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微生物学》21.支原体
大二学生,专业为临床医学5 3,思维导图的内容选自教材:北大出版社的《医学微生物学》以及老师的ppt,用于期末复习。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21.支原体
定义
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类
支原体属(132个种)
对人致病: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嗜精子支原体
条件致病: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
脲原体属(7个种):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条件致病)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G-
Giemsa染色呈淡紫色
最小,0.3~0.5μm,可通过除菌滤器
无细胞壁、高度多形性
球形、双球形、丝状等
环形、星状、哑铃状
细胞膜厚,电镜下三层
内层、外层含蛋白质和糖类
中间层胆固醇含量较多
细胞质
基因组小、双股环状DNA
核糖体
某些支原体具有特殊的顶端结构 :易于黏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与致病性有关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pH值要求严格 pH7.6~8.0
有氧和兼性厌氧均可
繁殖方式:二分裂、出芽或分枝
生长缓慢,“油煎蛋”样菌落
抗原结构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脂具有抗原性
菌种之间交叉较少
体抗力
理化因素抵抗力比细菌弱:对加热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干扰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红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
干扰细胞壁合成抗生素耐药 :青霉素、头孢菌素
肺炎支原体
形态和培养
0.2~0.3μm
无细胞壁、多形性
细胞膜富含胆固醇
二分裂
绝对需氧,油煎蛋样菌落
抵抗力较弱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干扰蛋白质和胆固醇合成的抗生素敏感
致病机制
表面黏附蛋白: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酶受体
代谢产物和酶类
过氧化氢、核酸酶等溶解红细胞
破坏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微绒毛结构变形、运动变慢、停止摆动
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脓性黏液渗出、 细支气管壁肥厚、管腔变小
影响肺部清除功能,导致持久咳嗽
迟发型超敏反应
脂质、多糖抗原与人细胞膜有共同抗原,引起肺内、肺外病变
具有超抗原,刺激炎症细胞在感染局部释放大量细胞因子(TNF-α、IL-1、IL-6),引起组织损伤
特点
引起的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50%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故又称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引起肺炎的只有肺炎支原体
子主题
流行与传播
流行情况
季节:秋冬季
发病年龄:5~15岁
人群:儿童及青少年
传染源:患者或者带菌者
传染途径:飞沫传播
支原体肺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 炎和肺炎
临床表现
发热(约39℃)、头痛
持续性顽固咳嗽(干咳)
以间质性肺炎病理改变为主
肺外感染
心血管症状:心包炎、心肌炎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佳、恶心、呕吐
神经症状:脑炎、脑膜炎
皮疹
免疫性
可检出多种特异抗体,但体液免疫保护作用不完全
呼吸道SIgA对再感染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冷凝集素
支原体作用于RBC的I型血型抗原,使其变性后产生的自身抗体
某些患者感染支原体引起的自身免疫现象
4℃下凝集人O型血红细胞
辅助诊断支原体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培养:费时,阳性率差
血清学试验
冷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实验
间接凝血
快速诊断
ELISA试验查抗原或抗体
检测核酸 PCR技术
防治原则
对红霉素、多西环素和螺旋霉素敏感
没有商品化的疫苗
脲原体属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致病性
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性传播
引起疾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黏附精子,导致不育
流产、早产及低体重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