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年844第二轮最新考试背诵资料
2021年844第二轮最新考试背诵资料,如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编辑于2023-08-17 18:39:13 天津市2021年844第二轮最新考试背诵资料,如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人类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会使用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设计天赋进行发明并创造一些新事物:这就称之为“创新”。
Design fixation的思维导图,Conceptu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engineering desig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ideas are generated or configurations are created or selected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and constraint so fanident if ied technological need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1年844第二轮最新考试背诵资料,如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人类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会使用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设计天赋进行发明并创造一些新事物:这就称之为“创新”。
Design fixation的思维导图,Conceptu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engineering desig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ideas are generated or configurations are created or selected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and constraint so fanident if ied technological need
2021年844第二轮最新考试背诵资料
第一章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1.区位
所谓区位,是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从这一角度讲,工业生产所占有的场所即为工业区位,而居住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则为居住区位;各城市经济活 动所占据的场所则为城市区位
2.区位单位
是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根据研究的层次不同,区位单位的具体内涵也不相同。
在研究工业区位时,某一工业整体即可被视为一个区位单位;
而在更微观的研究层次上,区位单位则可能是指一个工厂、大楼、公司的业务部门等.
可见,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区位布局的物质实体。
3.区域
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重点
1.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
2.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3.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 管理的行政单元;
4.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 聚居社区。
4.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结果。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比,经济区域具有如下特点:
(1)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2)经济区域不能无限划分。
(3)经济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
(4)经济区域是开放的,其界限是模糊的。
5.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超级重要)
1.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1.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3.人口压力有所减轻,4.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5.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6.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2.因此,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增长。(2017)(2012)
1.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 而经济发展的涵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
3.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
4.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
5.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6.区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它和部门分工共同构成社会分工,两者的区别在于:部门分工是指不同部门形成和分离的过程,它最终形成产业结构; 而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也就是区域结构。
7.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非常重点)
1.经济学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二元结构。(地理二元性导致空间二元性)
2.产生这种二元经济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由于区际人均收人及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同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时某些区域如果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广州佛山)
3.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区际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及工资水平和利润率等产生差距,使发展快的区域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区域发展更慢,从而逐步拉大区际经济差距,形成区域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4.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相互作用来看,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下面详细介绍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5.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区域和核心区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不断从不发达区域和边缘区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向它们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帮助它们发展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6.回流效应是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输出其劳动和资本;发达区域和核心区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区域吸引要素与资源来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距。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经济发展初期,回流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扩散效应的作用才日益增强。因此,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不断扩大。(回流效应==极化效应)
8.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梯度推进论)(超级重要)
1.这种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空间表现形式。
2.区域可被分为低梯度区域和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组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组成。(被淘汰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是高梯度区域应用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区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有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低梯度区域转移。
4.随着经济的发展、转移速度的加快,区域间的差距就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5.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区域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秩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在动态上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的共同作用会使生产向高梯度区域进一步集中,从而造成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
9.增长极理论。(如果名词解释就这部分,如果简答题,后面需要继续答)
经济学家指出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在经济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会扩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从长期来看,涓滴效应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通过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显示市场力量。
10.有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倒U字形理论)
1.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的深圳)
2.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高科技等)
3.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即所谓倒"U"字型理论。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理解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一起考大题,可单独抽出来考)
(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
1.这些区域之所以能攀登上经济发展的高峰,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占有了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商贸发达的银行、信息、科研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2.一个地区不管它的产业结构过去多么优越,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老化。到那时这一地区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而工资高、原材料价格高、地租高等不利条件则会凸显出来。(中山)
3.预防结构老化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那些已经进入成熟与衰退阶段的老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处于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中部地区)
1.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由于没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致陷入危机中的新地区,唯一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的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如诺基亚手机)
2.三管齐下的方针包括
第一,划拨大量研究和开发经费,把本地强大的这种科研,技术力量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计算机等新兴行业逐渐改变地区经济结构。(科研投入)
第二,帮助当地原有的这种纺织,鞋制,皮革等老部门中那些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企业转向生产高档产品,重新回到生命循环中的创新阶段。(扶持企业)
第三,对那些确实没有可能通过扶持,改造推出创新产品的传统工业部门,则帮助他们关厂,转产或者外迁,政府必须尽可能做好善后工作。(关闭企业)
(三).处于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
1.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初级产品与一些衰退部门,因为扩散效应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些发达地区淘汰或外溢的产业,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就必须沿梯度逐级而上,不可跨越梯度,他应该重点发展具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的产业。
原因:
1.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创造利润,为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金。
2.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进入成熟或衰退阶段,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话,却可能仍然是产业结构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或空白。
3.第三,只有顺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的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业,而这些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
4.第四,在一个科学,文化和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区,若不去发展这些,他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儿,想一步登天,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的力量用于发展本地区,没有多大市场或者不具优势的这些部门或产业,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的。
12:落后国家与地区想更快的速度向上攀登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扩展)
1.第一是政治上的稳定.
2.第二是重视科学文化发展.
3.第三是要有一个远见卓识决策果断工作效率高的政府,它能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制定正确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3.掌握梯度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研究经济社会梯度发展理论是时代的选择
1.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特征,首先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研究当代我国发展观念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更要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互相作用.
2.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暴露出了许多层次性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了阻力,因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梯度性研究就显得尤为的迫切。
(2)梯度理论的研究要符合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历史上,国内外都有学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但他们大多是从阶段论的角度展开的.
(3)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理论意义。
1.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坚持发展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对以往只注重发展结果,忽视发展过程的发展理论都提出了挑战,是主张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相统一的发展理论,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一个突破。
(4)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际。
1.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意义,价值在于它从发展阶段开始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它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层次,小康之间的矛盾。
3.它能有效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之间的矛盾。
4.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之间的矛盾。
14.理解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1)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一种比较粗浅的划分方式,我们知道在中国,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比较高,比如中部,西部的许多中心城市就是这样子,把这些地区划分为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所谓的发达,欠发达地区相对的概念。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进行划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3.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间的内在的经济互补性,我们知道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同一个地区内,中心城市小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广泛的互补性,两者的互动关系将长期存在,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加以利用。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异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这会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5.从理论上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梯度推进理论只注重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后者对前者在人才自然资源粮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2)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1.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采用分析方法,我们以反应现代化程度的综合指标为依据,把国内各个地区划分为四类。一这四类地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且这四类地区之间的辐射是交叉的,每类地区都和其他三类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线辐射和面辐射。第二,每类地区内部都存在着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第三,显然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部分,即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忽略了其他辐射方式产生的互动作用。
3.在辐射理论的指导下,辐射的途径和辐射中经济资源的流向以及人文环境因素传播的方式方法和主要传播途径,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显然,这样的发展战略,依靠梯度推进理论同样是不可能科学地制定出来的。
4.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到这些已有的或潜在的辐射源,找到这些地区和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的辐射途径,那么,尽管这些辐射源与交界地区的一些部分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尽管这些辐射途径可能跨越行政区域,我们也依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政区域,共同制定发展战略,联合采取行动解决发展问题和脱贫的问题,这种措施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同样这样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利用梯度推进理论是无法实现的。
5.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布局问题,有助于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同时还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扶贫政战略。(广佛同城)
15.掌握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来看,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明显的.
1.从点辐射的角度来看,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为中心,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和其他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连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辐射效率。
2.从线辐射的角度来看,不仅要重视铁路干线,公路干线的建设,还应该重视这些干线建成后与周边路线的配套问题。
3.从面辐射的角度来看,辐射理论要求发达地区落后地区之间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要求发达地区内部和落后地区内部分别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体系,这是有效进行面辐射的基础。
(2)按照辐射理论,远距离的辐射,只能借助于线辐射和跳跃式面辐射的方式加以解决。
1.因此可供选择的思路,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东西,南北的互助合作关系,即我们所说的对口关系。(对口帮扶)
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干线,航道干线和铁道干线以及航空运输等条件,加快地区间经济资源的流动,这是线辐射在东西,南北经济互助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按照辐射理论,一个地区无论选择哪一种思路,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辐射理论制定相应的措施。
1.例如,在一个落后地区,中等城市的数量也很少,如果一些小城镇位于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发展这种小城镇就是非常明智之举。
2.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必须以建立有效的辐射网络为指导方针。
(4)辐射理论就业观认为,劳动力是辐射的重要内容,劳动力的流动必须按照辐射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有序进行.
为此我们认为啊,如果一个地区劳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话,失业问题严重,那么,就应该允许和帮助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在更大的范围内,跨地区流动,既可以跨越乡镇及县,也可以跨越行政地区甚至省界。
(5)辐射理论还对中国各省交界处各地区交界处的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1.在各省或各地区交界处可能存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周边其他地区的学生或患者可以就近到这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学习和就诊,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成本。
2.而且可以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从总体上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进行合理布局.
(6)辐射理论对于有效克服地区之间的负面辐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知道,区域之间的辐射既有积极的正面辐射,也有消极的负面辐射,比如落后的文化等非经济因素,通过辐射媒介向先进地区去传播,这些都属于由线性辐射带来的负面的,这个辐射理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
(7)辐射理论认为,区域之间由于存在广泛的辐射,因此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无论是落后地区还是先进地区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会对对方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6.理解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1.这里的资源结构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2.相反,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得到重点的发展,而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的产业与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有相对优势,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的资源结构相互错位,这样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是不合理的需要进行调整。
(2)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否做出独特的贡献.
1.一个较大的区域,包括若干个范围较小的区域子系统,这些区域子系统的优势各不相同。
2.通过区域经济分工,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就会得到充分,重点的利用,专业化部门就会得到充分和重点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使各区域指系统以及包含这些区域指系统的整个区域都获得利益。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及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1.区域内部的产业关联一般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理论意义上的关联及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互相之间依赖性联系非常密切,区域产业之间只有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关联的。
2.区域内部产业间关联程度高,则区域经济凝聚力强,经济综合实力强,产业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企业生产成本就会降低,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具有竞争力,从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能力和应变能力,区域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
1.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就需要调整,使其向合理的方向改变,其实得不到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
(5)结构性效应.
1.结构性效益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
2.如果一个区域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3.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经济效益不好的话,而且这个较差的经济效应是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17.二重结构:(二元经济)
确切的讲,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并存,且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现代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差不大,而尚未现代化的领域却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这种二重的非同质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单一的同质的结构不同,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发达的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业并存)
18.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或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等等,这些是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
2.产业革命或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或地区,则一般是在内部没有充分准备,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之下,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其方式一般是以农业税为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先进国家,先进地区输入的技术装备。
3.两极化促进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两极化的产业结构一形成,便向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中央企业靠中央投资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地方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只能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从而二者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4.发展战略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偏重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把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投向这方面,而相对忽略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工业的较快发展为基础,并且是以牺牲农业和其他部门的利益换来的。
19.二重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1.地方经济不能与中央企业有机协作,不能为中央企业提供扎根,开花结果的必要土壤,中央企业的辐射力也不一定能被地方经济所吸收,无法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央企业虽固定于一方,但其产品的远辐射力强,而对所在地区地方经济的经辐射力和扩散效应却很微弱。
2.区域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地方财政受中央企业的影响特别的明显,这些都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并使之处于被动的地位。
3.就地消化中央企业留下的原材料的能力差。中央在这类地区的企业主要属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绝大部分外调,留下来的不多,但留下的有限能源,原材料,地方工业也不能有效的就地消化增值。(石油)
4.技术力量富集和技术力量贫乏的地区的企业之间难以形成技术辐射和扩散机制,严重影响了技术转移,开发成果难以被地方经济接受利用,使之整个地区综合技术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些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有一定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像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20.动态比较费用论。
1.发达国家应将其产业结构的重点放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且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上,而不发达国家只能重点发展如农业,原材料等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初级产业。
2.如果这种分工持续下去,势必会使现有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
4.从某一时间点看,在国际贸易中暂时处于劣势的产业用发展的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关键是对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采取扶持政策,经过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一定时期后,这些产业可以发展成为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中国的高铁技术,核电技术)
5.这个理论为日本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做出了有力的证据,是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的起点,并成为落后国家,落后地区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1.燕形态学说
1.日本经济学家从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中发现了如下现象,当现代纺织工业在日本尚未发展起来时,西方纺织品大量涌入市场,国外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开辟和拓展了日本的纺织品市场,为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2.国内市场与近代技术,低工资成本的组合,促进了日本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随着国内纺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加上低工资,使得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大幅的降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成为日本重要的出口产品。
3.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燕形态学说,认为后发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个进展过程表现在图形上像三只大雁的飞翔。
22.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导向选择的基本依据,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二是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体水平,包括区域已有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全国地域分工的需求。
2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有三种基本导向。
1.技术导向。即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转变,也就是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到高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 (深圳)
2.结构导向。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东莞)
3.资源导向。既以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这三种的不同的导向标志的区域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山西)
24.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1.我国发达地区已形成了区域产业结构与其他类型区域的产业结构相比,要进要相对进步一些,但以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来衡量的话,或者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2.一是按生产要素的密集度来划分,即使是一些大都市区,其工业结构中,物品耗高,运量大,污染重的传统工业也仍然占大的比重,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
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不仅新兴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个传统的第三产业也不能适应区域内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区域中心城市发挥综合功能的需要。
4.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作为区域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不协调。
25: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还是发达地区国民经济的主体,新兴高技术产业还需要依靠他们的积累资金,提供市场,培训掌握新技术的队伍,同时,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也主要依赖于发达地区现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史证明发达地区生产发展的前途主要不在于扩大同种产品的数量,而在于开发新的产品,新产业,发展新品种,创造新的价值。
发达地区要保持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在新兴高技术产业方面先行一步,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条件,又由于这类产业具有省能,省料,省空间,省劳力的特点,且能生产大量的替代材料,因而对整个地区的这个经济有很强的超前带动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到适应区域经济所要求的结构比例,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
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从总体上看,发达地区要由农工商走向贸工农,要建立和健全农副产业出口生产体系,以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再扩大出口创汇的良性循环。
26.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1.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和逐步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的,适度的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还是以资源导向为主。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要进一步研究。
2.认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采用高新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是一致的。技术必须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开花结果。
3.加工增值问题,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结构导向转向的一个中心环节,但也要适度,这是因为我国发达地区能源,原材料严重不足,加快高耗能产业区域转移,把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同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把东部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发展相结合起来的战略步骤。
调动资源导向地区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积极性,再进一步体制,价格改革的同时,还需要中央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
27.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是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
28.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可持续发展"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地发展的唯一途径。
2.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4.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5.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
6.这个定义至少体现3个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
7.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8.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9.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29.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种发展模式,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想。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减少消耗,最小化排放,最大化利用资源,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环保)
这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本身也就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从循环经济一词诞生的背景看,循环经济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萌芽,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从循环经济及各种发展战略,关中演化而来的。
30.理解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1)对发展的理解不同是两种发展观的核心区别。
1.总体而言,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单纯追求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多、追求GNP的提高。可以看出,传统发展观的内涵是很窄的,突出的是数量概念。(经济增长)可以说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热潮,其结果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但却带来了种种危机。(只重视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可持续发展反对以追求最大利润为趋向、以贫富悬殊和资源掠夺性开发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所鼓励的经济增长是适度的,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他以无损于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为特征、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满足人们对自由、公平、全面发展的追求。(经济发展)
(2)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1.传统发展观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考虑资源的再生能力。但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预能力已使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尖锐,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自然难以自我修复)
2.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发展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协调一致,强调人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睦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强调系统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共融的和谐目标。可持续发展主张,增强资源的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并利用经济。(新能源汽车----原有的汽车)
(3)对待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发展观的不同。
1.公平主要是指人类在分配资源和获取收入或积累财富上的均等。传统发展观不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往往以牺牲公平来提高效率,结果可能效率-时上去了,却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环境为代价)
2.可持续发展观主张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体现3个原则:
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
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3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50%)
1.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形态的一种非常有实际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表象,他是知识经济当中最重要的实践基础,循环经济的思想不是现在才有的。很早以前就有了变废为宝废物回收利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但那是低水平低层次的节约思想,不能构成大规模的经济行为,更不能形成人类统一的,具有共识的社会价值观念。
2.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形态和实践意义,实践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式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在生产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其本质就是生态经济。
32.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
1.德国通过立法推动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规定对废物进行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并且确立了产生废物最小化,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和官民合作三大原则。
德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监督企业废物回收和执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机构。德国各地都有为企业提供垃圾再利用服务的公司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垃圾回收处理等服务。
2.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对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开始实施这些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
33.建设中国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重点)
(1)坚定地选择新工业化循环经济。(新能源汽车)
循环经济之所以会出现,首先是由于工业生产方式形成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重危机与困境,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工业危机局面更加的严峻。
(2)确立建设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新基建:5G 特高压 云计算等)
1.把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纳入整个新工业化进程,作为新工业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础任务。
2.从中国国情出发,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自然资源的减量,限量化开发利用,如何建设循环经济要视国情而定。
(3)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必须抓住科技创新的环节,以科技突破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要抓好产业结构的深化升级,尤其要重视新工业产业的发展。
(4)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市场通过供需。
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强宏观调控,倡导循环经济观念,推动市场经济循环化,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尤其是科研投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5)积极发挥生态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
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技术,建设循环生产体系的成功模范,要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他的示范作用,积累经验,推广到全社会。
第五章: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34.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重点)
(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均衡的增长。它首先体现为区域内若干个增长极的增长,而后通过这些增长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作用,把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和外部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城市布局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清远的菜篮子工程)
城市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相应的变化,城市布局成为影响和决定区域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及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因素。
(3)城市通过推动机制和拉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极化和扩散)
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推动机制和拉动机制上,城市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不仅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刺激各种资源向城市聚集,进一步加速城市和农村现代化。
(4)城市是区域经济联系的枢纽,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1.区域中的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从此形成了城市体系。
2.加强对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城市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与区域的经济运行相一致,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城市空间结构决定城市竞争力,进而决定区域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城市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城市区域,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区域发展对城市地理位置的影响体现的各个方面,区域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化,引导产业的空间聚集,进而成为推动城市进程的基本动力。
35.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集群,是大部分市区的联合体。
城市群是指城市发挥其机能时,与周边地域形成的种种密切联系所波及的空间范围,因此它又是一个超越城市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功能地域的概念。
36.城市群的功能:
(1)城市群的高度聚集性.
1.城市群的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基础较好,从而使城市成为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高聚集区域,成为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和枢纽地。
2.大城市能够更好的实现规模经济和社会分工与协作,促进人才资金信息和物质的快速流动与科学技术的传播,能够以更经济的方式为社会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金融贸易和其他配套服务。
3.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群,能够推动一个地区的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实现更高的总体经济效益,并通过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2)城市群的高级性。(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
1.大城市群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场,对周围地区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一方面通过向外扩散商品,转让技术,转移产业,为中心城市的金融贸易,信息技术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保证中心城市及紧密层经济得以较大的增长。
2.另一方面,其不断向外扩散技术,产品及产业,又可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外围区和中心区的经济落差,从而促进城市群的空间拓展。
(3)城市群的开放性
1.城市群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交通运输高度发达上,城市群中发达的交通运输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群吸引和辐射的经济势能也只能通过畅通无阻,高达发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才能有效地发挥。
2.城市群的开放性,还表现在这种信息高速流转上,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教的中心,从而是信息源的中心,城市群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城市群大量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功能上。
(4)城市群的自组织性。
1.城市群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了自身的生产,生存和发展,不断提供这种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从而促进城市群自身不断地从孤立城市向城市圈城市带世界经济圈演进。
37.城市群的形成机制。(或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1)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某些具有自然优势的地区,首先发展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各种生产要素从其他地区向中心城市聚集,形成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相对雄厚的资本和科技力量相对集中的消费市场。
2.生产要素沿着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的梯度练逐步向外扩散,中心城市通过部分低级要素的转移,为高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
(2)区域协调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1.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由区域内,城市共同参与的协调制度,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和互补,及时处理跨地区问题,推动建立大城市,大市场,形成城市群分工体系构造及成竞争优势。
(3)城市间的互相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运行条件.
1.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形成城市群的有利的链条,使城市群成为一个协调有序 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或城市以及农村之间形成经济结构的高度关联。
(4)技术进步是城市群形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1.城市群的本质特征是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技术进步加速了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更新和重塑,特别是随着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服务业取代了制造业,成为了这一个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
(5)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减少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耗的能量的损耗,促进城市群内城市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6)正确的空间规划指引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制度保证.
空间规划作为政府的空间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是保证城市群建设整体效益的有力措施。
38.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凸显出来:(60%)
1.深圳前海未来即有望承接生香港金融中心职能及深圳CBD功能的地位,地位并不亚于陆家嘴。
2.与具有同等战略地位的京津冀,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明显的核心城市,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没有一级独大的区域龙头,经济结构最健康。
3.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出现了大都市圈的雏形,建成区连成一片,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珠海房价已经得到了反映。
4.港澳大湾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南北两端,从深圳到广州,只需要半小时,粤港澳大桥已通车。
5.粤港澳大湾区移民基因束缚最少,超强民营经济总部聚集创新能力最强。
39.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
1.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等。
2.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城市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协调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不断提高。
5.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6.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的幸福。
第六章:习近平“三农”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
40.精准扶贫的含义。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41.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是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而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探索和实施方案。主要从结构上来讲,“乡村振兴”指的是这五个方面的振兴:产业振兴(农业),人才振兴(农业科研人员),文化振兴(农耕文化),生态振兴(绿水青山),组织振兴(党组织基层人员)。
42.习近平“三农”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科学内涵)
1.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形成了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定自信和对亿万农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是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4.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农村工作经验,因而总是能用深入浅出、善接地气的语言阐释“三农”重大问题,一语中的,直指要害。比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生动语言,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与深接地气的完美结合。
43.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2019考了)(很重要)
(1)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1.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増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1.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鍵。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4)更大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村文化---农耕文明)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1.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1.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44.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包含的主要内容:
(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1.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度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实现自然保护系统修复。
2.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以城乡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3.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通盘考虑乡城镇的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土地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2)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1.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兼具生态功能,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片区,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
2.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感强。
3.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3)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1.集聚提升类村庄。
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2.城郊融合类村庄。
加强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45.掌握乡村振兴的途径与模式.
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乡村振兴的作用,定好调)
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下面的小点是具体怎么做)(这些很多地方可以通用的)
1.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3.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培育和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5.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6.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6.三农问题解决 1441(如何实施乡村振兴?)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后总书记多次谈及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
(3)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治制度。
2.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消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4)土地
1.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2.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5)粮食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2.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的反映市场供求。
(6)产业结构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出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
(7)乡村治理(组织振兴)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碉堡。
(8)精神文明(文化振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实施乡村战略不能只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9)乡村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保留乡村风貌。
2.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10)队伍培养
1.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要把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规范人员选派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日常管理。
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深化精准扶贫,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中国农学会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在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七章:农业政策学导论
47.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及其职能部门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目标,根据历史条件,当前国内状况和国际背景而制定的一系列谋划,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改革开放政策)
48.农业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并使农业与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行为规则的总称。(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市场行为规范政策等等)
49.政策科学:(50%)
政策科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式,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给予分析,评价并探索其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是在人们的研究视角,由微观到宏观不断拓展后得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50.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50%)
1.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经济逐步向前发展,并最终促成国民经济现代化。
2.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加以补救。(豆你玩,蒜你狠)
3.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在大多数场合必须得到肯定,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市场失灵。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补救经济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失灵或可能出现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51.市场经济存在哪些弊端?
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1.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所有社会目标问题。
市场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各决策主体自身的效率,是其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调节并不能保证资源配置与社会的偏好和目标取向一致,有时会造成对社会公正的严重损害,或激化社会矛盾。(人们的趋利性)
2.市场经济无法承担所有公共职能。
一个社会总有全民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它们有些是生产私人产品的部门不愿提供的,有些是生产私人产品的部门无法提供的。
因此,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它们有足够的供应,需要发挥政府的经济和行政功能,将市场缺口填平补齐。(例如军工,投资大,资金周期长)
3.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通常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市场机制是自发的经济运行机制,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的经济运行是难以避免局限性的。(非洲猪瘟)
52.掌握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其缺陷:
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但政府的介入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替代市场,而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运用政府的力量,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同时遏制或限制市场机制自发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政府为什么干预以及干预程度)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53.政府的政策干预也存在一定缺陷:(可与市场经济的弊端一起考)
1.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规律及机制元全吻合。
2.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政治、经济利益及职权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实际制定的政策或政策的实施结果可能与初始目标相去甚远。
3.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即仅仅针对那些市场机制无法自行解决的政策问题同时尽量遵守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
4.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不了解实际情况或者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强调政策科学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
5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1.经济活动中市场失灵存在的客观事实导致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而政府的干预活动主要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政策的作用是按照政府的目标去修正市场失效,所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就是要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平衡点。(芯片危机)
2.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的作用是充当市场竞争的裁判,制定比赛规则,以消除竞争障碍,维护竞争秩序,提高竞争质量。这些竞赛规则多数是以政策形式来表现的。
3.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所处的裁判位置,决定了它只负责裁决、监督,而不直接参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动。“不与民争利”是各国政府行为最基本的准则。
4.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业进行干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干预农业经济事务。
5.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农产品市场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此后,政府调控才成为必要。
6.政府通常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农业实行干预。
第八章:农业政策分析
55.农业政策分析的含义:
我们认为农业政策分析是依据一定的政策和农业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发现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和优化具体农业政策的过程。
农业政策分析必须以一定的政策和农业知识为基础。政策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经验知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才能确保农业政策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6.农业政策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减少政策失误.(提出问题--解决方法)
1.政策失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难以避免的政策失误,另一种是可以避免的政策失误。
2.难以避免的政策失误是指政策所必需的信息,资料、证据不充分,或者政策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带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的政策失误。(客观因素)
3.可以避免的政策失误是指政策所必需的信息、资料、证据完全具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程序造成的政策失误。这种政策失误虽说不是分析的责任,但缺乏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为因素)
4.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农业政策分析,能准确地发现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对症下药地实施农业政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实现农业政策目标,极大地提高政策能力。
(2)提高决策效率.
1.农业相关机构的决策不仅存在失误的问题,还存在低效的问题。
2.某些决策方法落后,决策技术陈旧,引起巨大社会危害的“试错法”是最常见的决策方法。
3.参加政策制定的人员素质差,既缺乏必要的政策知识,又不熟悉政策制定的方法技术和程序,也没有受过政策分析的训练。
4.有效地进行农业政策分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线性规划,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政策决策效率。
57.理性决策模型:
也被部分学者称为科学决策模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时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条件看看,挑两个记住就好)
为了选取一个理性的决策,政府的决策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二是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表现在他们具有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顶测所有结果;
三是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四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五是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58.有限理性决策模型:(50%)
是相对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而言的。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他认为,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很少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多数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
59.渐进决策模型:(一步一步改)(50%)
(总结:渐进决策就是不断修正,更新的一个过程)
渐进决策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这是他在批判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认为,政策的制定过程有赖于过去政治决策的经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一个完善的过程)
只要依据现有的方案,并对它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并将其与以往的政策进行比较,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就可以作为新的政策而被采纳。
60.过程模型:
农业政策的过程模型有时候也被称为政策生命周期理论,其本质上强调农业政策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过程如下:(和决策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
(1)农业问题的出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偏差或者障碍.
(2)农业问题的确认。这是对农业问题的一种分析和界定的过程。
(3)政策议程的确立。这是农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只有政府将农业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农业政策。
(4)制订和选择政策方案。决策者会对现有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中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5)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是政府为了解决一项农业问题而采取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或口头上的承诺。
(6)政策的监控。政策的监控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政策的执行,政策的评估,政策的调整、修正与终结。
61.集团模型:(50%)
集团模型理论源于政治学对组织问题的思考。该模型理论认为:只有当社会中的个体以集团的名义并为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时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总是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和影响政治生活,因此,集团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的核心。
从集团模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它不过是利益集团竞争后达成的一种均衡,这种均衡以公共政策的形式被合法化。我们可以把这种均衡理解为政府承受集团压力的综合表现。
62.精英决策模型:
又称为杰出人物模型,这一政策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集团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集团是没有权力的多数人。前者垄断国家权力、执行政治功能,是由少数杰出人物组成的统治阶级。
后者是接受统治、控制和指挥的,由多数人组成的被统治阶级。
63.精英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有:(50%)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而群众则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群众代表,他们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
(3)非杰出人物向杰出人物的转化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又持续的过程,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发生革命。在非杰出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杰出人物的一致意见者、才被允午进人统治集团。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5)农业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杰出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农业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两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相反,杰出人物对群众的影响远远超过群众对他的影响。
64.系统决策模型:(强调各方面的协调)
系统决策模型强调政治系统的环境作用,将农业政策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它把农业政策视为政策系统与外界诸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反映。在系统决策模型下,农业政策是系统的产出。
65.系统分析法: (考名词解释的概率大于简答题)
系统方法是指按照系统的特性和规律,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方法,即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将系统分析的内容相对地划分为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五个方面。
66.专家分析法:
专家分析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专家个人判断预测法、集团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专家个人判断预测法是以专家个人“微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方法。
集团头脑风暴法通过信息交流、互相启发,引起“思维共振”、相互补充,产生组合效应,运用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方法。集团头脑风暴法,也称为专家会议法。
德尔非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观预测方法。它采用函询调査,对与所预测的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而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反馈。这样经过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也较强的意见。(专家说了算)
67.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是通过假设、预测、模拟等手段生成未来情景,并分析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方法。情景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情景分析法需要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为情景分析法只是建立了一套进行预测的框架,分析每个情景下的影响时还需要依赖其他一些更为具体的评价方法。
(2)从当前优先转向长期趋势。情景分析主要是基于驱动力及不确定性因素描述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3)从熟知的当前转向未知的将来。情景分析主要是基于对将来的关键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描绘未来可能的情景。
(4)基于对未来发展的多个情景故事的描绘,制订多个不同的情景方案。
(5)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规划方案情景下的影响后果,以及一系列主要变化的过程,便于比较和决策。
6)情景分析将定量和定性资料结合起来,从不同层面对所要研究的事物进行综合性的全面客观的描述及分析。
68.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对各种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进行计量和分析。
定量分析法又分为确定型定量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前者有线性规划法、马尔科夫分析法、效益分析法等,后者有动态规划、回归分析法、决策分析法等。
69.决策分析法: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人们依据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以及决策的条件与后果状况、把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通常具备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期望实现的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④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⑤在多种自然状态下究竟出现什么样的状态无法肯定,但对各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却可预先估计出来。
第九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70.农业政策的主体:
农业政策的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农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督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在现代国家中,政策主体通常指的是政党的政府,农业政策制定的主体又有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之分。
直接主体:农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那些能获得法律授权,享有法定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并以此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或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关执政党等。(专家)
间接主体在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农业政策制定的直接主体,还有一些团体或个人,他们虽然不参加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但是却对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农户)
71.农业政策制定的客体:(农业的问题+农户)
农业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对象,包括农业政策所要处理的农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广大农村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从农业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的时空范围。
从农业政策执行的角度来说,农业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主体所施加影响的时空范围通常所说的政策适用范围。
72.农业政策的环境:
政策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只有对农业问题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从深层次分析农业问题产生的具体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环境是指农业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综合,也可以概括为涵盖农业政策系统以外的影响和作用于农业政策过程的所有因素。
73.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
农业政策问题,即农业政策客体的现有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主观上的问题,即判断失误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另一种是客观上的问题,即农业政策客体的理想状况与现实状况的差距。
74.农业政策问题的特征:
(1)农业政策问题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
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农业问题,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并且是人们所认识的问题。农业政策问题的出现有一个过程,只有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时,人们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2)农业政策问题的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
政策的动态性是指政策问题经过认定之后,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阶段性,但是它又将随着问题解决的程度、影响范围的变化和时代的迁移而变化和发展。
在分析解决某项农业政策问题时,必须要看到农业政策问题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防止陷入因问题发展变化而造成的被动局面。
(3)农业政策问题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问题的产生不可能横空出世,它可能是以前的农业政策执行不当或发生偏差的结果,也可能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4)农业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任何农业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问题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75.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50%)
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农业政策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
(1)边界分析法
边界分析是要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政策分析中,经常面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很少面对单一确定的问题,这使确定研究对象的边界变得十分复杂。(后面部分了解一下就好)
(2)层次分析法(剥洋葱,一个一个来)
层次分析是认定政策问题可能产生原因的方法。目的是精确有效地认定导致问题情景的原因,从而提供一套有效的思维方法。
层次分析着重个人分析,而不是团体的相互影响。由于依靠分析者个人的知识、经验、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获取信息,免不了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找到问题的正确解释。
(3)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是在政策问题的构建中,通过对类似问题的确认,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
类比分析主要是调査问题的相似性,以便帮助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类比的结果,对过程政策问题的内涵进行分析。
76.农业政策目标: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是制定农业政策的首要环节。任何农业政策的制定都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政策目标的核心是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实施后所要达到的效果。
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目标来源于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非单一目标,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但这并不表示政策目标越多越好。
77.农业政策的基本特点:
(1)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性.
农业政策的语言表达必须明确、具体、清晰,内涵不能有歧义,外延要清楚明了。对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时间必须做出明确规定,这是由于任何一种政策都具有时效性,超过了有效作用的限制,再好的农业政策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
农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设定的理想目标,但是如果缺乏其实现条件,也就只能变成纸空文。因此,在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时,既要考虑能够保证实现政策目标的直接条件,又要考虑制约政策目标实现的间接条件等。
(3)农业政策目标的规范性
农业政策目标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还应该体现政策决策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国家宪法、法律不冲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4)农业政策目标的协调性
通常,农业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目标的有机结合。
(5)农业政策目标的层次性
农业政策目标是由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78.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50%)
1.一是固定目标法,即根据现实需要而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方法,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借助比较分析,从面演绎出农业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手段、措施。(东北大豆基因库)
2.二是引申目标法,即根据实际可能来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方法,首先以可能投入的政策手段、措施为依据,借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的农业政策目标的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标空间中,引申出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
79.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要求:
农业政策目标确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乃至政策的成败。一个好的政策目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关键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时,既要从基本政策任务出发,全面考虑,又要突出政策重点和关键性政策工作。在有多个政策目标的情况下,要区分政策目标的主次,从政策资源分配上优先保证重点政策目标。
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
政策目标是激发和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如果不具备挑战性,也就失去了激励作用,但如果政策目标定得太高,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也就失去了可行性。
3.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
确定政策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尽量用定量的指标描述;不能量化的政策目标,也尽可能使之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努力有方向,检査有依据,考核有标准。
4.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
确定政策目标时,必须使本级政策目标同上级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使政策分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还要从本级政策实际出发,使政策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政策未来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80.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目标:
(1)中国农业政策目标.
1.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需求)
2.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同富裕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优质的农副产品)
概而言之,我国农业政策的目标有以下
①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増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③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人
(2)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
在发达国家,农业政策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和收入政策,主要用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再分配国民收入;另一类是农业发展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增加国民收人。
农业政策目标因国别而异。考察美国农业政策的历史,可以发现贯穿其整个农业发展历程中不变的农业政策目标始终围绕三个方面: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②增加和稳定农场收人
③增进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
(3)欧盟农业政策目标有以下几点:
①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农业生要素的最优配置,特别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从业者的收入,从而使农业从业者能够保持合理的生活水平
③稳定农产品市场;
④保证食品安全供应;
⑤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81.农业政策手段:(50%)
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府的农业政策,不可能仅追求某一单项目标,而通常总是追求若干个目标。
价格与收入政策目标、区域与结构政策目标是农业政策的两类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往往要运用多种手段,并且要进行适当的组合、配套和协调,从而形成农业政策手段体系。
农业政策手段体系和农业政策目标体系一样,本身也具有层次性。
按照农业政策手段产生作用的不同方式,它一般可分为经济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
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
行政管制手段:如生产管制、价格管制、信用管制等法制手段,即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障农业政策目标实现的法律活动。
82.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
1.渐进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是在进行政策方案设计时,以当时社会上共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调整因时间改变所产生的差异,进行逐渐、连续、修补性的设计。
一般在对原来的政策方案进行修改时使用。其优点在于对社会产生的震动较小,能够适应各有关方面的利益需要,并能稳步实现所选定的农业政策目标。
2.延伸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是在原来的农业政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类推和引申等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它有两种情况,一是新的农业政策方案与旧的农业政策方案属于同一政策范畴,如从社会福利政策延伸到农民退休后的福利政策、贫困地区的福利政策;二是新旧两种政策方案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基本概念可以从旧的政策方案中类推、引申、比较得到,如农村的人口控制政策的基本思想就来源于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和卫生教育政策等。
3.创新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制定的农业政策方案与旧的政策少有联系,既不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正,也不是原有政策方案的延伸,而是带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
83.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
(1)农业政策方案选择的价值标准
农业决策者要能够在各种方案中做出合理选择、必须对农业政策问题有全面了解,熟悉农业政策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因素。
决策者追求的是一种最佳决策,即希望能够在所有政策方案中比较产生一种最好的方案。
但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市场经营成果的准确核算有一定难度,加之政策方案设计人员的能力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都找出来,这使农业政策方案会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一般的农业政策方案的选择标准只能服从于满意标准而不能是最佳标准,只能达到一个有限的目标。
(2)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通过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每一政策方案的优缺点及利弊得失,都会全面反映在比较论证的意见之中。
接下来就要根据比较论证意见,对多种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和鉴別,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进而对政策方案加以确认。
这既是政策决策科学化的先决条件,又是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还是防止政策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
84.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1.经过筛选确定下来的农业政策方案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农业政策,它还需要决策者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和完善。
2.一方面,农业政策研究可以为决策者集中解决较困难的问题创造条件、但是也不能代表决策者的想象力、经验和判断力。
3.政策研究只对自己所提出的方案和分析结论负责,而不对最后的政策实施后果负责,因为只有决策者才对这一后果负责。
4.另一方面,农业政策作用对象及其相关系统的复杂性和它们发展变化的随机性,使站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观察手段和不同观察能力的人,各自持有不同的认识,做出各自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尽一致的问题解决办法。
5.对农业政策方案做出选择之后,农业政策的制定即告一段落。但制定政策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方案的选定还不是政策制定的中止,还需要根据农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纠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随时对原来的农业政策作修正和补充。
第十章:农业政策的执行
85.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
我们认为农业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为了实现政策目标,通过构建政策执行机构,利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将合法化的农业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86.农业政策执行的作用:
(1)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实现政策意图。
制定农业政策的目的不是研究问题,而是要解决出现的“三农”现实问题。农业政策执行是直接地解决农业问题的过程,决定了农业政策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范围。
(2)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检验政策正确与否。
尽管每一项农业政策在制定时都是由专业人员和决策者通过科学方法制定的,但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和现实情况发展变化的复杂性,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在农业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纠正农业政策的偏差。
(3)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判断政策效果如何。
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也是农业政策效果产生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真正地知道政策效果如何,农业政策执行也为政策评估提供了依据和现实资料。
(4)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为后续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这是农业政策执行的反馈功能。制定一项新的农业政策,往往要依据先前农业政策执行中和执行后由各种渠道反馈上来的信息,在分析先前农业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农业政策。
87.过程模型:
史密斯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首次提出政策执行过程中有四大因素最为重要,被称为“四因素理论”。
(1)理想化的政策。
包括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范围和政策的社会形象等。
(2)执行机构。
包括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领导方式与技巧、执行者的能力与信息等。
(3)目标群体,亦即政策作用对象,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群体或个体。
包括政策对的组织化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传统、先前的政策经验等。
(4)政策环境。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
88.互动调试模型:
麦克拉夫林认为,政策执行的过程是执行组织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效果取决于双方之间相互调适的程度。
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彼此的需要和观点并不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彼此必须放弃或修正其立场,寻求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富有弹性,可因环境因素或受影响者需求、观点的改变而变化。
3.这一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交流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流程。
4.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仍将反馈到政策上,以致左右政策执行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
在政策执行的互动调适模型中,活动着的是两个方面: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两方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分。政策执行的过程就是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适策略的过程。双方调适的结果,又作为反馈对制定的政策产生作用
89.浴盆模型:
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的过程。要保证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一般来说政策失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偶尔失效,损耗失效。
90.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1)农业政策本身。
1.农业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和顺利,与农业政策本身有密切关系。
2.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即农业政策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3.农业政策的正确性。农业政策的正确性是其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正确的农业政策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被政策对象所拥护,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4.农业政策的具体性。一项农业政策要想顺利执行,必须具体清晰明确的表述,也包括农业政策措施和行动步的明确规定。
(2)农业政策执行者。
1.任何一项衣业政策的执行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执行组织和执行人员。
2.执行组织的横向和纵向层级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3.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要协调。
4.组织结构中的权责关系要明确。
为使政府的农业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政策执行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如果不负责任,那么政策的有效推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最后,合格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农业政策对象。
1.农业政策对象是指农业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农民、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个人等。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从或者接受的态度和行为上。
2.农业政策对象服从或者接受与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对成本利益的衡量。如果他们认为接受政策比不接受政策所遭受的损失大,他们往往会抵制政策。
二是避免惩罚。政策具有一定强制性,对于不执行者和违反政策的人会有一定的惩罚,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三是受政策对象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影响。例如,政策对象的价值观念、习俗、文化知识水平、风險偏好等都会影响他们对农业政策的态度和行为。
(4)农业政策资源。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其支持和后盾。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农业政策的执行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根本无法实施与最终实现。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物质资源。经费、设备、物料等是否充足。
(2)人力资源。高水平的执行人员队伍。
(3)信息资源。政策执行者不仅应该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而且应当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否则就很难制订出正确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也无法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
(4)权威资源。权威资源是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一种特殊资源。农业政策执行者的特定地位、个人品行技术专长、工作经验等综合各方面的优势而形成的权威,对于政策接受者具有威慑力量和感召力量、从而有助于政策的执行。
(5)农业政策环境。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91.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论述重点)(也可能分开简答题考)
(一)农业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1.设置组织机构与配置执行人员.
农业政策方案一经开始投入执行,首先是设置执行组织机构和配备执行人员。常规性、例行性的农业政策执行,可由常设的执行机构承担,如各级农业部门。
2.农业政策理解.
农业政策理解主要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必须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统一思想认识。
3.制订农业政策实施计划.
制订农业政策实施计划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和理解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出旨在达到目标的未来行动方案。
4.进行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准备。执行者应据农业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以落实经费.
(二)农业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
1.政策宣传。
农业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政策目标群体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的。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才能理解政策;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
2.政策实验
农业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农业政策实验既可以验证政策(如发现偏差,及时反馈信息,修改和完善政策),又可以从中得到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如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为政策的全面实施取得经验。
3.政策全面推广
在经过执行准备和政策试验后,就进入了农业政策实施的全面推广阶段。这4.协调监控
监督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现代行政管理强调事前、事中、事后同时并举的全过程的控制,以发挥各种控制的综合功能、从而使政策目标责任制圆满实现。
(三)农业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农业政策普遍推广后.执行工作并未结東,还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质的评价和量的考核并应及时做出总结。
1.绩效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完毕后,需对执行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系统、全面的评估。政策执行效评估主要检验执行效率、效益和公平性。
2.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偏差的产生、政策副作用的产生等,农业政策执行者需要根据监督和检查所收集的反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一些补充和修改,或对政策执行计划进行修改,这就称为政策执行再决策。
92.农业政策的执行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农业政策的方法和措施。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农业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4)思想教育手段
思想教育手段是指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诱导农业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农业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思想教育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措施和方法。常用的思想教育手段有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建议协商、批评与表扬、树立典型等。
93.我国农业政策执行偏差:(重点)
1.象征式政策执行
在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只做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并不采取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或是在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没有真正到位,农业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成为空架子。
2.替代式政策执行
替代执行是指执行人员在执行农业政策时采取偷梁换柱的做法,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原有的政策,使原有的政策方案难以得到贯彻实施,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3.附加式政策执行
在执行农业政策的过程中,执行者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局部利益而给原政策附加了一些没有规定的不恰当的内容。
4.残缺式政策执行
残缺式政策执行,即政策执行不配套、不完备、不及时,农业政策内容只有部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遗忘”;或政策执行得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导致了政策目标实现得不全面不充分。
5.观望式政策执行
观望式政策执行,即政策执行停滞化,政策执行主体或因疲于应付具体事务、或因自私利受损等原因,导致行动迟缓,左顾右盼观望中央是否还有政策变动,观望中央政策是否动真格。
94.我国农业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
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诊断和细致分析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出既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正确合理科学的农业政策。
2.加强农业政策的认知度
加强农业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领会和理解农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消除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减少人为造成的抵制,自觉配合有关执行人员.
3.提高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必须提高农业政策执行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局观念,提高职业道德,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其次,政策执行者应该通过学习和不定期的培训,熟悉政策执行的活动规则,提高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能力,从而为有效的政策执行奠定基础。
4.提高农业政策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要确保人、财、物、信息和权威等各种农业政策资源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政策执行只是空谈。
其次,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否则也会因为资源不足导致政策执行没有结果或者效果很差。
5.加强对农业政策执行的监督
首先,监督机构要强化农业政策执行的监督职能,制定规章制度,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除了监督机构,让各阶层、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力量都参与到监督活动中,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最后,应建立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一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95.农业政策评估的概念:
自从有了政策和政策的制定,就有了政策评估活动。因为人们在制定,选择政策方案时,一般会估计各种政策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在政策执行后,也往往想知道政策效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些都是政策评估活动。
96.农业政策评估的作用:(重点)
(1)农业政策评估是农业政策延续、调整和终结的重要依据
在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政策符合客观情况运作,顺利则可以继续进行;有些政策严重违背客观实际,或者因环境变化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终止。对政策的变更则需要依赖于对政策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估。
(2)农业政策评估是检验农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一项政策在实施后究竟有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很难轻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需要在客观现实基础上收集政策效果信息,进行科学的和全面的评估,从而判断这一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农业政策评估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
要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只有通过评估确定每项政策价值,并决定投入各项农业政策的资源的优先顺序和比例,以寻求最佳的整体效果。
同时通过评估,判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效,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完善政策。
(4)农业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通过政策评估,不仅可以与时俱进,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政策做出继续、调整或终止的决定,还可以判明每项政策的效率,更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了解政策存在的问题,改进政策,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5)农业政策评估是公共部门构建良好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
政策评估,有利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有利于评估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改善,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的认同感,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97.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不仅农业政策可能由许多单项政策组成,而且每一项农业政策也是由许多政策要素组成的。各项农业政策,各种政策要素的作用必须符合农业政策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整体效能的提高。
(2)时效性原则
农业政策评估的时效性原则是由农业政策效力递减决定的。政策往往开始时比较有效,旦过一段时间,效力就可能逐渐下降。因此,农业政策评估要根据农业政策的时效期限,分析确定该项农业政策的优劣程度。
(3)动态性原则
农业政策评估的动态性涉及农业政策发展变化的方向、速度和规律。农业政策评估方法和标准不仅要有静态的,而且要有动态的,以便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农业政策,使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得以优化。
(4)区域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同一政策问题的严重程度及采取的政策手段也不一样,同一政策的实施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因此不能忽视地区差异对政策的影响,不能用绝对相同的标准来评估不同地区的政策实施结果。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
由于影响农业政策效率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复杂多变,在进行农业政策评估时、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用演绎归纳的原理进行分析.以明确政策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等。
98.农业政策评的标准:
(1)制定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1.科学性。
评价标准应该真实而科学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既考虑到被测系统的整体性,又考虑到系统的特殊性,注意评价标准规范化。
2.客观性。
对被测系统性能的判断应该有客观的标准,注意标准的可测性,尽量采用量化标准。对那些不能量化的标准,在符合一定政治原则的条件下,公开让公众去评判。
3.可比性。
只有在相似的条件或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事物间的相互比较,评价标准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4.方向性。
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决定政策的去向提供根据,以便更好地利用政策去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社会改革与发展方向。
(5)准确性。
选定标准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低也不能太高,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
1.事实标准.
农业政策效率标准。即农业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政策收益当然也要相应地对农业政策主体、农业政策对象、农业政策环境这二方面考察并核算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
农业政策效能标准。即某项农业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农业政策的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比例关系。
农业政策效益标准。即农业政策得以实现的程度。设立这项农业政策标准的目的是对农业政策在投入之后所得到的成果进行衡量。
回应充分性标准,即实现既定农业政策目标后,农业政策结果满足人民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回应的充分性有时还体现在农业政策反应的速度上。
2.价值标准
社会生产力标准。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社会利益的满足都依靠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社会公平标准。社会公平标准是指农业政策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与该项农业政策有关的成本一收益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正分推与分享,以及农业政策追求的价值偏好对社会期望的适当回应。
99.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执行评估和农业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
1.农业政策方案评估。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是指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检査其性质、内容、措施以及实施准备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的失误。为农业政策的选择修正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农业政策执行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是指对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政策本身以及执行情况的评估,可以发现执行中的偏差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把与此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決策者和执行者,从而及时地修正政策,弥补其不足,使之更适合于解决现实问题。
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是指对政策执行后的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进行的评估活动。通过效果评估,可以确定一项政策是否被延续、改进或中止,因此它是一种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估。
100.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1)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属于事前评估,一般采用试算分析法来进行。是根据有关定额和政策参数或历史资料,按事前确定的评估标准及具体指标测算政策方案的影响和效果,并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
(2)农业政策执行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的对象一是政策执行过程本身,二是政策对象的受影响程度。通常采取三种方法来进行政策执行评估。
1.直接观察法
政策评估人员以多种形式直接参与执行过程,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及重要事件的发生,记录实施活动的进展情况。
2.资料分析法
对已有的有关农业政策执行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政策执行做出评估。
3.访问调查法
主要是对政策执行机关及工作人员、政策的各种参与者进行调查。
(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涉及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率的评估。由于评估内容复杂,所用的方法要求较为全面,包括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
1.定性评价法
农业政策效果的定性评价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评估主体为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取得的效进行政策的评判。
2.定量评价法
101.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程序。
一般来说农业政策的评估要经过三个步骤: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
(1).评估准备
1.明确评估目的。
评估目的是政策评估计划阶段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整个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的总指向,它包括明确为什么要对政策进行评估,以及评估结果有什么作用。
2.选定评估对象
确立评估对象,就是要明确评估的内容,即要对哪一个项目进行评估,明确评估活动的实施对象,才能使评估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3.制订评估计划
评估计划的制订是评估工作展开的依据。评估计划是否得当、是否完备、是否周全,直接关系到被评估效果的评估活动的成败。
4.评估人员的挑选与物质准备
评估人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评估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评估人员通过恰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分析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评估队伍。
此外,评估活动应当有物质上的准备,包括评估所需要的经费、场所、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对评估费用提出预算等。
(2)评估实施。
1.收集整理政策信息
应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为了保证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需要综合采用各种科学方法来收集信息。
2.综合统计分析政策信息
在收集到的信息中,有一些是定性的、对于这些定性的评价信息,在分析时应当依据等级进行划分。
3.充分运用评估方法获取结论
政策制定与执行机构在自我评估时多倾向于自我肯定,而政策作用对象和社会对政策的评估倾向于批评。评估主体要始终坚持乐观、公正、科学的原则,避免受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利益的影响而扭曲评估的结果,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得出结论。
(3)评估总结.
总结阶段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结束阶段,政策评估者需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实际部门,使之了解一项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情形决定政策的继续、修改、中止等。
102.农业政策监控:
农业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和功能活动,它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制约和影响着其他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是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103.农业政策监控的功能:
农业政策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农业政策过程中起着信息反馈的作用,由农业政策监督、农业政策控制、农业政策调整等活动组成。
1.农业政策监督
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农业政策监控的主体从一定制度、法规的依据出发,对农业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农业政策制定活动、农业政策执行活动、农业政策评估活动以及农业政策终结活动的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2.农业政策控制
农业政策控制是指农业政策监控主体在农业政策过程,尤其是在农业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农业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农业政策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农业政策目标而对农业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中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3.农业政策调整
(1)农业政策调整概述
通过对农业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纠正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农业政策能够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更好地实现农业政策的目标,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
104.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
1.农业政策内容的重新界定
随着农业政策过程由制定到监控等环节的推进,人们可能发现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面、问题某些重要方面和边界条件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有要根据已掌握的新信息,对农业政策问题加以再认识和重新界定。
2.农业政策目标的重新确立
农业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挥其政治主导作用,具有很强的政治时效性与流变性。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农业政策现象,超越一切具体而琐碎的农业政策过程提炼、选择、界定旨在主导一切农业政策的价值目标,并探求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3.农业政策方案的重新拟订
这里有多种情况:对基本可行的方案加以修正,使之更合理和更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拓宽原有方案的适应范围并加强应对紧急事态的能力;对已证明基本行不通的方案加以重新制订。
105.农业政策调整的目的:
1.有利于避免农业政策失误
农业政策制定过程既要受到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也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失误现象,农业政策调整是避免农业政策失误的有力措施。
2.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
按照某些农业政策问题的自然发展趋势,一些农业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进而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后果,影响农业的发展进步。通过农业政策整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使农业获得发展。
106.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因:
1.农业政策目标的改变
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构成因素,农业政策内容的确立、方案的选择、手段的运用,都以更好地实现目标为依据。当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目标发生变化时,农业政策就必须调整。目标的改变,既可以发生在具体农业政策的层面上,又可以发生在总农业政策的层面上
2.农业政策环境的改变
农业政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包括国内环境与属外环境。农业政策问题归根到底是从环境中产生出来的,农业政策运行的条件和资源也都是由以环境提供的,因此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农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3.农业政策的负面作用过大
农业政策在发挥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4.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对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环境以及农业政策方案等认识的深化。这确定了人们要不断地重新认识、界定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和农业政策方案,以使农业政策真正达到解决农业问题的目的。
107.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即调整农业政策所依据的准则。考虑到上述原因,农业政策具体调整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与调整的原则
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所出台的政策一定要严谨、全面、系统,必须在政策制定中就把握好政策的大方向,政策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允许含糊其辞,以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弹性”过大,影响实施效果。
2.慎重与协调的原则
对全局性的农业政策调整,必须要顾及农业的总体活动以及各个局部性农业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而在具体调整时,需要在对原农业政策全面深刻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慎重确定调整的范和幅度。
3.自然适用与适度规范的原则
指令性农业政策在调整过程中,当关键性问题得到解决,就要自然解除农业政策强制性;而指导性农业政策的调整应强调适度规范的原则,即不断对执行时灵活的程度和变通的范围给予明确的界定,使事物的发展有回旋余地以及执行者有章可循。
108.农业政策调整的程序:
1.重新界定问题
在农业政策制定到监控评估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层层推进,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农业政策人员会意识到他们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全面,问题的某些重要方面甚至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界定。
2.提出调整方案
农业政策方案的重新制订首先要对原来的农业政策目标进行检査和修订。
3.选择週整方案
选择週整方案是对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4.农业政策调整实施
为了确保农业政策调整的正确率,应当依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109.农业政策终结:
1.农业政策终结的含义
我们将农业政策终结定义为:农业政策决策者通过对农业政策科学而深入的评估,采取结束或终止农业政策的过程,是一种使农业政策不断优化的政治行为。
110.农业政策终结的意义
农业政策终结是一种慎重的、合法的、合理的政治行为,是衣业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
(1)节省农业政策资源。
制定一项农业政策需要政府以一定的资源付出为代价,而财和社会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来说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及时终止一项已经时或者无效的农业政策,会极大地节省有限的财政和社会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入到新的农业政策上去,以产生更大的农业政策效益。
2)保持农业政策良性循环。
如果只有农业政策制定,没有农业政策终结,这就意着会出现新旧农业政策同时并存、互相“打架”的局面。因此,通过及时清理旧的、不理的、过时的、无效或低效的农业政策,对于保持整个农业政策系统的优化和良性循环义重大
(3)促进农业政策优化。
如果一项旧的、不合理的、过时的、无效或低效的农业政策继续执行,会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的阻力和障碍,通过农业政策终结、制定新的农业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政策水平,优化农业政策结构。
111.农业政策终结措施
农业政策终结是一项困难重重的、高度复杂的政治行为,但适时的终结那些绩效不佳或无效的农业政策,又是农业政策制定者必须担负起的责任。
1.加强宣传教育
为确保农业政策终结的顺利进行,农业政策制定者首先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让人们明白农业政策终结是改变逆境、寻求发展、迈向成功的新机会,认识到农业政策终结的积极意义,从而减少人们心理和认知方面的阻力促进农业政策终结的顺利进行。
2.合理使用媒体舆论工具
农业政策制定者通过媒体的作用,可以扩散对于农业政策问题的看法,从而影响社会公众的观点和立场,增强社会公众对农业政策终结的支持力度,营造农业政策终结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充分发挥舆论的推动力,为农业政策顺利终结创造有利的条件。
3.公开评估结果
公开评估结果,一方面有利于民众及时认识到继续执行某项农业政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塑造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4.注重废旧立新
一项农业政策终结可能使一部分组织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受损,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马上反对新农业政策的出台。因此,为了缓解农业政策终结的压力,可以采取新农业政策出台与旧农业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适时地用新农业政策替代旧农业政策。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理解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一起考大题,可单独抽出来考)
(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
1.这些区域之所以能攀登上经济发展的高峰,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占有了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商贸发达的银行、信息、科研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2.一个地区不管它的产业结构过去多么优越,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老化。到那时这一地区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而工资高、原材料价格高、地租高等不利条件则会凸显出来。(中山)
3.预防结构老化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那些已经进入成熟与衰退阶段的老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处于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中部地区)
1.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由于没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致陷入危机中的新地区,唯一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的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如诺基亚手机)
2.三管齐下的方针包括
第一,划拨大量研究和开发经费,把本地强大的这种科研,技术力量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计算机等新兴行业逐渐改变地区经济结构。(科研投入)
第二,帮助当地原有的这种纺织,鞋制,皮革等老部门中那些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企业转向生产高档产品,重新回到生命循环中的创新阶段。(扶持企业)
第三,对那些确实没有可能通过扶持,改造推出创新产品的传统工业部门,则帮助他们关厂,转产或者外迁,政府必须尽可能做好善后工作。(关闭企业)
(三).处于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
1.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初级产品与一些衰退部门,因为扩散效应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些发达地区淘汰或外溢的产业,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就必须沿梯度逐级而上,不可跨越梯度,他应该重点发展具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的产业。
原因:
1.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创造利润,为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金。
2.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进入成熟或衰退阶段,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话,却可能仍然是产业结构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或空白。
3.第三,只有顺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的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业,而这些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
4.第四,在一个科学,文化和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区,若不去发展这些,他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儿,想一步登天,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的力量用于发展本地区,没有多大市场或者不具优势的这些部门或产业,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的。
12:落后国家与地区想更快的速度向上攀登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扩展)
1.第一是政治上的稳定.
2.第二是重视科学文化发展.
3.第三是要有一个远见卓识决策果断工作效率高的政府,它能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制定正确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3.掌握梯度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研究经济社会梯度发展理论是时代的选择
1.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特征,首先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研究当代我国发展观念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更要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互相作用.
2.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暴露出了许多层次性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了阻力,因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梯度性研究就显得尤为的迫切。
(2)梯度理论的研究要符合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历史上,国内外都有学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但他们大多是从阶段论的角度展开的.
(3)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理论意义。
1.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坚持发展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对以往只注重发展结果,忽视发展过程的发展理论都提出了挑战,是主张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相统一的发展理论,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一个突破。
(4)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际。
1.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意义,价值在于它从发展阶段开始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它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层次,小康之间的矛盾。
3.它能有效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之间的矛盾。
4.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之间的矛盾。
14.理解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1)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一种比较粗浅的划分方式,我们知道在中国,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比较高,比如中部,西部的许多中心城市就是这样子,把这些地区划分为欠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所谓的发达,欠发达地区相对的概念。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进行划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3.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间的内在的经济互补性,我们知道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同一个地区内,中心城市小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广泛的互补性,两者的互动关系将长期存在,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加以利用。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异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这会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5.从理论上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梯度推进理论只注重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后者对前者在人才自然资源粮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2)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1.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采用分析方法,我们以反应现代化程度的综合指标为依据,把国内各个地区划分为四类。一这四类地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且这四类地区之间的辐射是交叉的,每类地区都和其他三类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线辐射和面辐射。第二,每类地区内部都存在着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第三,显然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部分,即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忽略了其他辐射方式产生的互动作用。
3.在辐射理论的指导下,辐射的途径和辐射中经济资源的流向以及人文环境因素传播的方式方法和主要传播途径,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显然,这样的发展战略,依靠梯度推进理论同样是不可能科学地制定出来的。
4.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到这些已有的或潜在的辐射源,找到这些地区和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的辐射途径,那么,尽管这些辐射源与交界地区的一些部分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尽管这些辐射途径可能跨越行政区域,我们也依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政区域,共同制定发展战略,联合采取行动解决发展问题和脱贫的问题,这种措施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同样这样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利用梯度推进理论是无法实现的。
5.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解决就业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布局问题,有助于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同时还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扶贫政战略。(广佛同城)
15.掌握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来看,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明显的.
1.从点辐射的角度来看,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为中心,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和其他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连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辐射效率。
2.从线辐射的角度来看,不仅要重视铁路干线,公路干线的建设,还应该重视这些干线建成后与周边路线的配套问题。
3.从面辐射的角度来看,辐射理论要求发达地区落后地区之间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要求发达地区内部和落后地区内部分别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体系,这是有效进行面辐射的基础。
(2)按照辐射理论,远距离的辐射,只能借助于线辐射和跳跃式面辐射的方式加以解决。
1.因此可供选择的思路,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东西,南北的互助合作关系,即我们所说的对口关系。(对口帮扶)
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干线,航道干线和铁道干线以及航空运输等条件,加快地区间经济资源的流动,这是线辐射在东西,南北经济互助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按照辐射理论,一个地区无论选择哪一种思路,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辐射理论制定相应的措施。
1.例如,在一个落后地区,中等城市的数量也很少,如果一些小城镇位于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地区,重点发展这种小城镇就是非常明智之举。
2.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必须以建立有效的辐射网络为指导方针。
(4)辐射理论就业观认为,劳动力是辐射的重要内容,劳动力的流动必须按照辐射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有序进行.
为此我们认为啊,如果一个地区劳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话,失业问题严重,那么,就应该允许和帮助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在更大的范围内,跨地区流动,既可以跨越乡镇及县,也可以跨越行政地区甚至省界。
(5)辐射理论还对中国各省交界处各地区交界处的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1.在各省或各地区交界处可能存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周边其他地区的学生或患者可以就近到这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学习和就诊,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成本。
2.而且可以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从总体上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进行合理布局.
(6)辐射理论对于有效克服地区之间的负面辐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知道,区域之间的辐射既有积极的正面辐射,也有消极的负面辐射,比如落后的文化等非经济因素,通过辐射媒介向先进地区去传播,这些都属于由线性辐射带来的负面的,这个辐射理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
(7)辐射理论认为,区域之间由于存在广泛的辐射,因此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无论是落后地区还是先进地区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会对对方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16.理解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1.这里的资源结构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2.相反,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得到重点的发展,而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的产业与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有相对优势,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的资源结构相互错位,这样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是不合理的需要进行调整。
(2)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否做出独特的贡献.
1.一个较大的区域,包括若干个范围较小的区域子系统,这些区域子系统的优势各不相同。
2.通过区域经济分工,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就会得到充分,重点的利用,专业化部门就会得到充分和重点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使各区域指系统以及包含这些区域指系统的整个区域都获得利益。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及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1.区域内部的产业关联一般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理论意义上的关联及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互相之间依赖性联系非常密切,区域产业之间只有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关联的。
2.区域内部产业间关联程度高,则区域经济凝聚力强,经济综合实力强,产业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企业生产成本就会降低,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具有竞争力,从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能力和应变能力,区域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
1.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就需要调整,使其向合理的方向改变,其实得不到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
(5)结构性效应.
1.结构性效益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
2.如果一个区域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3.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经济效益不好的话,而且这个较差的经济效应是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17.二重结构:(二元经济)
确切的讲,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并存,且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现代化领域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差不大,而尚未现代化的领域却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这种二重的非同质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单一的同质的结构不同,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发达的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业并存)
18.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或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等等,这些是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
2.产业革命或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或地区,则一般是在内部没有充分准备,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之下,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其方式一般是以农业税为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先进国家,先进地区输入的技术装备。
3.两极化促进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两极化的产业结构一形成,便向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中央企业靠中央投资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地方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只能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从而二者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4.发展战略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偏重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把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投向这方面,而相对忽略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工业的较快发展为基础,并且是以牺牲农业和其他部门的利益换来的。
19.二重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1.地方经济不能与中央企业有机协作,不能为中央企业提供扎根,开花结果的必要土壤,中央企业的辐射力也不一定能被地方经济所吸收,无法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央企业虽固定于一方,但其产品的远辐射力强,而对所在地区地方经济的经辐射力和扩散效应却很微弱。
2.区域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地方财政受中央企业的影响特别的明显,这些都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并使之处于被动的地位。
3.就地消化中央企业留下的原材料的能力差。中央在这类地区的企业主要属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绝大部分外调,留下来的不多,但留下的有限能源,原材料,地方工业也不能有效的就地消化增值。(石油)
4.技术力量富集和技术力量贫乏的地区的企业之间难以形成技术辐射和扩散机制,严重影响了技术转移,开发成果难以被地方经济接受利用,使之整个地区综合技术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些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有一定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像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20.动态比较费用论。
1.发达国家应将其产业结构的重点放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且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上,而不发达国家只能重点发展如农业,原材料等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初级产业。
2.如果这种分工持续下去,势必会使现有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
4.从某一时间点看,在国际贸易中暂时处于劣势的产业用发展的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关键是对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采取扶持政策,经过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一定时期后,这些产业可以发展成为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中国的高铁技术,核电技术)
5.这个理论为日本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做出了有力的证据,是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的起点,并成为落后国家,落后地区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1.燕形态学说
1.日本经济学家从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中发现了如下现象,当现代纺织工业在日本尚未发展起来时,西方纺织品大量涌入市场,国外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开辟和拓展了日本的纺织品市场,为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2.国内市场与近代技术,低工资成本的组合,促进了日本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随着国内纺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加上低工资,使得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大幅的降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成为日本重要的出口产品。
3.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燕形态学说,认为后发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个进展过程表现在图形上像三只大雁的飞翔。
22.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导向选择的基本依据,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二是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体水平,包括区域已有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全国地域分工的需求。
2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有三种基本导向。
1.技术导向。即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转变,也就是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到高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 (深圳)
2.结构导向。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东莞)
3.资源导向。既以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这三种的不同的导向标志的区域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山西)
24.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1.我国发达地区已形成了区域产业结构与其他类型区域的产业结构相比,要进要相对进步一些,但以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来衡量的话,或者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2.一是按生产要素的密集度来划分,即使是一些大都市区,其工业结构中,物品耗高,运量大,污染重的传统工业也仍然占大的比重,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
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不仅新兴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个传统的第三产业也不能适应区域内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区域中心城市发挥综合功能的需要。
4.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作为区域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不协调。
25: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还是发达地区国民经济的主体,新兴高技术产业还需要依靠他们的积累资金,提供市场,培训掌握新技术的队伍,同时,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也主要依赖于发达地区现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史证明发达地区生产发展的前途主要不在于扩大同种产品的数量,而在于开发新的产品,新产业,发展新品种,创造新的价值。
发达地区要保持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在新兴高技术产业方面先行一步,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条件,又由于这类产业具有省能,省料,省空间,省劳力的特点,且能生产大量的替代材料,因而对整个地区的这个经济有很强的超前带动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到适应区域经济所要求的结构比例,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
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从总体上看,发达地区要由农工商走向贸工农,要建立和健全农副产业出口生产体系,以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再扩大出口创汇的良性循环。
26.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
1.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和逐步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的,适度的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还是以资源导向为主。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要进一步研究。
2.认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采用高新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是一致的。技术必须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开花结果。
3.加工增值问题,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结构导向转向的一个中心环节,但也要适度,这是因为我国发达地区能源,原材料严重不足,加快高耗能产业区域转移,把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同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把东部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发展相结合起来的战略步骤。
调动资源导向地区的发展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积极性,再进一步体制,价格改革的同时,还需要中央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第四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
27.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是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
28.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可持续发展"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地发展的唯一途径。
2.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4.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5.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
6.这个定义至少体现3个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
7.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8.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9.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29.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种发展模式,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想。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减少消耗,最小化排放,最大化利用资源,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环保)
这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本身也就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从循环经济一词诞生的背景看,循环经济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萌芽,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从循环经济及各种发展战略,关中演化而来的。
30.理解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1)对发展的理解不同是两种发展观的核心区别。
1.总体而言,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单纯追求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多、追求GNP的提高。可以看出,传统发展观的内涵是很窄的,突出的是数量概念。(经济增长)可以说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热潮,其结果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但却带来了种种危机。(只重视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可持续发展反对以追求最大利润为趋向、以贫富悬殊和资源掠夺性开发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所鼓励的经济增长是适度的,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他以无损于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为特征、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满足人们对自由、公平、全面发展的追求。(经济发展)
(2)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1.传统发展观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考虑资源的再生能力。但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预能力已使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尖锐,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自然难以自我修复)
2.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发展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协调一致,强调人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睦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强调系统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共融的和谐目标。可持续发展主张,增强资源的再生能力,引导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并利用经济。(新能源汽车----原有的汽车)
(3)对待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发展观的不同。
1.公平主要是指人类在分配资源和获取收入或积累财富上的均等。传统发展观不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往往以牺牲公平来提高效率,结果可能效率-时上去了,却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环境为代价)
2.可持续发展观主张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体现3个原则:
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
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3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50%)
1.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形态的一种非常有实际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表象,他是知识经济当中最重要的实践基础,循环经济的思想不是现在才有的。很早以前就有了变废为宝废物回收利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但那是低水平低层次的节约思想,不能构成大规模的经济行为,更不能形成人类统一的,具有共识的社会价值观念。
2.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形态和实践意义,实践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式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在生产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其本质就是生态经济。
32.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
1.德国通过立法推动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规定对废物进行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并且确立了产生废物最小化,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和官民合作三大原则。
德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监督企业废物回收和执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机构。德国各地都有为企业提供垃圾再利用服务的公司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垃圾回收处理等服务。
2.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对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开始实施这些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
33.建设中国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重点)
(1)坚定地选择新工业化循环经济。(新能源汽车)
循环经济之所以会出现,首先是由于工业生产方式形成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重危机与困境,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工业危机局面更加的严峻。
(2)确立建设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新基建:5G 特高压 云计算等)
1.把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纳入整个新工业化进程,作为新工业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础任务。
2.从中国国情出发,分阶段逐步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自然资源的减量,限量化开发利用,如何建设循环经济要视国情而定。
(3)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建设新工业化循环经济,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必须抓住科技创新的环节,以科技突破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要抓好产业结构的深化升级,尤其要重视新工业产业的发展。
(4)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市场通过供需。
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强宏观调控,倡导循环经济观念,推动市场经济循环化,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尤其是科研投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5)积极发挥生态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
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技术,建设循环生产体系的成功模范,要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他的示范作用,积累经验,推广到全社会。
第五章: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34.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重点)
(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均衡的增长。它首先体现为区域内若干个增长极的增长,而后通过这些增长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作用,把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和外部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城市布局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清远的菜篮子工程)
城市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相应的变化,城市布局成为影响和决定区域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及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因素。
(3)城市通过推动机制和拉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极化和扩散)
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推动机制和拉动机制上,城市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不仅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刺激各种资源向城市聚集,进一步加速城市和农村现代化。
(4)城市是区域经济联系的枢纽,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1.区域中的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从此形成了城市体系。
2.加强对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城市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与区域的经济运行相一致,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城市空间结构决定城市竞争力,进而决定区域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城市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城市区域,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区域发展对城市地理位置的影响体现的各个方面,区域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化,引导产业的空间聚集,进而成为推动城市进程的基本动力。
35.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集群,是大部分市区的联合体。
城市群是指城市发挥其机能时,与周边地域形成的种种密切联系所波及的空间范围,因此它又是一个超越城市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功能地域的概念。
36.城市群的功能:
(1)城市群的高度聚集性.
1.城市群的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基础较好,从而使城市成为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高聚集区域,成为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和枢纽地。
2.大城市能够更好的实现规模经济和社会分工与协作,促进人才资金信息和物质的快速流动与科学技术的传播,能够以更经济的方式为社会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金融贸易和其他配套服务。
3.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群,能够推动一个地区的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实现更高的总体经济效益,并通过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2)城市群的高级性。(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
1.大城市群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场,对周围地区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一方面通过向外扩散商品,转让技术,转移产业,为中心城市的金融贸易,信息技术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保证中心城市及紧密层经济得以较大的增长。
2.另一方面,其不断向外扩散技术,产品及产业,又可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外围区和中心区的经济落差,从而促进城市群的空间拓展。
(3)城市群的开放性
1.城市群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交通运输高度发达上,城市群中发达的交通运输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群吸引和辐射的经济势能也只能通过畅通无阻,高达发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才能有效地发挥。
2.城市群的开放性,还表现在这种信息高速流转上,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教的中心,从而是信息源的中心,城市群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城市群大量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功能上。
(4)城市群的自组织性。
1.城市群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了自身的生产,生存和发展,不断提供这种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从而促进城市群自身不断地从孤立城市向城市圈城市带世界经济圈演进。
37.城市群的形成机制。(或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1)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某些具有自然优势的地区,首先发展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各种生产要素从其他地区向中心城市聚集,形成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相对雄厚的资本和科技力量相对集中的消费市场。
2.生产要素沿着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的梯度练逐步向外扩散,中心城市通过部分低级要素的转移,为高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
(2)区域协调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
1.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由区域内,城市共同参与的协调制度,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和互补,及时处理跨地区问题,推动建立大城市,大市场,形成城市群分工体系构造及成竞争优势。
(3)城市间的互相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运行条件.
1.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形成城市群的有利的链条,使城市群成为一个协调有序 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或城市以及农村之间形成经济结构的高度关联。
(4)技术进步是城市群形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1.城市群的本质特征是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技术进步加速了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更新和重塑,特别是随着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服务业取代了制造业,成为了这一个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
(5)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减少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耗的能量的损耗,促进城市群内城市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6)正确的空间规划指引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制度保证.
空间规划作为政府的空间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是保证城市群建设整体效益的有力措施。
38.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凸显出来:(60%)
1.深圳前海未来即有望承接生香港金融中心职能及深圳CBD功能的地位,地位并不亚于陆家嘴。
2.与具有同等战略地位的京津冀,长三角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明显的核心城市,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没有一级独大的区域龙头,经济结构最健康。
3.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出现了大都市圈的雏形,建成区连成一片,深圳周边的东莞惠州珠海房价已经得到了反映。
4.港澳大湾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南北两端,从深圳到广州,只需要半小时,粤港澳大桥已通车。
5.粤港澳大湾区移民基因束缚最少,超强民营经济总部聚集创新能力最强。
39.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
1.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等。
2.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城市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协调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不断提高。
5.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6.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的幸福。
第六章:习近平“三农”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
40.精准扶贫的含义。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41.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是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而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探索和实施方案。主要从结构上来讲,“乡村振兴”指的是这五个方面的振兴:产业振兴(农业),人才振兴(农业科研人员),文化振兴(农耕文化),生态振兴(绿水青山),组织振兴(党组织基层人员)。
42.习近平“三农”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科学内涵)
1.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形成了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定自信和对亿万农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是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4.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农村工作经验,因而总是能用深入浅出、善接地气的语言阐释“三农”重大问题,一语中的,直指要害。比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生动语言,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与深接地气的完美结合。
43.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2019考了)(很重要)
(1)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1.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増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1.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鍵。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4)更大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村文化---农耕文明)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1.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1.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44.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包含的主要内容:
(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1.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度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实现自然保护系统修复。
2.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以城乡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3.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通盘考虑乡城镇的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土地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2)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1.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兼具生态功能,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片区,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
2.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感强。
3.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3)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1.集聚提升类村庄。
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2.城郊融合类村庄。
加强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45.掌握乡村振兴的途径与模式.
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乡村振兴的作用,定好调)
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下面的小点是具体怎么做)(这些很多地方可以通用的)
1.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3.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培育和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5.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6.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46.三农问题解决 1441(如何实施乡村振兴?)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后总书记多次谈及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
(3)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治制度。
2.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消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4)土地
1.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2.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5)粮食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2.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的反映市场供求。
(6)产业结构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出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
(7)乡村治理(组织振兴)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碉堡。
(8)精神文明(文化振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实施乡村战略不能只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9)乡村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保留乡村风貌。
2.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10)队伍培养
1.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要把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规范人员选派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工作日常管理。
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深化精准扶贫,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中国农学会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在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七章:农业政策学导论
47.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及其职能部门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目标,根据历史条件,当前国内状况和国际背景而制定的一系列谋划,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改革开放政策)
48.农业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并使农业与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行为规则的总称。(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市场行为规范政策等等)
49.政策科学:(50%)
政策科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式,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给予分析,评价并探索其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是在人们的研究视角,由微观到宏观不断拓展后得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50.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50%)
1.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经济逐步向前发展,并最终促成国民经济现代化。
2.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加以补救。(豆你玩,蒜你狠)
3.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在大多数场合必须得到肯定,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市场失灵。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补救经济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失灵或可能出现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51.市场经济存在哪些弊端?
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1.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所有社会目标问题。
市场经济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各决策主体自身的效率,是其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调节并不能保证资源配置与社会的偏好和目标取向一致,有时会造成对社会公正的严重损害,或激化社会矛盾。(人们的趋利性)
2.市场经济无法承担所有公共职能。
一个社会总有全民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它们有些是生产私人产品的部门不愿提供的,有些是生产私人产品的部门无法提供的。
因此,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它们有足够的供应,需要发挥政府的经济和行政功能,将市场缺口填平补齐。(例如军工,投资大,资金周期长)
3.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通常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市场机制是自发的经济运行机制,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的经济运行是难以避免局限性的。(非洲猪瘟)
52.掌握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其缺陷:
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但政府的介入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替代市场,而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运用政府的力量,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同时遏制或限制市场机制自发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政府为什么干预以及干预程度)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53.政府的政策干预也存在一定缺陷:(可与市场经济的弊端一起考)
1.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规律及机制元全吻合。
2.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政治、经济利益及职权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实际制定的政策或政策的实施结果可能与初始目标相去甚远。
3.政府的政策干预必须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即仅仅针对那些市场机制无法自行解决的政策问题同时尽量遵守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
4.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不了解实际情况或者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强调政策科学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
5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1.经济活动中市场失灵存在的客观事实导致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而政府的干预活动主要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政策的作用是按照政府的目标去修正市场失效,所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就是要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平衡点。(芯片危机)
2.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的作用是充当市场竞争的裁判,制定比赛规则,以消除竞争障碍,维护竞争秩序,提高竞争质量。这些竞赛规则多数是以政策形式来表现的。
3.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所处的裁判位置,决定了它只负责裁决、监督,而不直接参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动。“不与民争利”是各国政府行为最基本的准则。
4.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业进行干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干预农业经济事务。
5.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农产品市场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此后,政府调控才成为必要。
6.政府通常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农业实行干预。
第八章:农业政策分析
55.农业政策分析的含义:
我们认为农业政策分析是依据一定的政策和农业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发现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和优化具体农业政策的过程。
农业政策分析必须以一定的政策和农业知识为基础。政策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经验知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才能确保农业政策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6.农业政策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减少政策失误.(提出问题--解决方法)
1.政策失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难以避免的政策失误,另一种是可以避免的政策失误。
2.难以避免的政策失误是指政策所必需的信息,资料、证据不充分,或者政策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带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的政策失误。(客观因素)
3.可以避免的政策失误是指政策所必需的信息、资料、证据完全具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程序造成的政策失误。这种政策失误虽说不是分析的责任,但缺乏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为因素)
4.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农业政策分析,能准确地发现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对症下药地实施农业政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实现农业政策目标,极大地提高政策能力。
(2)提高决策效率.
1.农业相关机构的决策不仅存在失误的问题,还存在低效的问题。
2.某些决策方法落后,决策技术陈旧,引起巨大社会危害的“试错法”是最常见的决策方法。
3.参加政策制定的人员素质差,既缺乏必要的政策知识,又不熟悉政策制定的方法技术和程序,也没有受过政策分析的训练。
4.有效地进行农业政策分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线性规划,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政策决策效率。
57.理性决策模型:
也被部分学者称为科学决策模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时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条件看看,挑两个记住就好)
为了选取一个理性的决策,政府的决策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二是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表现在他们具有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顶测所有结果;
三是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四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五是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58.有限理性决策模型:(50%)
是相对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而言的。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他认为,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很少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多数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
59.渐进决策模型:(一步一步改)(50%)
(总结:渐进决策就是不断修正,更新的一个过程)
渐进决策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这是他在批判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认为,政策的制定过程有赖于过去政治决策的经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一个完善的过程)
只要依据现有的方案,并对它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并将其与以往的政策进行比较,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就可以作为新的政策而被采纳。
60.过程模型:
农业政策的过程模型有时候也被称为政策生命周期理论,其本质上强调农业政策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过程如下:(和决策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
(1)农业问题的出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偏差或者障碍.
(2)农业问题的确认。这是对农业问题的一种分析和界定的过程。
(3)政策议程的确立。这是农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只有政府将农业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农业政策。
(4)制订和选择政策方案。决策者会对现有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中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5)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是政府为了解决一项农业问题而采取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或口头上的承诺。
(6)政策的监控。政策的监控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政策的执行,政策的评估,政策的调整、修正与终结。
61.集团模型:(50%)
集团模型理论源于政治学对组织问题的思考。该模型理论认为:只有当社会中的个体以集团的名义并为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时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总是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和影响政治生活,因此,集团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的核心。
从集团模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它不过是利益集团竞争后达成的一种均衡,这种均衡以公共政策的形式被合法化。我们可以把这种均衡理解为政府承受集团压力的综合表现。
62.精英决策模型:
又称为杰出人物模型,这一政策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集团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集团是没有权力的多数人。前者垄断国家权力、执行政治功能,是由少数杰出人物组成的统治阶级。
后者是接受统治、控制和指挥的,由多数人组成的被统治阶级。
63.精英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有:(50%)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而群众则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群众代表,他们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
(3)非杰出人物向杰出人物的转化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又持续的过程,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发生革命。在非杰出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杰出人物的一致意见者、才被允午进人统治集团。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5)农业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杰出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农业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两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相反,杰出人物对群众的影响远远超过群众对他的影响。
64.系统决策模型:(强调各方面的协调)
系统决策模型强调政治系统的环境作用,将农业政策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它把农业政策视为政策系统与外界诸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反映。在系统决策模型下,农业政策是系统的产出。
65.系统分析法: (考名词解释的概率大于简答题)
系统方法是指按照系统的特性和规律,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方法,即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将系统分析的内容相对地划分为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五个方面。
66.专家分析法:
专家分析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专家个人判断预测法、集团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专家个人判断预测法是以专家个人“微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方法。
集团头脑风暴法通过信息交流、互相启发,引起“思维共振”、相互补充,产生组合效应,运用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方法。集团头脑风暴法,也称为专家会议法。
德尔非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观预测方法。它采用函询调査,对与所预测的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而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反馈。这样经过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也较强的意见。(专家说了算)
67.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是通过假设、预测、模拟等手段生成未来情景,并分析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方法。情景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情景分析法需要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为情景分析法只是建立了一套进行预测的框架,分析每个情景下的影响时还需要依赖其他一些更为具体的评价方法。
(2)从当前优先转向长期趋势。情景分析主要是基于驱动力及不确定性因素描述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3)从熟知的当前转向未知的将来。情景分析主要是基于对将来的关键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描绘未来可能的情景。
(4)基于对未来发展的多个情景故事的描绘,制订多个不同的情景方案。
(5)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规划方案情景下的影响后果,以及一系列主要变化的过程,便于比较和决策。
6)情景分析将定量和定性资料结合起来,从不同层面对所要研究的事物进行综合性的全面客观的描述及分析。
68.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对各种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进行计量和分析。
定量分析法又分为确定型定量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前者有线性规划法、马尔科夫分析法、效益分析法等,后者有动态规划、回归分析法、决策分析法等。
69.决策分析法: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人们依据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以及决策的条件与后果状况、把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通常具备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期望实现的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④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⑤在多种自然状态下究竟出现什么样的状态无法肯定,但对各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却可预先估计出来。
第九章:农业政策的制定
70.农业政策的主体:
农业政策的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农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督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在现代国家中,政策主体通常指的是政党的政府,农业政策制定的主体又有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之分。
直接主体:农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那些能获得法律授权,享有法定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并以此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或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关执政党等。(专家)
间接主体在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农业政策制定的直接主体,还有一些团体或个人,他们虽然不参加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但是却对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农户)
71.农业政策制定的客体:(农业的问题+农户)
农业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对象,包括农业政策所要处理的农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广大农村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从农业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的时空范围。
从农业政策执行的角度来说,农业政策客体是农业政策主体所施加影响的时空范围通常所说的政策适用范围。
72.农业政策的环境:
政策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只有对农业问题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从深层次分析农业问题产生的具体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环境是指农业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综合,也可以概括为涵盖农业政策系统以外的影响和作用于农业政策过程的所有因素。
73.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
农业政策问题,即农业政策客体的现有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主观上的问题,即判断失误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另一种是客观上的问题,即农业政策客体的理想状况与现实状况的差距。
74.农业政策问题的特征:
(1)农业政策问题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
农业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农业问题,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并且是人们所认识的问题。农业政策问题的出现有一个过程,只有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时,人们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2)农业政策问题的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
政策的动态性是指政策问题经过认定之后,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阶段性,但是它又将随着问题解决的程度、影响范围的变化和时代的迁移而变化和发展。
在分析解决某项农业政策问题时,必须要看到农业政策问题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防止陷入因问题发展变化而造成的被动局面。
(3)农业政策问题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问题的产生不可能横空出世,它可能是以前的农业政策执行不当或发生偏差的结果,也可能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4)农业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任何农业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问题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75.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50%)
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农业政策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
(1)边界分析法
边界分析是要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政策分析中,经常面对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很少面对单一确定的问题,这使确定研究对象的边界变得十分复杂。(后面部分了解一下就好)
(2)层次分析法(剥洋葱,一个一个来)
层次分析是认定政策问题可能产生原因的方法。目的是精确有效地认定导致问题情景的原因,从而提供一套有效的思维方法。
层次分析着重个人分析,而不是团体的相互影响。由于依靠分析者个人的知识、经验、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获取信息,免不了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找到问题的正确解释。
(3)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是在政策问题的构建中,通过对类似问题的确认,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
类比分析主要是调査问题的相似性,以便帮助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类比的结果,对过程政策问题的内涵进行分析。
76.农业政策目标: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是制定农业政策的首要环节。任何农业政策的制定都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政策目标的核心是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实施后所要达到的效果。
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目标来源于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非单一目标,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但这并不表示政策目标越多越好。
77.农业政策的基本特点:
(1)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性.
农业政策的语言表达必须明确、具体、清晰,内涵不能有歧义,外延要清楚明了。对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时间必须做出明确规定,这是由于任何一种政策都具有时效性,超过了有效作用的限制,再好的农业政策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
农业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设定的理想目标,但是如果缺乏其实现条件,也就只能变成纸空文。因此,在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时,既要考虑能够保证实现政策目标的直接条件,又要考虑制约政策目标实现的间接条件等。
(3)农业政策目标的规范性
农业政策目标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还应该体现政策决策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国家宪法、法律不冲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4)农业政策目标的协调性
通常,农业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目标的有机结合。
(5)农业政策目标的层次性
农业政策目标是由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78.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50%)
1.一是固定目标法,即根据现实需要而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方法,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借助比较分析,从面演绎出农业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手段、措施。(东北大豆基因库)
2.二是引申目标法,即根据实际可能来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一种方法,首先以可能投入的政策手段、措施为依据,借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的农业政策目标的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标空间中,引申出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
79.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要求:
农业政策目标确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乃至政策的成败。一个好的政策目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关键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时,既要从基本政策任务出发,全面考虑,又要突出政策重点和关键性政策工作。在有多个政策目标的情况下,要区分政策目标的主次,从政策资源分配上优先保证重点政策目标。
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
政策目标是激发和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如果不具备挑战性,也就失去了激励作用,但如果政策目标定得太高,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也就失去了可行性。
3.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
确定政策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尽量用定量的指标描述;不能量化的政策目标,也尽可能使之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努力有方向,检査有依据,考核有标准。
4.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
确定政策目标时,必须使本级政策目标同上级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使政策分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还要从本级政策实际出发,使政策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政策未来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80.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目标:
(1)中国农业政策目标.
1.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需求)
2.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同富裕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优质的农副产品)
概而言之,我国农业政策的目标有以下
①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増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③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人
(2)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
在发达国家,农业政策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和收入政策,主要用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再分配国民收入;另一类是农业发展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增加国民收人。
农业政策目标因国别而异。考察美国农业政策的历史,可以发现贯穿其整个农业发展历程中不变的农业政策目标始终围绕三个方面: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②增加和稳定农场收人
③增进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
(3)欧盟农业政策目标有以下几点:
①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农业生要素的最优配置,特别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从业者的收入,从而使农业从业者能够保持合理的生活水平
③稳定农产品市场;
④保证食品安全供应;
⑤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81.农业政策手段:(50%)
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府的农业政策,不可能仅追求某一单项目标,而通常总是追求若干个目标。
价格与收入政策目标、区域与结构政策目标是农业政策的两类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往往要运用多种手段,并且要进行适当的组合、配套和协调,从而形成农业政策手段体系。
农业政策手段体系和农业政策目标体系一样,本身也具有层次性。
按照农业政策手段产生作用的不同方式,它一般可分为经济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
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
行政管制手段:如生产管制、价格管制、信用管制等法制手段,即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障农业政策目标实现的法律活动。
82.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
1.渐进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是在进行政策方案设计时,以当时社会上共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调整因时间改变所产生的差异,进行逐渐、连续、修补性的设计。
一般在对原来的政策方案进行修改时使用。其优点在于对社会产生的震动较小,能够适应各有关方面的利益需要,并能稳步实现所选定的农业政策目标。
2.延伸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是在原来的农业政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类推和引申等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它有两种情况,一是新的农业政策方案与旧的农业政策方案属于同一政策范畴,如从社会福利政策延伸到农民退休后的福利政策、贫困地区的福利政策;二是新旧两种政策方案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基本概念可以从旧的政策方案中类推、引申、比较得到,如农村的人口控制政策的基本思想就来源于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和卫生教育政策等。
3.创新式的农业政策方案设计
这种方法制定的农业政策方案与旧的政策少有联系,既不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正,也不是原有政策方案的延伸,而是带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
83.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
(1)农业政策方案选择的价值标准
农业决策者要能够在各种方案中做出合理选择、必须对农业政策问题有全面了解,熟悉农业政策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因素。
决策者追求的是一种最佳决策,即希望能够在所有政策方案中比较产生一种最好的方案。
但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市场经营成果的准确核算有一定难度,加之政策方案设计人员的能力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都找出来,这使农业政策方案会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一般的农业政策方案的选择标准只能服从于满意标准而不能是最佳标准,只能达到一个有限的目标。
(2)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通过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每一政策方案的优缺点及利弊得失,都会全面反映在比较论证的意见之中。
接下来就要根据比较论证意见,对多种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和鉴別,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进而对政策方案加以确认。
这既是政策决策科学化的先决条件,又是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还是防止政策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
84.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1.经过筛选确定下来的农业政策方案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农业政策,它还需要决策者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和完善。
2.一方面,农业政策研究可以为决策者集中解决较困难的问题创造条件、但是也不能代表决策者的想象力、经验和判断力。
3.政策研究只对自己所提出的方案和分析结论负责,而不对最后的政策实施后果负责,因为只有决策者才对这一后果负责。
4.另一方面,农业政策作用对象及其相关系统的复杂性和它们发展变化的随机性,使站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观察手段和不同观察能力的人,各自持有不同的认识,做出各自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尽一致的问题解决办法。
5.对农业政策方案做出选择之后,农业政策的制定即告一段落。但制定政策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方案的选定还不是政策制定的中止,还需要根据农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纠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随时对原来的农业政策作修正和补充。
第十章:农业政策的执行
85.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
我们认为农业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为了实现政策目标,通过构建政策执行机构,利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将合法化的农业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86.农业政策执行的作用:
(1)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实现政策意图。
制定农业政策的目的不是研究问题,而是要解决出现的“三农”现实问题。农业政策执行是直接地解决农业问题的过程,决定了农业政策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范围。
(2)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检验政策正确与否。
尽管每一项农业政策在制定时都是由专业人员和决策者通过科学方法制定的,但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和现实情况发展变化的复杂性,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在农业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纠正农业政策的偏差。
(3)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判断政策效果如何。
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也是农业政策效果产生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真正地知道政策效果如何,农业政策执行也为政策评估提供了依据和现实资料。
(4)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能为后续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这是农业政策执行的反馈功能。制定一项新的农业政策,往往要依据先前农业政策执行中和执行后由各种渠道反馈上来的信息,在分析先前农业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农业政策。
87.过程模型:
史密斯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首次提出政策执行过程中有四大因素最为重要,被称为“四因素理论”。
(1)理想化的政策。
包括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范围和政策的社会形象等。
(2)执行机构。
包括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领导方式与技巧、执行者的能力与信息等。
(3)目标群体,亦即政策作用对象,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群体或个体。
包括政策对的组织化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传统、先前的政策经验等。
(4)政策环境。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
88.互动调试模型:
麦克拉夫林认为,政策执行的过程是执行组织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效果取决于双方之间相互调适的程度。
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彼此的需要和观点并不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彼此必须放弃或修正其立场,寻求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富有弹性,可因环境因素或受影响者需求、观点的改变而变化。
3.这一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交流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流程。
4.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仍将反馈到政策上,以致左右政策执行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
在政策执行的互动调适模型中,活动着的是两个方面: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两方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分。政策执行的过程就是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适策略的过程。双方调适的结果,又作为反馈对制定的政策产生作用
89.浴盆模型:
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的过程。要保证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一般来说政策失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偶尔失效,损耗失效。
90.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1)农业政策本身。
1.农业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和顺利,与农业政策本身有密切关系。
2.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即农业政策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3.农业政策的正确性。农业政策的正确性是其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正确的农业政策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被政策对象所拥护,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4.农业政策的具体性。一项农业政策要想顺利执行,必须具体清晰明确的表述,也包括农业政策措施和行动步的明确规定。
(2)农业政策执行者。
1.任何一项衣业政策的执行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执行组织和执行人员。
2.执行组织的横向和纵向层级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3.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要协调。
4.组织结构中的权责关系要明确。
为使政府的农业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政策执行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如果不负责任,那么政策的有效推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最后,合格的执行人员应当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农业政策对象。
1.农业政策对象是指农业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农民、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个人等。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从或者接受的态度和行为上。
2.农业政策对象服从或者接受与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对成本利益的衡量。如果他们认为接受政策比不接受政策所遭受的损失大,他们往往会抵制政策。
二是避免惩罚。政策具有一定强制性,对于不执行者和违反政策的人会有一定的惩罚,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三是受政策对象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影响。例如,政策对象的价值观念、习俗、文化知识水平、风險偏好等都会影响他们对农业政策的态度和行为。
(4)农业政策资源。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其支持和后盾。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农业政策的执行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根本无法实施与最终实现。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物质资源。经费、设备、物料等是否充足。
(2)人力资源。高水平的执行人员队伍。
(3)信息资源。政策执行者不仅应该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而且应当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否则就很难制订出正确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也无法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
(4)权威资源。权威资源是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一种特殊资源。农业政策执行者的特定地位、个人品行技术专长、工作经验等综合各方面的优势而形成的权威,对于政策接受者具有威慑力量和感召力量、从而有助于政策的执行。
(5)农业政策环境。
任何一项农业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农业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91.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论述重点)(也可能分开简答题考)
(一)农业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1.设置组织机构与配置执行人员.
农业政策方案一经开始投入执行,首先是设置执行组织机构和配备执行人员。常规性、例行性的农业政策执行,可由常设的执行机构承担,如各级农业部门。
2.农业政策理解.
农业政策理解主要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必须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统一思想认识。
3.制订农业政策实施计划.
制订农业政策实施计划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和理解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出旨在达到目标的未来行动方案。
4.进行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准备。执行者应据农业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以落实经费.
(二)农业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
1.政策宣传。
农业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政策目标群体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的。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才能理解政策;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
2.政策实验
农业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农业政策实验既可以验证政策(如发现偏差,及时反馈信息,修改和完善政策),又可以从中得到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如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为政策的全面实施取得经验。
3.政策全面推广
在经过执行准备和政策试验后,就进入了农业政策实施的全面推广阶段。这4.协调监控
监督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现代行政管理强调事前、事中、事后同时并举的全过程的控制,以发挥各种控制的综合功能、从而使政策目标责任制圆满实现。
(三)农业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农业政策普遍推广后.执行工作并未结東,还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质的评价和量的考核并应及时做出总结。
1.绩效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完毕后,需对执行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系统、全面的评估。政策执行效评估主要检验执行效率、效益和公平性。
2.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偏差的产生、政策副作用的产生等,农业政策执行者需要根据监督和检查所收集的反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一些补充和修改,或对政策执行计划进行修改,这就称为政策执行再决策。
92.农业政策的执行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农业政策的方法和措施。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农业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4)思想教育手段
思想教育手段是指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诱导农业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农业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思想教育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措施和方法。常用的思想教育手段有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建议协商、批评与表扬、树立典型等。
93.我国农业政策执行偏差:(重点)
1.象征式政策执行
在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只做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并不采取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或是在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没有真正到位,农业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成为空架子。
2.替代式政策执行
替代执行是指执行人员在执行农业政策时采取偷梁换柱的做法,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原有的政策,使原有的政策方案难以得到贯彻实施,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3.附加式政策执行
在执行农业政策的过程中,执行者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局部利益而给原政策附加了一些没有规定的不恰当的内容。
4.残缺式政策执行
残缺式政策执行,即政策执行不配套、不完备、不及时,农业政策内容只有部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遗忘”;或政策执行得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导致了政策目标实现得不全面不充分。
5.观望式政策执行
观望式政策执行,即政策执行停滞化,政策执行主体或因疲于应付具体事务、或因自私利受损等原因,导致行动迟缓,左顾右盼观望中央是否还有政策变动,观望中央政策是否动真格。
94.我国农业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
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科学诊断和细致分析农业政策问题,制定出既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正确合理科学的农业政策。
2.加强农业政策的认知度
加强农业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领会和理解农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消除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减少人为造成的抵制,自觉配合有关执行人员.
3.提高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必须提高农业政策执行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局观念,提高职业道德,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其次,政策执行者应该通过学习和不定期的培训,熟悉政策执行的活动规则,提高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能力,从而为有效的政策执行奠定基础。
4.提高农业政策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要确保人、财、物、信息和权威等各种农业政策资源的投入。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政策执行只是空谈。
其次,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否则也会因为资源不足导致政策执行没有结果或者效果很差。
5.加强对农业政策执行的监督
首先,监督机构要强化农业政策执行的监督职能,制定规章制度,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除了监督机构,让各阶层、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力量都参与到监督活动中,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最后,应建立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一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
95.农业政策评估的概念:
自从有了政策和政策的制定,就有了政策评估活动。因为人们在制定,选择政策方案时,一般会估计各种政策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在政策执行后,也往往想知道政策效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些都是政策评估活动。
96.农业政策评估的作用:(重点)
(1)农业政策评估是农业政策延续、调整和终结的重要依据
在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政策符合客观情况运作,顺利则可以继续进行;有些政策严重违背客观实际,或者因环境变化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终止。对政策的变更则需要依赖于对政策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估。
(2)农业政策评估是检验农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一项政策在实施后究竟有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很难轻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需要在客观现实基础上收集政策效果信息,进行科学的和全面的评估,从而判断这一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农业政策评估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
要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只有通过评估确定每项政策价值,并决定投入各项农业政策的资源的优先顺序和比例,以寻求最佳的整体效果。
同时通过评估,判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效,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完善政策。
(4)农业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通过政策评估,不仅可以与时俱进,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政策做出继续、调整或终止的决定,还可以判明每项政策的效率,更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了解政策存在的问题,改进政策,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5)农业政策评估是公共部门构建良好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
政策评估,有利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有利于评估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改善,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的认同感,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97.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不仅农业政策可能由许多单项政策组成,而且每一项农业政策也是由许多政策要素组成的。各项农业政策,各种政策要素的作用必须符合农业政策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整体效能的提高。
(2)时效性原则
农业政策评估的时效性原则是由农业政策效力递减决定的。政策往往开始时比较有效,旦过一段时间,效力就可能逐渐下降。因此,农业政策评估要根据农业政策的时效期限,分析确定该项农业政策的优劣程度。
(3)动态性原则
农业政策评估的动态性涉及农业政策发展变化的方向、速度和规律。农业政策评估方法和标准不仅要有静态的,而且要有动态的,以便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农业政策,使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得以优化。
(4)区域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同一政策问题的严重程度及采取的政策手段也不一样,同一政策的实施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因此不能忽视地区差异对政策的影响,不能用绝对相同的标准来评估不同地区的政策实施结果。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
由于影响农业政策效率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复杂多变,在进行农业政策评估时、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用演绎归纳的原理进行分析.以明确政策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等。
98.农业政策评的标准:
(1)制定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原则
1.科学性。
评价标准应该真实而科学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既考虑到被测系统的整体性,又考虑到系统的特殊性,注意评价标准规范化。
2.客观性。
对被测系统性能的判断应该有客观的标准,注意标准的可测性,尽量采用量化标准。对那些不能量化的标准,在符合一定政治原则的条件下,公开让公众去评判。
3.可比性。
只有在相似的条件或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事物间的相互比较,评价标准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4.方向性。
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决定政策的去向提供根据,以便更好地利用政策去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社会改革与发展方向。
(5)准确性。
选定标准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低也不能太高,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
1.事实标准.
农业政策效率标准。即农业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政策收益当然也要相应地对农业政策主体、农业政策对象、农业政策环境这二方面考察并核算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
农业政策效能标准。即某项农业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农业政策的成本与效能之间的比例关系。
农业政策效益标准。即农业政策得以实现的程度。设立这项农业政策标准的目的是对农业政策在投入之后所得到的成果进行衡量。
回应充分性标准,即实现既定农业政策目标后,农业政策结果满足人民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回应的充分性有时还体现在农业政策反应的速度上。
2.价值标准
社会生产力标准。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社会利益的满足都依靠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社会公平标准。社会公平标准是指农业政策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与该项农业政策有关的成本一收益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正分推与分享,以及农业政策追求的价值偏好对社会期望的适当回应。
99.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执行评估和农业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
1.农业政策方案评估。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是指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不同的农业政策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中挑选较好的方案,检査其性质、内容、措施以及实施准备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的失误。为农业政策的选择修正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农业政策执行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是指对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政策本身以及执行情况的评估,可以发现执行中的偏差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把与此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決策者和执行者,从而及时地修正政策,弥补其不足,使之更适合于解决现实问题。
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是指对政策执行后的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进行的评估活动。通过效果评估,可以确定一项政策是否被延续、改进或中止,因此它是一种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估。
100.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1)农业政策方案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属于事前评估,一般采用试算分析法来进行。是根据有关定额和政策参数或历史资料,按事前确定的评估标准及具体指标测算政策方案的影响和效果,并从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
(2)农业政策执行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的对象一是政策执行过程本身,二是政策对象的受影响程度。通常采取三种方法来进行政策执行评估。
1.直接观察法
政策评估人员以多种形式直接参与执行过程,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及重要事件的发生,记录实施活动的进展情况。
2.资料分析法
对已有的有关农业政策执行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政策执行做出评估。
3.访问调查法
主要是对政策执行机关及工作人员、政策的各种参与者进行调查。
(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涉及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率的评估。由于评估内容复杂,所用的方法要求较为全面,包括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
1.定性评价法
农业政策效果的定性评价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评估主体为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取得的效进行政策的评判。
2.定量评价法
101.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程序。
一般来说农业政策的评估要经过三个步骤: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
(1).评估准备
1.明确评估目的。
评估目的是政策评估计划阶段的逻辑起点,也是贯穿整个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的总指向,它包括明确为什么要对政策进行评估,以及评估结果有什么作用。
2.选定评估对象
确立评估对象,就是要明确评估的内容,即要对哪一个项目进行评估,明确评估活动的实施对象,才能使评估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3.制订评估计划
评估计划的制订是评估工作展开的依据。评估计划是否得当、是否完备、是否周全,直接关系到被评估效果的评估活动的成败。
4.评估人员的挑选与物质准备
评估人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评估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评估人员通过恰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分析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评估队伍。
此外,评估活动应当有物质上的准备,包括评估所需要的经费、场所、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对评估费用提出预算等。
(2)评估实施。
1.收集整理政策信息
应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为了保证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需要综合采用各种科学方法来收集信息。
2.综合统计分析政策信息
在收集到的信息中,有一些是定性的、对于这些定性的评价信息,在分析时应当依据等级进行划分。
3.充分运用评估方法获取结论
政策制定与执行机构在自我评估时多倾向于自我肯定,而政策作用对象和社会对政策的评估倾向于批评。评估主体要始终坚持乐观、公正、科学的原则,避免受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利益的影响而扭曲评估的结果,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得出结论。
(3)评估总结.
总结阶段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结束阶段,政策评估者需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实际部门,使之了解一项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情形决定政策的继续、修改、中止等。
102.农业政策监控:
农业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和功能活动,它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制约和影响着其他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是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103.农业政策监控的功能:
农业政策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农业政策过程中起着信息反馈的作用,由农业政策监督、农业政策控制、农业政策调整等活动组成。
1.农业政策监督
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农业政策监控的主体从一定制度、法规的依据出发,对农业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农业政策制定活动、农业政策执行活动、农业政策评估活动以及农业政策终结活动的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2.农业政策控制
农业政策控制是指农业政策监控主体在农业政策过程,尤其是在农业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农业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农业政策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农业政策目标而对农业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中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3.农业政策调整
(1)农业政策调整概述
通过对农业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纠正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农业政策能够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更好地实现农业政策的目标,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
104.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
1.农业政策内容的重新界定
随着农业政策过程由制定到监控等环节的推进,人们可能发现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面、问题某些重要方面和边界条件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有要根据已掌握的新信息,对农业政策问题加以再认识和重新界定。
2.农业政策目标的重新确立
农业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挥其政治主导作用,具有很强的政治时效性与流变性。因此,我们需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农业政策现象,超越一切具体而琐碎的农业政策过程提炼、选择、界定旨在主导一切农业政策的价值目标,并探求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3.农业政策方案的重新拟订
这里有多种情况:对基本可行的方案加以修正,使之更合理和更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拓宽原有方案的适应范围并加强应对紧急事态的能力;对已证明基本行不通的方案加以重新制订。
105.农业政策调整的目的:
1.有利于避免农业政策失误
农业政策制定过程既要受到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也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失误现象,农业政策调整是避免农业政策失误的有力措施。
2.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
按照某些农业政策问题的自然发展趋势,一些农业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进而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后果,影响农业的发展进步。通过农业政策整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政策问题,使农业获得发展。
106.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因:
1.农业政策目标的改变
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构成因素,农业政策内容的确立、方案的选择、手段的运用,都以更好地实现目标为依据。当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目标发生变化时,农业政策就必须调整。目标的改变,既可以发生在具体农业政策的层面上,又可以发生在总农业政策的层面上
2.农业政策环境的改变
农业政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包括国内环境与属外环境。农业政策问题归根到底是从环境中产生出来的,农业政策运行的条件和资源也都是由以环境提供的,因此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农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3.农业政策的负面作用过大
农业政策在发挥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4.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对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环境以及农业政策方案等认识的深化。这确定了人们要不断地重新认识、界定农业政策问题、农业政策目标和农业政策方案,以使农业政策真正达到解决农业问题的目的。
107.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
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则,即调整农业政策所依据的准则。考虑到上述原因,农业政策具体调整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与调整的原则
农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所出台的政策一定要严谨、全面、系统,必须在政策制定中就把握好政策的大方向,政策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允许含糊其辞,以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弹性”过大,影响实施效果。
2.慎重与协调的原则
对全局性的农业政策调整,必须要顾及农业的总体活动以及各个局部性农业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而在具体调整时,需要在对原农业政策全面深刻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慎重确定调整的范和幅度。
3.自然适用与适度规范的原则
指令性农业政策在调整过程中,当关键性问题得到解决,就要自然解除农业政策强制性;而指导性农业政策的调整应强调适度规范的原则,即不断对执行时灵活的程度和变通的范围给予明确的界定,使事物的发展有回旋余地以及执行者有章可循。
108.农业政策调整的程序:
1.重新界定问题
在农业政策制定到监控评估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层层推进,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农业政策人员会意识到他们对问题原有的认识并不全面,问题的某些重要方面甚至可能被忽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界定。
2.提出调整方案
农业政策方案的重新制订首先要对原来的农业政策目标进行检査和修订。
3.选择週整方案
选择週整方案是对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4.农业政策调整实施
为了确保农业政策调整的正确率,应当依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109.农业政策终结:
1.农业政策终结的含义
我们将农业政策终结定义为:农业政策决策者通过对农业政策科学而深入的评估,采取结束或终止农业政策的过程,是一种使农业政策不断优化的政治行为。
110.农业政策终结的意义
农业政策终结是一种慎重的、合法的、合理的政治行为,是衣业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
(1)节省农业政策资源。
制定一项农业政策需要政府以一定的资源付出为代价,而财和社会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来说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及时终止一项已经时或者无效的农业政策,会极大地节省有限的财政和社会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入到新的农业政策上去,以产生更大的农业政策效益。
2)保持农业政策良性循环。
如果只有农业政策制定,没有农业政策终结,这就意着会出现新旧农业政策同时并存、互相“打架”的局面。因此,通过及时清理旧的、不理的、过时的、无效或低效的农业政策,对于保持整个农业政策系统的优化和良性循环义重大
(3)促进农业政策优化。
如果一项旧的、不合理的、过时的、无效或低效的农业政策继续执行,会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的阻力和障碍,通过农业政策终结、制定新的农业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政策水平,优化农业政策结构。
111.农业政策终结措施
农业政策终结是一项困难重重的、高度复杂的政治行为,但适时的终结那些绩效不佳或无效的农业政策,又是农业政策制定者必须担负起的责任。
1.加强宣传教育
为确保农业政策终结的顺利进行,农业政策制定者首先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让人们明白农业政策终结是改变逆境、寻求发展、迈向成功的新机会,认识到农业政策终结的积极意义,从而减少人们心理和认知方面的阻力促进农业政策终结的顺利进行。
2.合理使用媒体舆论工具
农业政策制定者通过媒体的作用,可以扩散对于农业政策问题的看法,从而影响社会公众的观点和立场,增强社会公众对农业政策终结的支持力度,营造农业政策终结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充分发挥舆论的推动力,为农业政策顺利终结创造有利的条件。
3.公开评估结果
公开评估结果,一方面有利于民众及时认识到继续执行某项农业政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塑造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4.注重废旧立新
一项农业政策终结可能使一部分组织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受损,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马上反对新农业政策的出台。因此,为了缓解农业政策终结的压力,可以采取新农业政策出台与旧农业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适时地用新农业政策替代旧农业政策。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