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RNA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酸缩写为RNA,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下图中总结了转录体系,转录模板的特点,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真核生物的转录,转录后的加工等内容,收藏下图学习吧!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抗高血压药分支内容包括:抗高血压药的概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等。
高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长期持续的不正常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下列思维导图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与恶性高血压。
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性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形成的过程称为肿瘤形成。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故名肿瘤;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后者常见的为癌与肉瘤;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体系
1.特点
模板:DNA
碱基配对规律:A→U(此方式是所有配对方式中最弱的)
RNA核苷酸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
方向: 5’3’,合成过程是连续的,不需引物
方式:不对称转录
结构基因:在DNA双链中能够转录处RNA的区段。
不同基因的模板链在DNA分子中并不固定,这种现象称为不对称转录。(不对称含义一)
结构基因中(DNA分子双链的同一区域),分模板链和编码链。(含义二)
2.构成
原料: NTP (ATP, GTP, CTP, UTP)
模板: DNA的一条链
酶: RNA聚合酶
全称: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简称: RNA pol。
功能: 5'-3'聚合活性
特点:不需要引物
无机离子:Mg2+,Mn2+
其他蛋白质因子:转录因子,终止因子
3.RNA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
只有一种,但分为
全酶:含σ亚基,识别启动子(转录起始后脱落)。 全酶脱落σ亚基后,变为核心酶。
核心酶:参与全程和终止,没有σ亚基。
功能
1. 识别转录起始点
2. 促使DNA双链打开约13bp(-11~+2)
3. 催化NTP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方向5’→3’
4. 识别转录终止信号
特点
1. 聚合速率慢。2. 错误率高,RNA聚合酶有一定的校正功能。3. 活性可被利福霉素抑制(与β亚基结合)
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
酶I
转录产物:rRNA前体
酶II
转录产物:mRNA前体(HnRNA)
酶III
转录产物:tRNA前体
2.转录模板的特点
1.转录起始点(以+1表示)
上游: 基因调控区(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
2.下游: 基因转录区(结构基因、终止子)
2.启动子
概念: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 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模板DNA的特定部位。
原核中的识别
识别部位 :-35区
结合部位 :-10区(AT多,在此解链)
3.终止子
概念:DNA模板中,具有转录终止作用的部位, 包括GC富集区和AT富集区。
有发卡结构,一条链中对称的GC互相配对所形成。
3.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1.转录起始
2.转录延时
RNA链延长,暂时形成DNA•RNA杂交体(稳定性差)
核心酶滑过的部位,DNA链很快恢复双螺旋结构,形成转录泡。
3.转录终止
核心酶不能继续滑动
新合成的RNA链脱落,转录终止
终止方式
不依赖ρ因子:形成颈环。
依赖ρ因子
4.真核生物的转录
RNA聚合酶不能直接与启动子结合,需要很多转录因子辅助。
RNA聚合酶移动时会处处遇上DNA的核小体,所以核小体先解聚,令酶通过之后在重新组装成核小体。
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
新生成的RNA要进行3’端加尾,终止修饰点后面的序列切掉
5.转录后的加工过程(针对的是真核)
1.m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
多顺反子mRNA (一条mRNA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一般不需加工
真核
单顺反子mRNA (一条链上只能合成一种蛋白质)转录生成的是mRNA前体——hnRNA 需要在细胞核经过复杂加工变为成熟的mRNA 。
5 ′末端加帽,3 ′末端加尾,剪接作用
二次转酯反应切除内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