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生理
大二学生,专业为临床医学5 3,思维导图的内容选自教材:北大出版社的《医学微生物学》以及老师的ppt,用于期末复习。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2.细菌的生理
理化性状
化学组成
基本化学组成
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核酸、糖
特有化学组成
磷壁酸、肽聚糖、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
元素
碳、氢、氧、氮、磷、硫、钙、钾、钠、镁、氯
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半透明体,悬液呈浑浊状,估计数量
表面积
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带电性
蛋白质,带负电(染色)
等电点(PI)
G+:2~3
G-:4~5
半透性
半透膜,物质交换
渗透压
G-:5~6个大气压
G+:20~25个大气压
营养
类型
自养型
异养型
腐生菌、寄生菌
所需
碳源
糖类
合成菌体成分,供给能量
氮源
蛋白质、氨基酸
合成菌体成分
无机盐微量元素
维持酶活性
能量储存和运输
某些微量元素与致病性有关
调节渗透压
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高铁血红素、辅酶
补充细菌无法自主生成的有机营养物质、呼吸辅酶
水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摄取机制
被动扩散
简单扩散
异化扩散
细菌特异蛋白协助甘油转运
主动转运系统(主要)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周浆间隙蛋白和ATP结合载体,G+菌脂蛋白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质子、离子浓度差,电化学离子梯度酶
基团转移
物质转运与代谢相结合
特异性转运
铁载体
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糖发酵试验
大肠埃希杆菌
葡萄糖(+)、乳糖(+)
伤寒沙门杆菌
葡萄糖(+)、乳糖(-)
VP试验
产气肠杆菌(+)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二乙酰→红色化合物
大肠埃希菌(-)
葡萄糖→丙酮酸 → 乙酰甲基甲醇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甲基红试验
产气肠杆菌(-)
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PH>5.4 甲基红呈橘黄色
大肠埃希菌(+)
葡萄糖→丙酮酸 PH≤4. 5 甲基红呈红色
吲哚实验
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
硫化氢试验
含硫氨基酸→ H2S →FeS黑色
变形杆菌
尿素酶试验
IMViC 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 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结果
大肠埃希菌 “++--”
产气肠杆菌“--++”
合成代谢
有机物转变为简单分子+ATP+还原性氢
产物及医学意义
热原质
细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的物质
大多由G-菌产生
成分为脂多糖
耐高温
毒素与侵袭性酶
内毒素
外毒素
侵袭性酶
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
色素
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产生条件:营养丰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
抗生素
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 细胞的物质。主要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细菌素
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 杀伤作用
维生素
能量代谢
有机物的分解,无机物的氧化-ATP
病原菌:糖类的分解-发酵-供能
细菌的分泌系统
7种,分泌蛋白(毒素)到胞外,G-菌和少数G+ 菌
细菌的免疫系统
限制修饰系统
限制性内切酶:打断外源DNA
甲基化酶:DNA甲基化,保护DNA不被酶切
流产感染系统
噬菌体诱发细菌死亡,限制噬菌体增殖
毒素-抗毒素系统
毒素
抑制细菌生长
抗毒素
拮抗毒素
CRISPR-Cass系统
靶向破坏外源DNA
分类
细菌的分类原则
种系分类
细菌的分类层次
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拉丁名:属名 + 种名
中文名:种名+属名
人工培养
培养细菌的方法
分离培养
菌落
光滑型菌落
S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R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
M型菌落
纯培养
增菌
条件
温度:35-37℃
时间:18-24小时
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血液琼脂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S.S琼脂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糖发酵管
厌氧培养基
按物理状态分类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分离、 纯化
半固体培养基
动力检测
应用
医学
工农业生产
基因工程
生长与繁殖
环境因素
营养物质
温度
范围广泛,嗜冷菌、嗜热菌
pH
7.2-7.6
嗜盐菌、高渗
气体
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 兼性厌氧菌, 微需氧菌
按细菌对氧的需要分类
专性需氧菌
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专性厌氧菌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
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兼性厌氧菌
大多数病原菌
微需氧菌
低氧压时生长最好,高时抑制
细菌个体的生长与繁殖
无性繁殖
二分裂方式
代时:20-30分钟
分裂过程
中介体介导G+菌分裂
G-菌分裂
细菌群体的生长与繁殖
迟缓期
短暂的适应阶段
菌体增大,代谢活跃
对数生长期
生长迅速阶段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稳定,对外界敏感
稳定期
细菌数平衡阶段
产生代谢产物
衰亡期
活菌数减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