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见脑血管疾病鉴别(2)
从四个方面,横向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3-22 22:26:52常见CVD 鉴别
CVD分类
症状持续时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由于局部脑组织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stroke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造成脑供血狭窄或闭塞 或 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
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
病理性质
缺血性stroke
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CT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
脑栓塞
血液中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
(心脏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
出血性stroke
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脑底部或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发病缓急
急性CVD
TIA、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CVD
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
1995年我国分10类
病因
TIA
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的基础上
低血压or血压波动时,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微栓塞
脑血管狭窄或痉挛
其他
颅内动脉炎
CT
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加速进程
脑动脉炎
脑栓塞
栓子来源
心源性
房颤、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梗
非心源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癌栓塞
来源不明
ICH
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瘤
SAH
颅内动脉瘤
先天性、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饮酒过量、既往有动脉瘤破裂史、动脉瘤体积较大
脑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
其他
诊断
TIA
多数TIA就诊时症状和体征已经消失,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故诊断主要靠病史
中老年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或体征并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者,应考虑TIA
CT
中、老年病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病前有反复的TIA发作史
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在数小时或数日内达到高峰,多无意识障碍
发生出血性梗死时,在低密度梗死区可见高密度影响
结合CT或MRI可确诊
24h后CT低密度影像
注意与脑栓塞和脑出血鉴别
脑栓塞
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及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骨折等病史
突发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高峰
头颅CT和MRI可确定栓塞的部位、数目及是否伴发出血
CT 发病数小时后病变部位呈低密度影响
ICH
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
迅速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和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血压明显升高
可伴有意识障碍
头颅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确诊的首选方法
可清晰、准确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脑水肿情况及是否破入脑室
发病后:出现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像
SAH
活动、情绪激动时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无局灶性神经体征
头颅CT:蛛网膜下腔和脑池高密度影响
腰椎穿刺脑脊液称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
发病3天内或3周后进行DSA,避开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高峰期
临床特点
TIA
50~70岁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脏病得病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突发局灶性脑或视网膜障碍
持续时间短暂,1h内恢复,最多不超过24h
可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表现相似
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颈内动脉系统TIA
常见
病灶对侧发作性肢体单瘫、偏瘫和面瘫、单肢或偏身麻木
特征性
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
可能出现的症状
病灶对侧同向性偏盲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见症状
眩晕、恶心和呕吐、平衡失调
特征
跌倒发作
转头或仰头时,双下肢无力而跌倒
可很快自行站起,无意识丧失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发作时时间段记忆丧失;时、地定向障碍
对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
无意识障碍,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可能出现的症状
吞咽障碍、构音不清
共济失调(小脑缺血)、交叉性瘫痪(脑干缺血)
临床表现
CT
50岁以上 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
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或TIA
起病缓慢,症状多在发病后10小时或1~2天达高峰
以偏瘫、失语、偏深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局灶定位症状为主
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脑栓塞
任何年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青壮年;冠心病大动脉硬化-中老年
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前驱症状
安静、活动时,以活动中突然发病常见
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所有急性脑血管病中发病速度最快
以偏瘫、失语等局灶定位症状为主要表现
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
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部位与面积
多有导致栓塞的原发病和同时并发的脑外栓塞的表现
临床表现
ICH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男性多见,冬季发病率较高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
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
有肢体瘫痪、失语等局灶定位症状 和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
SAH
各年龄组,青壮年多见,女性多
有剧烈运动、极度情绪激动、用力咳嗽、排便等明显诱因,无前驱症状
突发异常剧烈头部胀痛或暴烈样疼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特征)
重症可有短暂性意识障碍、烦躁、展望等精神症状
部分发病1h后: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
发病2~3天低到高热
老年人头痛、脑膜刺激征不典型。精神症状较明显
严重头痛 动脉瘤性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