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思维导图,汇总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
编辑于2023-06-04 15:35:59 广西壮族自治区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三章 染色体病的思维导图,染色体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这是一个关于第六章 群体遗传的思维导图,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群体中基因分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维持和变化规律。
这是一个关于第五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的思维导图,主要涉及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等方面,医际关系主要指的是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护士与护士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协作的基础上,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第十三章 染色体病的思维导图,染色体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这是一个关于第六章 群体遗传的思维导图,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群体中基因分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维持和变化规律。
这是一个关于第五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的思维导图,主要涉及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等方面,医际关系主要指的是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护士与护士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协作的基础上,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五种经济成分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
1.社会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2.个体经济
农民阶级
3.资本主义经济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随着土地改革的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剥削工人的一面
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
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
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
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经济、政治及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大致设想,强调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这一过渡历史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
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二、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的时期来改造它们
3.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依据
(1)政治基础
(2)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当强大的地位
(3)国际形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中首先进行的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互助组
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各自的劳动力 、畜力、农具不足的困难,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
临时互助组
常年互助组
初级社
特点是以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
特点是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
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原因: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3.我国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政治上适当安排
工作上发挥作用
生活上妥善照顾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渐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渐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失误偏差: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问题原因: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两个事实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注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改革和改造
改革和改造,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不是对改造的否定,而是对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
不能因为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