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工常用的26个理论
社工常用的26个理论,社会工作,人际需求,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等
编辑于2020-08-04 06:58:18社工常用的 26个理论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也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五种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其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3. 人际需要理论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其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4. 社会支持网络
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
应用: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5.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被社会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 概括的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基本信念有: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对话与合作。
6.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和谐。
1.本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唯一的要求就是获得快乐,避免痛快,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和繁殖,是无意识不被个体所觉察。 2.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3.超我:人格结构中最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形成,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特点是追求完美,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满足本我,遵从道德原则。
7.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人类的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主张个人发展是主动地、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
沿用生态理论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活动范围“的概念 “栖息地”: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存空间”: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核心概念: 1.生命周期 2.人际关联 3.能力 4.地位与栖息地 5.角色 6.适应力
三个系统: 1.微观系统: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 2.中观系统: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家和学校”、“父母的工作场所” 3.宏观系统:比家庭等中观系统更大的群体和系统。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四个层次: 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是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 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8. 继续社会化理论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中年社会化“ “老年社会化”
9. 活动理论
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脱落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10.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各台的生存。
个体的性心理发展5个阶段:(人格的基本组成在前三个阶段基本形成,儿童的早年环境、及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很重要,也是许多变态人士可追溯的原因) 1.口欲期:刚生下来的婴儿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的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2.肛门期: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 3.性蕾欲期: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叫性蕾欲期,可体验到“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 4.潜伏期 5.生殖器
11.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是指超我与本我、本我与现实之间的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会令人感到焦虑和痛苦,这是自我就会以某种方式调和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形式:压抑、否认、投射、退行、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固着、反向形成
12. 社会系统理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念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系统理论。
主要的内容: 一、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中,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二、一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做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三、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 四、经理人员的作用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主要职能有: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促进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制定目的。
13. 场地理论
黎温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是由整体环境中的各种可意识到的因素所决定,包括饥饿感、过往事件、某个情境或某个人等,凡是所有在环境可意识到的因素,都会与个体产生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
交互作用的公式表示: B=f(P+E)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E=environment(坏境)F=function(函数)等式中的P+E代表个体与环境所形成的物理和心理空间,也就是整个生活空间。
14. 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境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15. 家庭沟通理论
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有利于家庭成员化解家庭冲突和紧张,促进家庭成员角色的实施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 社会生活的紧张和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把握的能力,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角色认同、角色扮演和角色实现。通过沟通,可以解释原因,感受彼此的心意,了解对方的看法来纠正自己的看法。 沟通方式除了语言,还可以用表情、动作、声调,甚至文字交流、符号暗示等,不同场合与不同身份的人交往时,沟通方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家庭沟通中,应当注意不要随心所欲,不计后果,把家庭当做自己所有的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的倾诉站,这会使家庭无法承载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新的冲突和危机。
16.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和运用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具体教学模式上,其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原则是: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相信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主要观点: 一、学习与教育的结果 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愉快的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为目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无意义的学习 2、意义学习(四个要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自我发起的;具有渗透性;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17. 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有潜力做到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并与他人形成互动;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活动。 发展理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透过小组鼓励组员参与,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成员共同的兴趣目标,在组员之间形成协助关系,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18. 人际互动理论
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人的。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19. 互动小组模式理论
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这一模式强调人与人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成员的互相帮助,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
作用: 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 有助于满足小组成员娱乐、交往与情感交流的需要; 有助于获得共性问题的心理支持,环节个人危机问题。
20.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人一出生就进入到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和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
21. 社会交换理论
1.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与人的交往过程都不免存在交换利弊,同样,在小组互动时,每个人都会选择一种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方式,在人类关系中就一直存在一种交换的关系,人们的付出就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得到。所以工作者要使每一位组员认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明确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组员的积极性。
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3.混合性的社会交换
22. 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
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的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
其基本模式: 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 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 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24. 心理社会理论
埃里克森把“心理社会”与“危机”的概念结合起来,通过运用社会与文化模式贯穿整个生命历程,他提出的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标示一个社会心理危机,其中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变项的互动。人的一生需要经过8个心理社会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解决一个危机或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危机塑造了他们的人格,每种心理社会危机反映了特定时期人格的某个特定方面,涉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儿童的内在驱动力必须依靠父母来满足。 心理社会理论对于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是,它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和危机,儿童社会工作就是帮助服务对象顺利处理这些可能面临的人生危机,从而不断获得成长。
p
按照心理社会理论的观点: 婴儿期,如果父母基于婴儿适当的照顾、关心和爱抚,则婴儿与父母产生真挚的感情,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并发展为对他人信任的人格;相仿,如果父母疏于照顾,甚至对婴儿时有虐待行为,那么婴儿就会怀疑周围的世界。因为,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 儿童早期,如果父母允许儿童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儿童逐渐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树立自信心,并且养成自主的性格;反之,如果过分溺爱、保护、事事包办,则容易形成缺乏自信的人格,久而久之,长久的依赖性就会使儿童变得羞怯和待人处事没有信心。 儿童中期,如果父母/老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耐心听取并给予回应,对儿童的思考和建议作出积极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就会被激发并得到加强;相反,如果父母/老师对儿童的问题感到厌烦,或常常禁止或讥讽的方式处理儿童的建议与思考,那么,儿童就会容易发展处拘谨、被动或内疚的人格,因此这个阶段的个体发展任务就是克服内疚感、罪恶感,发展积极、主动的创造性。 儿童晚期,如果父母、老师给予大力帮助和指导,积极鼓励儿童勤奋学习和参与学习上的各种竞争,并对儿童的各种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勤奋工作奠定基础并促进其形成积极向上和奋发进取的人格;反之,如果父母、老师教育不当,或儿童在生活中屡遭挫折,或儿童的努力的成绩经常受到父母、老师及其他成年人的漠视,或儿童的行为受到成年人过多的责难等,这些情况则不可避免的会使儿童自视矮人一截,进而形成自卑的人格。 青少年期,个体开始发展对周围世界的新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对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的关注和意识不断的增强,但个体同时缺乏对世界的实际了解,缺乏独立自主、自力能力,思想、情感经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的状态之中,因此,如何形成同一的自我,克服自我角色的混乱是这一时期面临的任务。 青年前期,个人需要社会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发展出友谊、爱情、亲密合作等,否则,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成熟期,个体逐渐努力,进一步发挥创造力,为社会和国家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事业上成功,家庭生活美满;否则,个体就会陷入自我专注,或者灰心丧气甚至消极颓废。 老年期,个体回顾人生如果觉得称心如意,就会有一种没有枉度一生的感觉,从中产生人生完满的心理体验;如果回顾往事,感觉一生处处不如意,失去很多机会,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个体产生一种悲观绝望的感觉。
25.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划分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是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绝望的冲突
26.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的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的根本认识。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