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狂犬病知识
如何预防治疗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 性传染病。据WHO估,全球每年约有59 000人 死于狂犬病,超过370万伤残;200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达到 新流行期高峰(3 302例)。
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分类,包含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急症、族群、种族与高血压等详细知识总结。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发现人才。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多元智力理论:“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模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狂犬病知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 性传染病。据WHO估,全球每年约有59 000人 死于狂犬病,超过370万伤残;2007年,我国狂犬病疫情达到 新流行期高峰(3 302例)。
狂犬病毒
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 、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 (pH 4以下) ,碱(pH 10以上) 敏感,容易被杀灭;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C 30~60分钟或100°C 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自然界中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与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和某些啮齿类动物。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毒的主要自然贮存宿主,如: 南美的吸血蝙蝠,欧洲与北美的食虫蝙蝠、食果蝙蝠、杂食蝙蝠和食鱼蝠;野生啮齿类的野鼠、松鼠、触鼠等;狼;狐狸等。
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人被各种动物咬伤而患狂犬病的比例如下: 被犬咬伤者占88%,被猫咬伤者占4.7%,被狼咬伤者占4%,由于其他野生动物和家畜咬伤者占3.3%。
人对狂犬病没有自然免疫力,无阴性无感染人群;受感染动物咬伤抓伤后的发病率为30-70%;伤口的正确处理、 高效狂犬疫苗的使及;抗血清的使用可使狂犬病的发生率降到1%以下。
动物致伤伤口特点
1.犬咬伤患者伤口多为撕裂伤,伤口比较深在多损伤及皮肤全层及皮下筋膜层,伤口深浅不一,出血较多,咬伤部位不同,损伤层次、创口大小、出血均不相同。
2.猫咬伤患者伤口多为: 刺戳伤特征,部分为撕裂伤,伤口深度、大小均较犬咬伤伤口为轻。
3.犬、猫抓伤多为线状、点片状皮肤擦伤、划伤,损伤层次深浅不一,无出血患者多损伤及表皮层,出血多损及真皮层,部分损伤及皮下组织。
4.易于继发感染,二者致伤伤口均为沾染伤口或者感染伤口。
5.大多属于狂犬病III级暴露风险,小部分为II级暴露,为狂犬病毒侵入、感染的途径。
传播途径
通过皮肤粘摸感染: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宰杀、剥患畜皮感染;犬舔伤口或肛门感染;病毒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
呼吸道感染: 通过气溶胶吸入感染
消化道感染:吃病畜肉感染或动物污染食物感染。
先天性感染:孕妇被咬伤2个月后发病,婴儿出现感染症状,认为系垂直感染。
伤口处理
1.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
2.狂犬病病毒对肥皂水、75%酒精碘制剂等较为敏感从而杀灭病毒。
3.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坏死组织,应在彻底清除后再应用双氧水进行消毒处理。
4、伤口处理具有极大意义,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上述步骤规范处理,如患者拒绝必须签字。
l级暴露: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
II级暴露: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
I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应注意皮肤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等。