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徐涛考研政治认识论1
徐涛考研政治-认识论1,听徐涛的考研政治强化班自己总结的笔记,加粗部分为选择考点,斜体部分为分析题考点,需要记忆。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第六章税负归宿论。
西方税收原则论的发展,始终没有离开效率与公平这两条主线,当代西方学者在前人提出的税收原则基础上,着重研究的是税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问题,他们将过去的税收原则加以综合,提出了当代关于税收的最高三原则,即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下图详细讲解税收原则论,来看看!
公共产品理论指的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认识论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来源—实践
错误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是道德伦理行为。
康德。实践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黑格尔。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的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
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虚拟实践(新增)。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相对独立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的人。
实践主体的能力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的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是所有物都是客体。
实践中介
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新增知识点
主体客体化。 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体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先于认识。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根本目的也对)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先导。
本质
不同的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思想到物质。(错误)
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到感觉思想
旧唯物主义。反映是一个机械直观的过程,称为机械反映论(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称为能动反映论(正确)。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性。人类认识的基本特性
创造性
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的关系
不可分割
只看到反映性,没看到创造性。机械反映论
只看到创造性,没看到反映性。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认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