特殊情况或导出组
矩阵类型
系数矩阵(A):线性方程组的全体系数所构成的矩阵
增广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全体系数和常数项所构成的矩阵
方程组变量
1、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通过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阶梯形
2、类型
主元:行阶梯矩阵每一行的第一个未知量
自由变量:除主元外,每一行的其余未知量
基础解系(不唯一):也叫极大线性无关组
满足3个条件,则向量组η为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基础解系
方程组的解情况
齐次
0解(充分必要):r(A)=n
非0解(即无穷多解)
充分必要条件
r(A)<n
A的列向量线性相关
当m=n时,|A|=0
矩阵A是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推论:m<n(方程个数<未知数个数),必有非零解
齐次方程一定有零解,重点分析是否有非零解 齐次方程只要有一个非零解,就是有无穷多解
非齐次:Ax=b
充分必要条件
有解:系数矩阵的秩=增广矩阵的秩
唯一解:
Ax=b有唯一解:r(A)=n ∴可以推出:Ax=0只有零解,即任意x≠0,Ax≠0
无穷多解:
无解
系数矩阵的秩+1=增广矩阵的秩
b不能由A的列向量线性表出
必要条件(n=m时)
唯一解:|A|≠0
无穷多解:|A|=0
无解:|A|=0
自我总结
主元各列线性无关
向量组与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等价
1、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就是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2、求极大线性无关组:将向量组组成系数矩阵,然后初等行变换
A矩阵为非零矩阵
秩:r(A)≥1
非零解:将A矩阵看成n个列向量,其中至少有一个列向量≠0(即非零解)
由条件可获取的信息
求非齐次特解
系数矩阵已知(凑出特解):
系数矩阵未知:
求基础解析/通解
1、方程组分析
1、判断方程组类型
齐次
非齐次:求通解时,还要额外求一个特解
2、确定m、n
m:方程的个数(即系数矩阵的有多少行)
n:方程未知数的个数(即系数矩阵的有多少列)
m行n列(巧记:m、n字母的顺序位置)
2、系数矩阵分析
系数矩阵明确给出
系数矩阵不含未知参数
1、将系数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化为阶梯形/行最简
2、阶梯形/行最简
阶梯形(1,0和0,1法)
1、确定主元以及自由变量
2、算出基础解析个数=n-r(A)
3、写出基础解系
1、令一个自由变量取1,其余自由变量取0
2、将自由变量代入阶梯形方程组(代入AX=0方程,如果是非齐次,则要将常数列变成0),算出主元的具体数值
4、根据基础解析,写出通解
如果是非齐次方程还需要额外操作(求特解): 1、令自由变量全为0; 2、代入方程组,算出主元具体数值 3、根据主元和自由变量,得出特解
行最简
1,0和0,1法
自由变量取0和1原因: 1、方便计算; 2、保证自由变量线性无关
1、确定主元以及自由变量
2、算出基础解析个数=n-r(A)
3、根据行最简矩阵,写出基础解系
1、令其中一个自由变量取1,其余自由变量取0
2、自由变量取1所在列的元素取反作为主元数值
4、根据基础解析,写出通解
如果是非齐次方程还需要额外操作(求特解): 1、令自由变量全为0; 2、增广矩阵最后一列(常数列)元素直接作为主元数值
k1、k2法
1、确定主元以及自由变量
2、根据行最简形式的系数矩阵写出方程组形式
3、令自由变量为k1、k2
4、将自由变量代入方程组,计算出主元的数值(用k1、k2表示)
5、将x1、x2...xn以矩阵的形式组成一列
6、将k1、k2提取出来,写出通解
基础解系和特解不用专门去计算, 只要将k1和k2提取出来,基础解系和特解自然就出来了
不用去专门算基础解析,因此齐次/非齐次的步骤一样
3、若题干要求解满足:x1=-x2
系数矩阵含未知参数
1、题干会告知方程组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的情况
2、根据解的情况,求出未知参数
初等行变换法(n≠m):分析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
系数行列式法(n=m):通过行列式=0,求出未知参数
系数矩阵未明确给出
矩阵运算构造方程组
1、题干提供多个n维列向量
2、n维列向量进行矩阵运算
通过解的结构得出通解
1、题干提供方程组多个解和系数矩阵的秩
2、通过系数矩阵的秩,得出基础解系的个数(即通解形式)
3、通过已知解,得出齐次的基础解析和非齐次的特解
1、两个齐次解相加减,结果仍然是齐次解(所需的基础解系)
2、两个非齐次解相减,结果是齐次解(所需的基础解系)
3、齐次解+非齐次解,结果是非齐次解(所需的特解)
4、根据通解形式、基础解系和特解,构造所需的通解
双方程组题型
特殊情况:同解方程组法
特征
1、其中一个方程组有明确的系数矩阵,但题目不求该方程组通解
2、要求的方程组通解未提供系数矩阵
方法
1、分析两个方程组是否是同解方程组
2、是同解方程组,直接求有系数矩阵的方程组的通解
通解结构分析法
特征:题干已给出其中一个方程组(A方程组)的通解
方法
1、通解分析:分析出A方程组的基础解析、特解(非齐次方程)和秩
2、列向量关系分析:将基础解析和特解代入本体方程组(A方程组)
3、求B方程组的秩(得B基础解析个数):B方程组做初等行/列变化
4、凑:根据已有的列向量关系,凑出B方程组的基础解析和特解
公共解/同解
同解
定义:两个方程组的解完全相同(即通解形式相同)
已知一个方程组; 另一个方程组含未知参数; 求未知参数使两个方程组同解
1、求出已知方程组的通解,并以任意实数k的形式表示变量x
2、将含k的变量代入含未知参数的方程组(代入后,k随意取一个值,例如取0),求出未知参数
3、未知参数解出后,求该方程组的通解,与已知方程组通解比较,相同则证明出两方程组同解
证明两个方程组是同解方程组
公共解
定义:两个方程组(A方程组和B方程组)含有部分相同的解
题型
两个线性方程组
1、将两个方程组联立成一个大方程组
2、对大方程组求基础解系和通解
方程组+基础解系
任意实数法
1、求出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2、题干提供和第一步求出的基础解系,分别得出两个方程组的通解
3、令 r = A通解 = B通解
r即要求的公共解
4、根据第三步,得出A通解与B通解任意实数的对应关系
5、令最小的任意实数为t,其余任意实数用t表示
如果题目求的是非零公共解,则要注明t为非零的任意实数
6、将A通解或B通解的 任意实数 用t表示,即为公共解
解方程组法
1、求出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2、题干提供和第一步求出的基础解系,分别得出两个方程组的通解
3、令 r = A通解 = B通解
r即要求的公共解
4、移项构造新方程组,令基础解系为系数(构造系数矩阵),任意实数为未知量
5、解出新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
6、根据通解,得出新方程组任意实数与A通解或B通解任意实数的对应关系
子主题标上序号即表示解题步骤/思维,无序号则表示不同的情况/题型
解题步骤/思维
1、
2、
从上往下即为解题步骤/思维
不同情况/题型
xxxxx
xxxxx
开头无序号,即表示题型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