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叶徐本 绪论 第一、二章 语言功能及符号系统
叶蜚声、徐通锵版的《语言学纲要》是最经典的语言学版本,本系列将结合该书以及b站上的北大课程,按照一定逻辑将之组合排序。各位考研同胞们有需要可下载哈,祝大家都一战成硕!
编辑于2023-05-17 23:04:36 广东基本常用的快捷键操作,如Shift鼠标移动:可将形状、图片、文本框等进行水平、垂直移动;Ctrl鼠标滚轮:页面放大、缩小,希望能助大家的ppt使用更进一步。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必读书目,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的版本至少占比全卷的1/3分,该思维导图根据真题区分了颜色。自己备考时对比过文学理论的不同教材,这本讲得真的好,建议其他不用考川大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体系太清晰明确了,而且中西例子对比鲜明。目录分的六大板块除了前三四章和其他教材没差别外,后面两章节都蛮独特的,对一些时兴的观点阐释得挺有意思,建议看看。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必读书目,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的版本至少占比全卷的1/3分,该思维导图根据真题区分了颜色。自己备考时对比过文学理论的不同教材,这本讲得真的好,建议其他不用考川大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体系太清晰明确了,而且中西例子对比鲜明。目录分的六大板块除了前三四章和其他教材没差别外,后面两章节都蛮独特的,对一些时兴的观点阐释得挺有意思,建议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基本常用的快捷键操作,如Shift鼠标移动:可将形状、图片、文本框等进行水平、垂直移动;Ctrl鼠标滚轮:页面放大、缩小,希望能助大家的ppt使用更进一步。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必读书目,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的版本至少占比全卷的1/3分,该思维导图根据真题区分了颜色。自己备考时对比过文学理论的不同教材,这本讲得真的好,建议其他不用考川大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体系太清晰明确了,而且中西例子对比鲜明。目录分的六大板块除了前三四章和其他教材没差别外,后面两章节都蛮独特的,对一些时兴的观点阐释得挺有意思,建议看看。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必读书目,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的版本至少占比全卷的1/3分,该思维导图根据真题区分了颜色。自己备考时对比过文学理论的不同教材,这本讲得真的好,建议其他不用考川大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体系太清晰明确了,而且中西例子对比鲜明。目录分的六大板块除了前三四章和其他教材没差别外,后面两章节都蛮独特的,对一些时兴的观点阐释得挺有意思,建议看看。
叶徐本《语言学纲要》
导言
语言交际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研究对象
语言
分类
内部语言
语音、语义、词汇、语法
词源、方言、文字
外部语言
与语言学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
eg.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神经语言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社会功能 or 交际功能
传递信息
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传递内容
客观事实、主观态度
意义价值
书面语言可以跨越时空,保留经验、传承文化
也可脱离语言,如旗语、信号灯、身姿动作等,但信息传递有限
人际互动
无意义的“废话”,不在于传递信息
进行日常交际与寒暄
情感宣泄
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不管对方有无生命体)
思维功能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是头脑中无声的言语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思维的生理基础
左半脑
理性逻辑/抽象概括
语言管理分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布洛卡”区)
躯体运动中枢/书写中枢
左半脑前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
左半脑后部
右半脑
感性直观/情绪知觉
“脑桥”
左右半脑经过“脑桥”这一控制中枢交叉控制
儿童语言的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学话的过程=思维习得的过程
咿呀学语
独/单词句
抽象概括性思维的习得
具有判断与联系(词与事物)的能力
区别相似事物的内部差别
双词句
特征的分解与归类
造句的基本原理
判断联系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区别+共性
只包括实词的多词句
自由运用各种句子
学话≠机械性模仿,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转换-生成
理解规律,自己组句
鹦鹉学舌因为语音系统发达,但缺乏大脑,不能分辨说的内容
语言敏感期/成长期
临界期约为十二三岁
狼孩
语言的习得除了生理基础,还要有社会环境的教化
聋哑人的语言&思维
大脑健全,思维正常
听觉系统受损,语言功能受障碍
有声语言缺失
学习手语(视觉性语言),或人工耳蜗
思考:为什么人类发展选择说话为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而非手语?
效率(快)
功能分配(手&嘴)
自由度(听觉>视觉)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语言共性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生理结构相似
语言个性
语言符号编码不同,体现思维模式差异
认知归类
颜色
边缘色的定义
亲属称谓
宗族文化、男权社会
eg:中国的伯父、叔父、姨夫等=英国的uncle
语法
英国:单复数、时态
法国:阴阳性
中国:量词
语用
跨地域
赞扬
中国:否定
英国:感激
道歉
英国:具体原因
中国:自我贬损
跨时间
古代中国
现代中国
语言分类与政治、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
语言的分类定义不同:语言学领域和国际认知
eg:中国多数方言不属于不同语言(同一祖国的认同感)
其他
记录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方言具有的特殊的标记功能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与符号
两位语言大师
索绪尔
言语&语言
言语:说出的具体的话(个人的/具体的)
自由性&动态性
无限开放
语言:语言社团共有的一套抽象规则(社会的/抽象的)
内部结构规律(词汇+语法)
语言演变规律
稳定性&动态性,相对封闭
共时&历时
共时:静态地在一个阶段内或一个横截面内研究语法,“描写语言学”
eg:古汉、现汉
具有真实和现实性
历时:纵向、动态地观察语法在历史长河中的缓慢变化
eg:之乎者也——着了吗的;把字句
具有前瞻/回溯性
所指&能指
所指: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即单词所表示的对象或意义
能指: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称
即单词的词形或词音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具体语言&普通语言
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
语言能力:生理基础(天生论)
语言机制
原则(共性)&参数(差异)
原则:收音机
参数:频道调整
普遍语法
激活普遍语法-母语习得的“柏拉图问题”
相对应有外语习得的“奥威尔问题”
输入多-输出少
形式易得-意义难学
受母语思维影响
输入少 输出多
语言运用:转换-生成的创造过程
语言官能板块
语音-表层
句法-研究重点
语义-内涵
普遍语法&个别语法
普遍语法:对任何语言都适用的语法(共性)
eg:所有语言都有n.v.a.这些主要词类、结构层级(词序)
个别语言:研究不同语言差别的语言(差异)
eg :各国语法、英国的冠词、中国的量词
符号层面
形式
作用于感官,能让人感知
意义
符号表达的内容
语言符号类型
意象式符号
直接性,表明特征
eg:厕所男女图标
索引式符号
间接性,想象猜测
eg:刀叉代表餐馆
约定性符号
任意性,规则制约
eg:数学运算符号、语言
语言符号特征
任意性
非自然属性的必然联系,是社会约定的关系
1. 翻译等值
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语言的音义发生变化
3. 同义词
4. 以意象或索引式表达的意义在形式上没有体现。如“one”和“two”
5. 拟声词数量少,且受各自语音系统(形式和发音)的制约。
就语言创制初期的情况而言,一旦投入交际使用,则具有强制性
就单个符号而言,而符号的组合就有据理性
线条性
就发音表现而言,在一维的时间流里呈线性展开
线条性是其表面特征(例外:声调、语调、重音),而语言的内部特征是层级性的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语言羡余?
1. 避免记忆负担,够用即可
2. 使纠错成为可能,保证正常交际,如机器需有一定的内存保证正常运行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二层性
音系层/音位层
能在语音上区分意义的最小单位:音位
音位-音节-音步
语法层/符号层
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最小单位:语素
语素-词-句
以有限驾驭无限
符号系统
词库
相当于词典,是符号的汇总
语法
相当于规则,包括符号自身构成的规则和符号组织成信息的规则
eg:符号结构规则-语音&拼写;符号组织规则-词法&句法
语言:有限的单位和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话语
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
组合关系
符号与符号按照一定条件组合而成
组合规则:合适的成分+合格的顺序(语序)
特征
现实的(可见的)
横向性(线性)
聚合关系
在链条上能相互替换且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群关系
eg
发音
同音词、韵母分类/诗歌的押韵
语义
反义词、数量词、名词/诗歌的对仗
特征
潜在的(需经联想)
心理词库是多维的联系
纵向的(排列方式)
语言符号系统的人类独特性
任意性、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性
能产性,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